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殷仲堪(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翻译)

殷仲堪(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翻译)

殷仲堪(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翻译)一个是荆州刺史,一个是兖州刺史并且,王恭还是司马曜的大舅哥,镇守京口(江苏镇江),统领北府军殷仲堪(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翻译)司马曜不明不白的就被妃子张贵人给捂死了专权的弟弟司马道子,不但不打算查明真相,反倒是认为可以更好地摆弄继位的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并且还听信小人王国宝

一个是荆州刺史,一个是兖州刺史

并且,王恭还是司马曜的大舅哥,镇守京口(江苏镇江),统领北府军

殷仲堪(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翻译)

殷仲堪(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翻译)

司马曜不明不白的就被妃子张贵人给捂死了

专权的弟弟司马道子,不但不打算查明真相,反倒是认为可以更好地摆弄继位的白痴皇帝司马德宗

并且还听信小人王国宝的建议,要削弱地方兵权,加强中央的实力

更何况,这二人属于先帝一派的,被排挤、被夺权是迟早的事

那王恭和殷仲堪,可就要起兵清君侧了

两大实力派出手,司马道子就懵了

不过司马道子这个人,很灵活,马上向王恭和殷仲堪承认错误

还来个了丢军保帅,直接把王国宝给杀了

王国宝是谢安的女婿,谢安看不上他,他倒是和司马道子混得挺好,不过这回也被抛弃了

司马道子的补救措施很积极,殷仲堪和王恭也就不好再发兵了

可这一下,两人就暴露了

司马道子就合计了,这次你们撤了,难保你们不再来啊,还是得想法分解这二人的兵权

待一段时间后,这两人发现,不对呀,中央本来都承认错误了,怎么还天天步步紧逼,要削我们的兵权呢

殷仲堪和王恭气势汹汹地再度起兵

王恭在京口,统领北府军,手下可是有名将刘牢之的

荆州的殷仲堪,手下更是有,桓玄,桓温的小儿子

桓温在荆州经营多年,特别有威望,一直想篡位,但生生的被谢安给拖死了,没篡成,属于郁闷而死

他死的时候,桓玄才五岁

长大的桓玄特别有才华,小伙是相貌堂堂,家世渊源

一想到老爸有个未完成的事业,就不免心潮澎湃

虽说桓玄有能力,但是由于他爸桓温的政治前科,朝廷一直不敢重用桓玄

桓玄也是不得志,勉强做了个宜兴太守,就现在无锡,太湖边儿上

很是郁闷,常常跟别人讲,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我爸是九州的霸主,我就只能围着太湖,管着这么一片小湖

有一次他到南京去拜访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在酒后就问他,你老爸当年想篡位,差点成为了贼,是不是有这件事啊

桓玄,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啊,吓得跪在地上,哗哗地出汗

那这样待着就没意思了,后来桓玄就干脆弃官回荆州老家了

但心里边一直是耿耿于怀,有雄心壮志、有民心,可惜没官职

这正好就跟殷仲堪对上了

殷仲堪有实权,荆州刺史,但是在荆州没基础

俩人一拍即合,交往得特别密切

所以这次再度起兵,殷仲堪就带着桓玄一起东征

殷仲堪带着桓玄,北边的王恭带着刘牢之

这个组合一出场,司马道子又害怕了

第一次起兵的时候,司马道子弄了个替罪羊,把王国宝杀了

这次还能杀谁呀,司马道子就不知道咋弄了

正在这危机时刻,英雄出少年,司马道子十六岁的儿子,司马元显,站出来了

老爸你着啥急呀,我替你去杀贼

司马元显别看才十六岁,但足智多谋,打算各个击破,先从王恭这一路人下手

使了个反间计,司马元显派人给刘牢之送信说,

刘将军,您当年在淝水大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在前国舅王恭手下,您也是郁郁不得志

假如您能战场起义,兖州刺史,就是你的了

刘牢之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就非常的不坚定

刘牢之跟中央有联系的这个事,被王恭知道了

手下人就跟王恭讲,你小心点这个刘牢之,他可能要反叛

王恭将信将疑,就把刘牢之找来,推心置腹地跟他喝酒,还拜刘牢之为大哥,以为这样就能拢得住刘牢之

但是,失算了

刘牢之还真的是战场起义,把王恭抓起来,交到了南京

那结果肯定是,被杀了

北边王恭这路被破了后,殷仲堪和桓玄,有点懵

本来是两路夹击,结果一路已经被破了

这时候,殷仲堪就有点骑虎难下了

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爷俩,又抓住了这一点,再来个攻心计,又特别谦卑的给殷仲堪写了封信

