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2973《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四 神宗朱翊钧(5)

2973《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四 神宗朱翊钧(5)

2973《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四 神宗朱翊钧(5)明史 本纪 明神宗 朱翊钧 王家屏 卢洪春

原文及注释

十四年(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春二月癸未,严外官馈遗(朝廷严格禁止了地方官员的馈赠行为)。三月戊戌,以旱霾,谕廷臣陈时政(下诏让朝廷大臣们陈述当前的政治时局)。癸卯,禁部曹言事,罢治京畿水田(禁止了吏部官员上书言事,并停止了治理京畿地区水田的计划)。癸丑,赐唐文献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戊午,久旱,敕修省。夏四月癸酉,京师地震。六月癸未,松茂番平。是夏,振直隶、河南、陕西及广西浔、柳、平乐,广东琼山等十二县饥。山西盗起。秋七月癸卯,振江西灾。戊申,敕户、兵二部抚安灾民,严保甲。是月,淇县贼王安聚众流劫,寻剿平之。九月壬辰,王家屏(王家屏,见补充一)以忧去。乙卯,停刑。己未,发帑遣使振河南、山东、直隶、陕西、辽东、淮、凤灾。冬十月丙寅,礼部主事卢洪春(卢洪春,见补充二)以疏请谨疾,杖阙下,削籍(因上疏请求神宗谨慎对待疾病而被杖责于宫廷之下,并被削去官职)。十一月癸卯,祀天于南郊。是年,土鲁番入贡。

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春正月壬辰,发帑振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诸宗室(朝廷发放国库资金赈济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的皇族成员。老朱家人口越来越多,国家财政为这些朱元璋的后代承担了沉重的负担,这也是大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月乙卯,乞庆哈子撦力克袭封顺义王(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孛儿只斤·俺答汗之孙。俺答长期侵扰西部边境。1571年,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双方达成朝贡互市协议,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俺答死后,其子孙袭爵。)。夏四月,京师旱,大疫。六月戊辰,禁廷臣奢僣。是月,京师大雨。振恤贫民。秋七月,江北蝗,江南大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旱,河决开封,蠲振有差(朝廷根据不同情况减免了税收并进行了赈灾)。八月庚申,以灾沴频仍,敕抚、按官惩贪吏,理冤狱,蠲租、振恤(由于连续的自然灾害,皇帝命令巡抚和按察使官员严惩贪官,清理冤狱,减免租税,赈灾抚恤)。九月丁亥朔(九月初一),日当食,阴云不见。己丑,停刑。冬十月庚申,大学士申时行请发留中章奏。十一月戊子,郧阳兵噪,巡抚都御史李材罢。是年,哈密、琉球、乌斯藏入贡。

十六年(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春三月壬辰,诏改《景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实录》,去郕戾王号(明代宗朱祁钰在登基之前被封为郕王),不果行(朝廷发布诏书,计划修改《景皇帝实录》,去掉郕戾王的称号,但最终没有实施。)。山西、陕西、河南及南畿、浙江并大饥疫。夏四月,振江北、大名、开封诸府饥。五月,四川建昌番作乱,讨平之。乙巳,以军储仓火及各省灾伤,敕内外官修省。六月庚申,京师地震。甲子,以灾伤停减苏、杭织造。秋七月乙卯,免山东被灾夏税。庚午,定边臣考绩法(制定了边境官员的考核办法)。八月乙未,诏取太仓银二十万充阅陵赏费。九月己未,停刑。庚申,如天寿山阅寿宫。甲子,次石景山观浑河。乙丑,还宫。庚午,甘肃兵变,巡抚都御史曹子登罢。是月,青海部长他不囊犯西宁,杀副将李魁。冬十一月辛酉,禁章奏浮冗(禁止奏章中使用浮夸和冗长的言辞)。是年,乌斯藏入贡。

