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日本派来与中国互通友好的第十次遣唐使团,到达长安。普照急忙从扬州赶到长安,找到早年在中国留学,后来做了唐朝秘书监的日本人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普照在晁衡的帮助下,会见了遣唐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并且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
普照向大使讲述了自己在中国学习的情况,又介绍了鉴真为东渡日本,受尽千辛万苦,以及最后双目失明的经过。大使听了很受感动,就向唐玄宗提出邀请鉴真东渡,谁知唐玄宗却提出了:日本在邀请鉴真的同时,也要邀请道士同行的要求。由于当时日本只盛行佛教,道教并无市场,因此大使对邀请道士东渡是难以接受的,所以邀请鉴真的事也只能作罢了。
鉴真东渡的故事梗概(鉴真东渡的故事简短)
转眼已经到了深秋季节,藤原清河决定趁冬天来临之际离开长安返回日本,晁衡因为思念故乡,要求同船回国,唐玄宗同意了晁衡的要求,并委派他作为中国朝廷回访日本的使臣,和遣唐使一起回国。船到扬州,晁衡和清河大使决定去拜会鉴真,并邀请他一起去日本。鉴真自返回扬州以来,表面一如既往,可内心却依然盼望东渡日本,如今日本使者来了,这是难得的机会,于是便一口答应和遣唐使同行去日本。
鉴真和藤原清河会面后,便开始了秘密而仓促的准备。并和遣唐使约定,两天以后,大家在长江边上的黄泗浦(今江苏省常熟市境内)会面。不料,鉴真来到黄泗浦,刚要登船,又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
原来遣唐使的随员们担心不经唐朝朝廷恩准,擅自带鉴真东渡,万一扬州官府追查下来不好交代,于是就有人七手八脚把鉴真所带的物品往岸上搬。就在这时,藤原清河厉声呵斥道:“师父为了东渡日本,传播文化,十年奔波,五次失败,如今他已双目失明,要随遣唐使船再次东渡,有何不可?”
普照也上前制止说:“我们日本和中国只隔一个大海,两国通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师父要到日本去,理应欢迎,不该阻止!”霎时间,大家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有的主张鉴真去,有的反对鉴真去。
鉴真听到争论,走出船舱,温和地说:“我和弟子们到日本去,是为了传播佛法,交流文化。中国和日本是友好之国,我们应当让中华文化,两国共享!”听了鉴真的话,大家都很感动。
藤原清河大使走到鉴真面前,向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躬身道:“师父德学高深,受人敬仰,如能东渡,实乃求之不得的好事。只怕唐朝官府知道了,引起麻烦,是去是留,还请师父自己做主!”鉴真双手合十,坚定地说:“十年前,贫僧就拿定主意,不到日本,死不瞑目。今日随大使一起东渡,真乃大好机缘,请大使放心,东渡乃贫僧及弟子多年的愿望,倘若官府有什么话说,贫僧决不牵连大使!”
清河大使见鉴真已经下了决心,就亲自把鉴真扶上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公元753年十一月十五日的黎明,四条遣唐使船乘风破浪,飞速行进,向日本驶去。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鉴真等人到了难波(今日本大阪),日本政府特地派官员前来迎接。公元754年三月,鉴真终于到达了日本国都奈良,奈良是仿照唐朝国都长安兴建起来的,只不过在规模上略小于长安。奈良城内张灯结彩,官员僧人和百姓倾城出动,迎接鉴真的到来。日本政府把鉴真安置在著名的东大寺居住。四月初的一天,东大寺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原来这一天,鉴真要为圣武太上皇,太后以及四百多位官员僧人授戒。这是日本佛教界举行的第一次正规的授戒仪式。礼仪隆重,盛况空前,轰动了全日本。
太上皇授戒后,马上传下圣旨:以鉴真为首的有学德的中国师父们,远渡沧海,来到我们国家传戒,实在符合我的心意,使我高兴得无法形容。从此以后,有关传授戒律的事,全部由鉴真师父主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