殷将军,您和王恭不一样,王恭是反贼,已经被我们杀了

但对您,我们还是很尊重的,又加上了一顿赔礼道歉

殷仲堪一琢磨,反正打也打不过去,并且人家说得也很谦卑,就又撤回了荆州

但是桓玄不乐意呀,本来都要拿下南京了,怎么又功亏一篑撤回来了呢

回到荆州后,心里边是闷闷不乐,就总想着,怎么才能有兵权呢

这时候殷仲堪和桓玄的关系,也就变得非常的微妙了

殷仲堪也看出来了,桓玄有野心,还很大,也开始处处防着桓玄

殷仲堪就和手下的一个大将杨佺期商量,咱俩得联手遏制住桓玄

杨佺期原来是荆州司马,殷仲堪向来把军中之事都交给他来处理,第二次撤兵回荆州后,杨佺期升任为了雍州刺史

桓玄也有招,给司马道子写信说,我们桓家一直是忠心卫国,我在荆州殷仲堪还想再次叛乱,请中央给我点兵权,我一定能帮助朝廷制住殷仲堪

司马道子一听这事,肯定高兴啊,就想看你们内斗呢,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

桓玄是一般战士吗,还是有能力

很快,经过一番争斗后,杀了杨佺期,也逼死了殷仲堪

桓玄这下子就是荆江二州刺史了,也有地盘了,想法就多了

要继承他老爸的遗志,篡夺晋朝的司马家的政权

中央这回又懵了,桓玄怎么又要起来造反呢

给你刺史了,还不够,那能行吗,朝廷的威信在哪呀

那不行,得干他,发兵讨伐桓玄

还是司马元显领兵,先锋官变成了北府军的刘牢之,刘牢之这时候不是已经又和朝廷混了吗

桓玄一看,我还想收拾你们呢,你们还敢来西征我

那我也针尖对麦王,发兵东进南京,桓玄带着部队从荆州往南京打

那刘牢之,北府军的名将,这次又称为胜负手了

这一次,他又想坐山观虎斗

他有自己的小算盘,要灭个桓玄很容易,但灭完了之后呢

先让桓玄把司马元显干掉,然后他再手拿把掐的干掉桓玄

这样他不就可以主政大权了吗

这已经是刘牢之的第二次反叛了

那桓玄可就一路顺风,直接打进了南京

南京这些人那就没好了,司马道子被毒死了,少年英雄司马元显被杀

桓玄终于掌握中央大权了

但还没等刘牢之干掉桓玄呢,桓玄进南京后,第一时间就把刘牢之的兵权给撤了,安排了个会稽太守,守绍兴,变成个小市长了

看来不光是刘牢之聪明,桓玄更聪明

这回刘牢之懵了,本来想的挺好,结果现在兵权搞没了

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要灭桓玄

手下人就说了,将军您兵权在握的时候不动手,现在桓玄已经进南京了,已经大权在握了,您再这么闹,天下人会对您特别失望的

刘牢之不甘心呐,怎么能做这么一个会稽太守呢,还得造反

大伙就接着说,将军呢,天底下最说不过去的,就是这个‘反’字

您第一次反了王恭,投降了司马元显

第二次,你又反了司马元显,纵容了桓玄

这一次你又想再反桓玄,那还有没有点诚信了

所以这次刘牢之再想发动造反的时候,就没人跟他了

刘牢之这时候,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

但是形势在这儿,不反又不行,自己又不甘心

仗着自己能打,自己干

起兵之前,他就先派他儿子回老家,把家眷先接过来

但没想到,中间出岔头了

他儿子回去接家眷的时候,有点事儿耽误了几天,没按约定的时间回来

刘牢之在这边,心里就犯合计了,估计老头到这时候都有点神经质了

咋这么多天,还没回来呢,是不是阴谋败露了,是不是儿子被杀了

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儿,没想到,刘牢之,一世名将,最后居然是吓得自杀了

其实他儿子没被抓,就是耽搁了而已

刘牢之功劳很大,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同时野心也不小,却又没这个能力

一次又一次的反叛,一共三次

最终是自杀的终结,也挺令人唏嘘的

上一篇: 孙小果事件(孙小果事件全过程)
下一篇: 博古生平(博古生平图片资料选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