十七年(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春正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丁巳,太湖、宿、松贼刘汝国等作乱,安庆指挥陈越讨之,败死(贼人刘汝国等人发动叛乱,安庆指挥陈越前往讨伐,但战败身亡)。二月丙申,吴淞指挥陈懋功讨平之。三月丙辰,免升授官面谢。自是临御遂简(朝廷宣布免除晋升官员需面见皇帝的礼仪。自此以后,皇帝的朝会变得简单)。癸亥,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兵变。乙丑,赐焦竑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己亥,王家屏(见补充一)复入阁。始兴(今广东韶关东部)妖僧李圆朗作乱,犯南雄,有司讨诛之(广东始兴人李圆朗,自称有起死回生之术,并能剪纸为人马,翁源人王子龙自称弥勒降生,又说是黄巢之后,在民间传布子丑年天有大灾。聚众数百人。一五八九年,龙南灾荒,禾黍不入。李圆朗与王子龙相结纳,聚众在龙南东桃隘鸣鼓祭旗,宣布起义。起义军曾转战南雄,被官军战败。王子龙战死,李圆朗被俘,押解到龙南被杀。)。六月甲申,浙江大风,海溢(海水倒灌)。己丑,永昌乱卒平。乙巳,南畿、浙江大旱,太湖水涸,发帑金四十万振之。秋八月壬寅,严匿名揭之禁(加强了对匿名揭发行为的禁止)。冬十月癸未,停刑。癸卯,黄河决口工成。十二月己丑,谕诸臣遇事勿得忿争求胜(神宗谕令诸臣遇事不要意气用事,争强好胜)。是年,安南、乌斯藏入贡。

补充一:王家屏(《列传》卷一百零五)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高拱的兄长高捷以前担任操江都御史时,曾使用公款送给赵文华,王家屏在记录时坚持如实记载。当时高拱正掌权,请求他在记载时稍微回避,但王家屏坚持不改)。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他在向神宗奏报时态度诚恳,神宗曾庄重接受,并称他为端庄之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张居正病重期间,词臣们纷纷前往祈祷,唯独王家屏没有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从史官升至辅政大臣,仅用了两年时间,这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

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每当讨论国家大事时,他坚持公正执法,既不傲慢也不盲从)。越二年,遭继母忧(继母去世守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皇帝生日)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王家屏为此向神宗进言,请求在圣节时神宗能御殿接受朝贺,并处理那些被留置未决的奏章,举行册立皇太子的仪式。但未得到回复。)。复偕同官疏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不久后,派遣宦官告知王家屏,称赞他的忠诚与爱民之心)。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几天后,神宗在宫门接见了他一次,自此之后,神宗更加深居简出,不再轻易露面。)。

评事(负责校注、审核奏章的官员)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君主在日常生活、起居中的节制,以及在娱乐和志趣上的适度,这些是普通官员所不能了解、也不敢直接进谏的。辅政大臣应该能够事先了解并进行预防性的劝谏,因此能够将欲望控制在细微的阶段。现在雒于仁作为一个普通官员敢于上书直言,而我作为辅政大臣,反而选择沉默不语、苟且偷安,这将损害圣明君主的声誉,同时也会让普通官员蒙受不可预测的严厉惩罚,我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怎么还能在圣明的朝代中站立一日呢!)”帝不怿(神宗不高兴),留中,而于仁得善去。

