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认为姑父不亲呢?主要有古人的两大深入人心的观念为主导。其一是重男轻女,由于古代是农耕社会,男性占据劳动主导地位,因此,古代的氏族社会是以男性血脉为主,而女子一旦出嫁后,则如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古人眼中,姑姑一旦出嫁,便与娘家的关系,开始疏远了,除了逢年过节或者娘家出现什么重大事情,姑姑是很少回娘家的,与姑姑的关系都变得不亲了,更何况姑父呢!
姨夫和姨父的区别图片(姨夫和姨父的区别在哪)
除此之外,姑父属于姑姑娘家的女婿,在血缘上没有半点联系,属于异姓,被称为外家人。俗话“女婿上坟,有辱先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古人通过血脉的远近,来区别关系的亲疏,无论是姨父还是姑父,都是因为一个女性沾亲带故的,论血缘就疏远了。更何况古代是男性氏族社会,血脉的传承主要以父系为主。
相对于姑父,姨父就更加疏远了,因此姑是父系,而姨是母系。也有相关的俗语,阐明这个道理,例如:“姑是姑,姨是姨,姑父姨父扯淡皮”
最后,很多人也许没有想到,舅母(有的地方称舅娘、舅妈),也属于“三不亲”之一。当然也有相关的俗话谈及,例如那句“亲舅舅,假姈子”,意思是舅舅对你的关心,是打从心底里的关心,而舅妈对你的嘘寒问暖,仅仅只是形式。
同样的道理,舅母既与你没有血缘关系,同时有属于外姓人。
正如一句俗话,道:“姨亡了、姑死了、舅走了,余下老表不来了”,古人通过血脉的远近,来区分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孙代代更替,彼此后代还是会变得疏远。
八百年前是一家,如今相见不相识,虽然这句话表现手法夸张,但是也反映了现实。
这句俗话“人有三不亲”,仅仅围绕血缘关系,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例如姑父、姨父、舅母归为不亲,但是矛盾的地方,是这三不亲虽然本身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的配偶或者子女,却有血缘关系,而他们的配偶或者子女,便是关系的纽带。
时至今日,这句俗话已经变得不受用了,因为它片面强调血缘关系,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感情。正如《西游记》中,沙和尚对孙悟空所说的一句俗话:“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