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擅写七绝,是古代诗评家公认的,仅次于李白的“七绝圣手”。
出塞翻译(出塞翻译及原文)
尽管在整体的创作成就上,王昌龄略微逊于李白,但是明代的李攀龙认为,王昌龄用乐府旧题《出塞》写的《出塞二首·其一》,乃是“唐诗的压卷之作”。
也就是说,在李攀龙看来,《出塞二首·其一》这首诗,是唐代最好的边塞军旅诗,超过唐代所有同类型诗歌。同时,还有人一些诗评人认为,这首七绝是古今七绝的巅峰。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在获得盛誉的同时,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因为这首诗歌的第二联,显然理性大于感性,因此有诗评人觉得,这是王诗中的“弱笔”。
专家学者各执一词,那么到底谁才说得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首传颂千古的七绝名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话翻译: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那一轮明月;关隘,还是秦汉时的那一道关隘。只是年复一年,万里长征的战士一去不复还。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让胡人的铁骑,越过阴山。
诗歌的第一句,写事件发生的地点,以极简的笔墨,通过互文的形式,写出了边关防线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迁,这里强调的是边关防线御敌的时间之久。
自商周时代以来,中国在三千多年历史当中,长期处于南北对抗的局面。而中原抵御胡骑南下的防线,就是包括山海关在内的,众多边防险关。
一代又一代的将士,从秦汉一直到唐朝,再到明朝,一直在长城、关口上与胡骑作战。一代又一代的将士,从关口出发,冒着纷纷雨雪,走进无边的大漠,最后血洒疆场,埋骨黄沙。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面曾经提到,时间是打造“悲剧”效果的一大有效法门。若论悲剧氛围的营造,王冒龄仅凭这首诗开头的两句,就无愧于“诗家天子”的头衔。
不过接下来的最后两句,却因写得过于“理性”在诗评人中引起了争议。“但使龙城飞将在”二句,不能不说是带着感情写出来的。可是这种感情始终让人觉得不温不火,欠了些“激情”。
同样是发表议论,王昌龄的后两句,就不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得感人;也不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个性张扬。
前者写诸葛亮愿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制造出悲剧的震撼;后者写李白自己前后经历的变化,志得意满,张扬的性情。一个写悲伤,一个写喜悦,都把情绪推到了极致的顶点。
“但使龙城飞将在”这两句,却写得非常平淡。王昌龄只是在简单陈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也是历代普通百姓们的心声。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二人都是古代史上公认的战神,人们平时议论武将时,总会提到他们的名号。
看上去,王昌龄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有任何的艺术加工,所以让这首诗明显显得后劲不足。不过这首诗在传播中,却在民间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之所以会这样,大概是因为王昌龄选择了“龙城飞将”这个普通人都熟知的意象。因为对卫青和李广的熟知和认同,所以最后两句能很容易地调动起普通读者的情绪,引发强烈的共鸣。
简单地说来,也就是王昌龄在诗中讲出了普通人的心声。不过王昌龄的逻辑,或许是“错误的”。
因为只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名将,没有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没有高素质的军队成员,并不可能做到“不教胡马度阴山”。
历史不是英雄单独创造的,而是人民和英雄齐心合力创造的。就算给你十个卫青、李广,让你带着宋朝那些老弱病残的“雇佣军”,胡马该渡阴山,还是要渡阴山的。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真正决定胜负的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决策者的魄力。名将肯定是会发挥重要作用的,但他们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王昌龄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当时唐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并不占劣势。而唐军之所以不能“百战百胜”,无非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一,军事与科技实力并未达到对敌人“降维打击”的程度;其二,政策需要,国家在对待关外敌人时,并未倾尽全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王昌龄这首诗的问题不只在于理性大于感性,还在于“说理”水平比较低下,见识太过普通。
当然,王昌龄只是一位文官兼诗人,并不是真正的武将,也不是朝廷中枢里面的人。他写这首诗,其实是出于对边关战士的同情,发了一顿牢骚而已。
因为“秦时明月二句”写得很悲壮,但是最后“但使龙城”两句过于平庸,所以也有人认为,它不应该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真正的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应该是王之涣的同题材七绝《凉州词二首·其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为什么比王昌龄的《出塞》,写得高明呢?因为它开头一句的想象力奇崛,不亚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最后两句写关边生活的艰苦,守边战士思念亲人,却等不到家书。同样是叙述而非抒怀,但是诗句的亮点在于“何须怨”三字。
为了保国家安宁,守边的战士宁肯牺牲个人幸福,“春风不度玉门关”,我又何怨之有?全诗格调因为有此三字,顿时得到了拔高。
不过尽管如此,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开头两句读来还是很悲壮的,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也成了一个千古名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二句,短短十四个字,却写尽了千年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表现出了王昌龄对边关战士的巨大同情。
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将士埋骨黄沙,却始终迎不来最后的胜利。国家要打仗,首先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因为国家征兵,就有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于是人们就开始思考,思考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打了上千年的仗,还是不能将边患彻底解决呢?
有人想起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曾经辉煌的战绩。想起了那些战役中的代表人物,卫青、李广。于是他们认为,假如这些名将还在,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其实这个问题,就好像是普通人会把中国男足不行,归罪于足球教练;又把中国电视剧制作水平不行,归罪于中国编剧一样。
总而言之,王昌龄在对待唐代国家军事的问题上,保留了与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的视角。理性大于感性,见识过于平庸。
这既是《出塞二首·其一》能够在民间广为传播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它遭到后代诗评人贬低的重要缘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