十八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以久旱乞罢,言:“迩年以来,天鸣地震,星陨风霾,川竭河涸,加以旱潦蝗螟,疫疠札瘥,调燮之难,莫甚今日(近年来,天鸣地震,星辰陨落,尘雾弥漫,河流干涸,加上旱灾、水灾、蝗虫、疾病,调和自然的困难,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了。)。况套贼跳梁于陕右,土蛮猖獗于辽西,贡市属国复鸱张虎视于宣、大。虚内事外,内已竭而外患未休;剥民供军,民已穷而军食未裕(我们国内空虚而对外用兵,国内资源已经枯竭而外患仍未停止;从百姓身上剥夺来供给军队,百姓生活已经困苦而军粮仍未充足。)。且议论纷纭,罕持大体;簿书凌杂,只饰靡文。纲维纵弛,悽玩之习成(而且朝中议论纷杂,很少能把握大局;文书杂乱,只追求华丽的辞藻。法律纲纪松弛,玩物丧志的习气形成);名实混淆(不实事求是),侥幸之风启。陛下又深居静摄,朝讲希临。统计臣一岁间,仅两觐天颜而已(统计下来,一年中我只见过陛下两次)。间尝一进瞽言,竟与诸司章奏并寝不行(偶尔尝试上书直言,最终与各部门的奏章一起被搁置,没有得到处理)。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阍。此臣所以中夜旁皇,饮食俱废,不能自已者也。乞赐罢归,用避贤路。(如今骄阳似火,百姓的愁苦之声震天动地,但这些声音却未能穿透深宫的大门。这是我为什么半夜辗转反侧,饮食全废,无法自已的原因。请求陛下恩准我辞官归乡,以让出贤能之位。)”不报。

时储位未定(没有立太子),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内阁大臣联名上书,以辞职为要挟争取立太子)。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申时行等大臣面面相觑,惊愕不已,各自上书再次争执,并闭门请求辞职。只有王家屏留在内阁,继续请求尽快决定储位问题)。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神宗于是派内侍传话,承诺在第二年春夏之际,如果朝臣不再上书干扰,就将于冬季讨论册立太子之事,否则将等到太子年满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王家屏认为口头承诺难以保证,希望神宗能特别颁布诏书,立即准备草稿呈进。神宗没有同意,再次传谕,承诺在二十年的春季举行册立仪式。)。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乃已。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工部主事张有德请求册立太子的礼仪细节)。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许国坚持争执并离开,申时行因受到舆论压力,也不得不离开,王锡爵之前已回家省亲,家屏于是成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他觉得,既然自己在许国的谏疏上签了名,就不应该单独留下,再次上疏请求辞职。但未被允许,于是继续履行职务。)。家屏制行端严,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挠。性忠谠,好直谏(王家屏的行事风格端庄严肃,以诚相待,秉持公正,对百官事务一概不加以阻挠。他性格忠直,喜欢直言进谏。)。册立期数更,中外议论纷然。家屏深忧之,力请践大信,以塞口语,消宫闱衅(极力请求神宗履行诺言,以平息舆论,消除宫廷内的矛盾)。不报。

二十年春,给事中李献可等请豫教(“豫教”即预备教育,这里可能指提前准备太子的教育),帝黜之。家屏封还御批力谏。帝益怒,谴谪者相属。家屏遂引疾求罢,上言:

汉汲黯(汉武帝时期直臣)有言:“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臾承意陷主于不义乎!(天子设置公卿辅弼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顺从,让君主陷入不义的境地吗!)”每感斯言,惕然内愧。顷年以来,九阍重闭,宴安怀毒,郊庙不飨,堂陛不交。天灾物怪,罔彻宸聪;国计民生,莫关圣虑(近年来,朝廷的大门紧闭,皇帝沉溺于安逸,心中却藏有毒素,宗庙的祭祀被忽视,朝廷与百姓之间的沟通被切断。自然灾害和异常现象不断,却无法传达到皇帝的耳中;国家的计策和民生的疾苦,都不再成为圣上的忧虑。)。臣备员辅弼,旷职鳏官,久当退避。今数月间,请朝讲,请庙飨,请元旦受贺,请大计临朝,悉寝不报。臣犬马微诚,不克感回天意,已可见矣(现在几个月来,我请求陛下早朝讲读,请求举行宗庙祭祀,请求元旦接受朝贺,请求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但这些请求都被搁置,没有得到回复。我虽有犬马之诚,却无法感动天意,这已经很明显了。)。至豫教皇储,自宣早计,奈何厌闻直言,概加贬谪。臣诚不忍明主蒙咈谏之名,熙朝有横施之罚,故冒死屡陈(至于教育皇太子,我曾主张应及早准备,为何陛下却厌烦直谏,对谏臣一概贬谪。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英明的陛下蒙受拒谏的名声,盛世朝廷有不公正的惩罚,所以冒死多次陈情。)。若依违保禄,淟涊苟容,汲黯所谓“陷主不义”者,臣死不敢出此,愿赐骸骨还田里(请陛下赐我告老还乡)。

