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放牛郎巧娶织女星,
梁山伯化蝶会英台,白娘子报恩诉真情!
中国十大恐怖故事(中国十大恐怖故事事件)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流传上千年,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令人向往,也常常被今人拿来作典范,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四大爱情故事现今的版本,可能与原本相差千里,仔细推敲的话,里面很多细节令人细思恐极。
孟姜女的原型是《左传》中的杞梁妻。《左传》记载,杞梁随齐侯出征战死,齐侯回去时,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并表示慰问。杞梁妻觉得齐侯在郊外吊唁自己亡夫是对亡夫的不尊敬,便要齐侯按礼节至家中进行正式吊唁,齐侯照办。丈夫死了,尽管她很悲痛,但还是要求按照当时的礼数来吊唁亡者,一点儿也不含糊,这是一个知礼克制的女性典范,所以被写入史册流传后世。
然而在后来的流传中,杞梁妻的形象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到了唐代,原本无名无姓的杞梁妻有了孟姜女这个姓名,她的丈夫杞梁(有些地方说成万喜良或范喜良)也不再是战死疆场的将军,而是一个书生,因修长城劳累而死被筑于城墙内。孟姜女为了寻回丈夫,这才向城而哭,并哭倒了长城。
明代流行的孟姜女故事,更是把秦始皇和孟姜女的感情纠葛融入到故事中,说孟姜女由于哭倒长城被秦始皇召见,秦始皇见到美丽的孟姜女后欲强行娶之,孟姜女提出为夫造桥、下葬、秦始皇亲自发丧三个条件,秦始皇精虫上脑一一照做,孟姜女摊了牌,嘲弄秦始皇一番后,投水自尽。
至此,孟姜女从《左传》中懂礼数的无名女子,变成了忠贞如一、敢于与强权对抗的烈性女子。最惨的是秦始皇,为了娶一个寡妇而不择手段,一代雄主被黑得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孟姜女比秦始皇早生了数百年,两人压根儿就不认识。
那么,明朝人讲述孟姜女,为何非要拉上秦始皇?其实也不难理解。明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修长城的时期,人民制造和传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目的在于借古讽今,把现实中修长城的苦难与历史上的暴君联系起来,借此发泄不满。所以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不过是弱者在口头上反抗强权的“武器”而已。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源头之一。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被天帝、王母无情拆散,而天帝、王母被当成封建势力的代表,被万民唾弃。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一个穷屌丝偷窥女性洗澡、偷盗女性衣裳,为何没受到批判反而得到颂扬?受害者织女不仅被偷窥,丢了衣服,还要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力嫁给这个穷小子,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当然了,牛郎虽然平时心善,但确实是做出了不轨之举啊,这得另说。
在牛女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之后,牛郎都要小心翼翼把当初偷来的衣裳藏起来,不让织女发现,这说明织女就是被迫留下的,而织女一旦找到她的衣服,就会返回天庭。所以织女和牛郎之间并无爱情可言,有的只是胁迫与被胁迫的两性关系。
牛郎织女故事放到现在,就是偷窥狂+恋物癖+盗窃犯+非法诱拐监禁少女。就是这样一堆流氓犯罪行径累积而成的情节,却被包装成了凄美的异地恋爱情故事被今人称颂,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梁祝故事被当成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典型。但从梁祝戏剧的原本来看,祝家与马家门当户对,并无高攀之嫌。而且,祝家允许英台乔装求学,马家允许英台在出嫁途中拜祭梁山伯,可见两家家长在当时都相当开明。至于父母包办婚姻,现在来看是陋习,但在古时是主要的婚姻制度形式,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婚姻观念强加给古人。而且梁祝二人本身从头到尾也都信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并未展示出强烈的对自由恋爱的坚持。
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并已许配马家之后,也只是表示深深的遗憾,并且准备求娶他们分别时祝英台虚构出来的妹妹,只是当发现这一希望也落空时,梁山伯才“罢休不成”。到了这时候,祝英台还是坚持父母安排的婚约,最后,两人伤感而别。全剧中完全没有显示出祝员外或马员外对祝英台施加什么压力和强迫,他们也从未打算挑战这种制度。
祝英台最后决意殉情,是由于梁山伯的意外病逝引起的,完全是一起突发性的偶然事件。现代人把梁祝包装成传统婚姻制度的反叛者,并丑化祝家、马家的家长,把他们当成传统婚姻的顽固恶势力,这好像有点夸大其辞了。
蛇妖白素贞为报恩委身于许仙,在许仙面临危险时更是不惜冒死相救,而法海不懂爱,坚持人妖不能相恋,硬生生拆散一对恩爱夫妻。这是清朝才定型的情节。
最早的白蛇故事其实充满恐怖色彩。唐传奇中有《白蛇记》,讲的是陇西一个叫李黄的人,被一个穿白色孝服的美女勾引,至其家“一住三日朝夕淫乐”。第四日返家,身体化为血水。家人去寻白衣美女,发现其为“蛇妖”所变。
到了宋代和明代,分别有话本《西湖三塔记》和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情节基本都完整了,不过讲述的要点都在强调色欲。白娘子身上的妖性不灭,曾威胁许仙说:“我如今实对你说,若听我言语欢欢喜喜,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这时,法海收伏蛇妖,并劝诫男人不要贪恋女色,是一个正面形象。
可是到了清代,白娘子从蛇妖成了蛇仙,而法海从正面人物成了负面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转变?这应该与明末、清代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有关。僧人不守戒律,连带着民间对佛教的风评都变差了。体现在民间文学上,就是白蛇故事中的僧人形象发生逆转,由原来救苦救难的济世高僧,变成了破坏美好生活的罪恶之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