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魏了翁撰鸠山译文
魏了翁像
陆持之、字伯微,是已故象山先生、文安公陆九渊之子。伯微再三请辞,朝廷不允,皇命在身的伯微已是身不由己;并且二次诏书又到,授官迪功郎入秘书省(国家图书馆)。了翁此时担任太史局总撰,与伯微一见如故。
荆门军(荆门军分区)
才十月,其孤子致书了翁说:“先父之葬,就择地在文安公(陆九渊)墓侧,葬期定在十一月庚申。唯有懂我先父的人,不过是先生你呢,辨识墓穴的文章,岂敢交由他人执笔。我等孤子顶冠扶杖尽心执先父葬事,派遣先父的门生张璞,持冯曾所撰行实(生平事迹)来见先生,恳请先生不要推辞!”一声叹息啊!伯微是我好友,了翁怎敢不应承。
伯微天生聪颖,七岁就能执笔成章。文安公在家设馆授学,伯微就在一侧旁听,不慌不忙间口出一言,令在场的学生不能省悟。象山先生迁内廷敕局刪定官那年,伯微才刚刚十三岁,严谨持重的神态有如成人开讲论道;象山先生招收学生上百人,其中不乏有人不明经义学问,伯微为其翻译主旨意义。
陆伯微辅佐家乡金溪县城,守將视他为师尊,伯微道谢说不敢当。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深受启发后都当作至理名言来作终身咏诵。但凡遇到学有所成、品德高尚的学术高人,伯微自认为可以学习借鉴,而都心急如焚的拜见,生怕失之交臂。这种对学术明察秋毫的态度,启发伯微油然而得,心性自然宽仁大度而又庄重恭谨。一众兄弟师友特别惊讶其今是昨非,有日改月化的长进。而伯微却从不自我滿足,尤其善于观察别人,即可辨明本心;常人气质禀赋有纯有杂,才智有高有低,命运的浮沉进退,各以认知领悟多少来决定。
徐帅再次发问,伯微具言实告:“自古以来兴办政事或创造基业,如果没有才智学问给予辅助,往往都是血气强盛时锐利,血气衰弱时懒惰,所以三国两晋众多贤达多在盛年就已功成名就。徐帅经历天下事变可谓多了,一战未动而朝思晚虑,先将太多利害得失考虑其中,学生愚钝,恐为其难啊!”徐帅听后面露失望之色,留下伯微与之交谈数日后,伯微离去。
嘉定三年(1211),伯微试于江西路转运司,却与选才授官无缘,得了个劣等,索性自己办学授徒。所居之地有池塘旧名百荐池,此后就用“荐名堂”著书立说,有《易提纲》和《诸经杂说》等。象山先生门下高足、福建常平使袁燮,将伯微著书推荐给朝廷并称:“伯微的言论,不是妄言空话,对调理国家政事轻重,有可靠的理论依据”。
伯微的教育特点,大都要求学生必须“反求诸己、切问近思”(即反省过失、改正错误,恳切提问、多思当下);以不失“性之本明”(即性与情的和谐,是以修养与学识成为明心见性的人)。伯微与人谈话交流,语言明快大方,逻辑清晰明辨;而个人修养则自律严谨。与伯微相见,其态度温和平易,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若是和他反复交流辨论,则以壁立千仞,刚正不阿示人,沒有少许宽恕的余地。
伯微育有二子:陆淡、陆洞;四女、年龄还幼。了翁作铭曰:
金溪之陆自象山氏睇令季强以学名士
天啬厥施罔庸于时仅垂空心以淑尔私
谓天啬之而焘厥后吁嗟焘矣亦闺克寿
永兴之阡英烈言言有稽陆学兹维其传
译者敬告:本译文欢迎读者评论点赞,点关注可看更多译文,拒绝抄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并致谢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