帝得奏不下。次辅赵志皋亦为家屏具揭。帝遂责家屏希名托疾。家屏复奏,言:

名非臣所敢弃,顾臣所希者,陛下为尧、舜之主,臣为尧、舜之臣,则名垂千载,没有余荣。若徒犯颜触忌,抗争偾事,被谴罢归,何名之有!(如果只是敢于直言,触犯忌讳,与皇帝对抗,结果事与愿违,遭到贬谪罢官归乡,这样的行为又何来名声可言!)必不希名,将使臣身处高官,家享厚禄,主愆莫正,政乱莫匡,可谓不希名之臣矣,国家奚赖焉?(如果我并不追求名声,那么我将身处高位,家中享受丰厚的俸禄,即使君主有过错也不去纠正,政事混乱也不去匡扶,这可以称为不追求名声的臣子,但国家又怎能依赖这样的臣子呢?)更使臣弃名不顾,逢迎为悦,阿谀取容,许敬宗(武则天时期)、李林甫(唐玄宗时期)之奸佞,无不可为,九庙神灵必阴殛臣,岂特得罪于李献可诸臣已哉!(再者说,若我抛弃名声而不顾,以逢迎取悦为乐,以阿谀奉承来讨好,效仿许敬宗、李林甫那样的奸佞小人,任何事都可做,那么九庙的神灵必定会在暗中惩罚我,岂止是得罪了李献可等诸臣那么简单!)

疏入,帝益不悦。遣内侍至邸,责以径驳御批,故激主怒,且托疾要君(借口生病辞职来要挟君主)。家屏言:“言涉至亲,不宜有怒。事关典礼,不宜有怒。臣与诸臣但知为宗社大计,尽言效忠而已,岂意激皇上之怒哉?(言语涉及至亲,不应有怒气。事情关乎国家的礼仪典章,也不应有怒气。臣与诸臣只知道为国家的大计献言献策,尽忠职守而已,哪里想到会激怒陛下?)”于是求去益力。或劝少需就大事。家屏曰:“人君惟所欲为者,由大臣持禄,小臣畏罪,有轻群下心。吾意大臣不爱爵禄,小臣不畏刑诛,事庶有济耳。(君主之所以能够随心所欲,是因为大臣贪恋禄位,小臣畏惧罪责,有轻视臣子的心态。我认为大臣如果不贪爱爵位俸禄,小臣不畏惧刑罚,事情或许会有解决的可能。)”遂复两疏恳请。诏驰传归。家屏柄国止半载,又强半杜门,以戆直去国,朝野惜焉(王家屏执政仅半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闭门不出,最终因直言不讳而离开朝廷,朝野上下为之惋惜。)。阅八年,储位始定。遣官赍敕存问,赉金币羊酒。又二年卒,年六十八。赠少保,谥文端。熹宗立,再赠太保,任一子尚宝丞。

补充二:卢洪春(《列传》一百二十二)

卢洪春,字思仁,东阳(浙江东阳)人。父仲佃,广西布政使。洪春举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授旌德知县,擢礼部祠祭主事。十四年十月,帝久不视朝,洪春上疏曰:“陛下自九月望后,连日免朝,前日又诏头眩体虚,暂罢朝讲(陛下自从九月中旬以后,连续多日免于上朝,前几天又下诏称因头痛眩晕、身体虚弱,暂时停止上朝讲读。)。时享太庙,遣官恭代(派官员代替),且云‘非敢偷逸,恐弗成礼(并非敢偷懒,只是担心无法完成礼仪)’。臣愚捧读,惊惶欲涕。夫礼莫重于祭,而疾莫甚于虚(陛下疾病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身体虚弱)。陛下春秋鼎盛,诸症皆非所宜有。不宜有而有之,上伤圣母之心,下骇臣民之听,而又因以废祖宗大典,臣不知陛下何以自安也(陛下正值壮年,这些病症都不应该出现。不应该出现却出现了,上伤圣母之心,下惊臣民之耳,而且因此而废止了祖宗的重大典礼,臣不知道陛下将如何自处。)。抑臣所闻,更有异者。先二十六日传旨免朝,即闻人言籍籍,谓陛下试马伤额,故引疾自讳(说陛下骑马受伤,额头受伤,所以借口生病来掩饰)。果如人言,则以一时驰骋之乐,而昧周身之防,其为患犹浅。倘如圣谕,则以目前衽席之娱,而忘保身之术,其为患更深。若乃为圣德之累,则均焉而已(如果真的像人们所说,那么陛下为了短暂的骑马之乐,而忽视了对身体的保护,这还只是小患。

如果如陛下所说,则是因为目前的享乐而忘记了保身之术,这患害更深。如果这些行为成为圣德的负担,那么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可取的。)。且陛下毋谓身居九重,外廷莫知。天子起居,岂有寂然无闻于人者?然莫敢直言以导陛下,则将顺之意多,而爱敬之心薄也。陛下平日遇颂谀必多喜,遇谏诤必多怒,一涉宫闱,严谴立至,孰肯触讳,以蹈不测之祸哉?(陛下平时遇到颂扬必定高兴,遇到谏言必定愤怒,一旦涉及宫闱之事,严厉的责罚立即到来,谁愿意触犯禁忌,去冒不测的灾祸呢?)群臣如是,非主上福也。愿陛下以宗社为重,毋务矫托以滋疑。力制此心,慎加防检。勿以深宫燕闲有所恣纵,勿以左右近习有所假借,饬躬践行,明示天下,以章律度,则天下万世,将慕义无穷。较夫挟数用术,文过饰非,几以聋瞽天下之耳目者,相去何如哉!”疏入,帝震怒(大怒)。传谕内阁百余言,极明谨疾遣官之故(传谕内阁一百余言,极力解释自己因病派遣官员代替的原因)。以洪春悖妄,命拟旨治罪。阁臣拟夺官,仍论救(神宗认为卢洪春的言论荒谬,命令拟旨治罪。内阁大臣提议剥夺其官职,但仍上书请求从宽处理。)。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旨,切让。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洪春遂废于家,久之卒(诸给事中请求救援,违背了旨意,遭到严厉斥责。诸御史随后上疏,神宗愤怒,分别剥夺了他们的俸禄。卢洪春最终被废黜在家,过了很久后去世。)。光宗嗣位,赠太仆少卿。

列传补充:

1-15,见:

包括:花云、朱文逊、陈友谅、胡深、明玉珍、韩林儿、张士诚、方国珍、胡大海、陈友定、常遇春、李善长、刘基、扩廓帖木儿、邓愈、汪广洋、胡惟庸、宋濂、太祖孝慈高皇后、开济、李文忠、徐达、濮英、陆仲亨、唐胜宗、朱标、沐英、周德兴、叶升、蓝玉、曹震、张翼、张温、陈桓、朱寿、傅友德、王弼、冯胜、纳哈出、汤和

16-27,见:2917《明史·本纪》笔记之二十八 仁宗朱高炽

包括:秦王樉、晋王棡、周王橚、齐王榑、蜀王椿、湘王柏、代王桂、辽王植、岷王楩、谷王橞、耿炳文、茹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盛庸、姚广孝、李景隆、郑和、宁国公主、梅殷、朱能、兴宗五子、成祖仁孝徐皇后、刘俊、吕毅、刘昱、平安、邱福、李远、何福、陈瑛、纪纲、蹇义、夏原吉、李彬、杨士奇、杨荣、杨溥、仁宗诚孝张皇后

28-40,见:2930《明史·本纪》笔记之四十一 代宗朱祁钰(4)

包括:胡善祥,宣宗恭让皇后胡氏、朱高煦、黄淮、柳升、梁铭、宣宗孝恭皇后孙氏、薛禄、金幼孜、陈瑄、张辅、王振、蒋贵、杨洪、胡濙、魏源、王通、马愉、曹鼐、于谦、刘中敷、王骥、英宗孝庄钱皇后、周贵妃、刘球、李时勉、王文、陈怀、高谷、王佐、金濂、陈镒、邝埜、陈亨、陈懋、石亨、江渊、孙镗、曹吉祥、林聪、徐有贞、章纶、廖庄、方瑛

41-50,见:2940《明史·本纪》笔记之五十一 宪宗朱见深(8)

包括:张玉、杨善、李贤、叶盛、李震、陈循、宪宗后妃、韩雍、刘定之、商辂、陈文、刘玉、项忠、姚夔、赵辅、王越、刘聚、彭时、刘珝、汪直、牟俸、马文升、怀恩、刘吉、秦纮、何乔新、余子俊、林俊、贾俊、尹直

51-62,见:2952《明史·本纪》笔记之六十三武宗朱厚照(7)

包括:李孜省、孝宗孝康皇后张氏、徐溥、刘健、邓廷瓒、刘大夏、何鉴、李东阳、谢迁、许进、王杲、张俊、王轼、樊莹、丛兰、戴珊、武宗皇后夏氏、韩文、刘瑾、焦芳、杨廷和、雍泰、张彩、王鏊、洪钟、张永、仇钺、马中锡、彭泽、陆完、陈金、江彬、杨一清、赵璜、蒋冕、毛纪、梁储、吴廷举、舒芬、王守仁、何孟春

63-76,见:2966《明史·本纪》笔记之七十六世宗朱厚熜(14)

包括:毛澄、费宏、世宗后妃、桂萼、张璁、邵元节、石珤、伍文定、李时、翟銮、方献夫、夏言、毛伯温、黄绾、杨最、杨爵、翟鹏、严嵩父子、陶仲文、曾铣、杨守谦、赵贞吉、徐阶、杨博、张经、赵文华、俞大猷、胡宗宪、刘显、谭纶、袁炜、戚继光、海瑞、高拱

77、2967《明史·本纪》笔记之七十八 穆宗朱载垕(1)

补充一:穆宗后妃(《列传》卷二)

补充二:张居正(《列传》卷一百零一)

78、2968《明史·本纪》笔记之七十九穆宗朱载垕(2)

补充一:陈以勤(《列传》卷八十一)

补充二:殷士儋(《列传》卷八十一)

补充三:李春芳(《列传》卷八十一)

补充四:高仪(《列传》卷八十一)

79、2969《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 神宗朱翊钧(1)

补充一:王遴(《列传》卷一百零八)

补充二:吴百朋(《列传》卷一百零八)

补充三:张四维(《列传》卷一百零七)

补充四:刘台(《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80、2970《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一 神宗朱翊钧(2)

补充一:神宗后妃(《列传》卷二)

补充二:马自强(《列传》卷一百零七)

补充三:申时行(《列传》一百零六)

81、2971《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二神宗朱翊钧(3)

补充一:李成梁(《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补充二:张佳胤(《列传》卷一百一十)

补充三:冯保(《列传》卷一百九十三)

82、2972《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三 神宗朱翊钧(4)

补充一:许国(《列传》卷一百零七)

补充二:王锡爵(《列传》卷一百零六)

83、2973《明史·本纪》笔记之八十四神宗朱翊钧(5)

补充一:王家屏(《列传》卷一百零五)

补充二:卢洪春(《列传》一百二十二)

上一篇: 搜神记作品简介
下一篇: 国人必读的医书,可惜现代人越读越糊涂,越来越被轻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