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终于上映了。
所有曾关注过《八佰》的人都很清楚,能走到公映这一天,中间过程远比一部普通电影曲折。
这部作品,原本是去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却在上影节开幕前一天临时宣布因“技术原因”撤档,14个月之后,终于与全国观众见面。而直到影院复工整整一个月之后,《八佰》才终于在8月21日这天,正式全国公映。
一波三折的公映
《八佰》的导演管虎一直被称作第六代导演。
管虎的好友、演员黄渤曾表示,他最早知道管虎有意拍摄这部电影,是在他和管虎合作《杀生》之前,那时的管虎胡子还没有变白,而在拍完《八佰》之后,如今52岁的管虎胡子已经一片花白。《杀生》是2012年的电影,这也就意味着《八佰》的筹备至少长达8年的时间。
在这8年时间里,管虎执导过好几部电视剧和两部电影,《老炮儿》和《厨子戏子痞子》。《厨子戏子痞子》和他更早之前的一部电影《斗牛》都是抗战题材,从中不难看出管虎对于这个题材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据管虎自己说,他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对抗战的历史感兴趣,由于他的父亲管宗祥(现年98岁的著名演员)很早就加入了八路军,管虎从小就是听着父亲讲的打仗的故事长大的。当他开始学电影之后,自然会想要把那些故事影像化,其中就包括四行仓库保卫战。
虽然都属于抗战题材,但是管虎的这三部电影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却大相径庭。《斗牛》像是一则寓言,通过对抗战时期一个即将被日军扫荡的村庄的描写,凸显的是具有典型意味的中国农民的人性,这种人性在黄渤饰演的老实敦厚的村民牛二身上得到了最鲜活的呈现。《厨子戏子痞子》则像是一次戏说,用一种略带夸张与戏谑的手法,把多年来人们想象中的抗日英雄的事迹以五彩斑斓的姿态娓娓道来,片中那些看上去并不真实的绚丽场面,更像是一次情绪的宣泄,而那个孤单的日料店,分明就是一个座位空着的超大戏台。
〓演员黄渤和导演管虎合作过多部作品。
很显然,《八佰》与管虎此前那两部抗战题材影片都不一样,这是一部少有的直观描写正面战场的抗战题材战争电影,而且片中的人物与故事,都在相当程度上力求还原历史的原貌。就这一点而言,《八佰》与过去绝大部分抗战题材的电影也实属罕见。在整个华语电影历史中,能够以尊重史实的态度,来还原抗日正面战场的战争片都屈指可数。距我们最近的一部,可能是描写淞沪会战的《捍卫者》(这部电影受制于有限的制作成本而显得有些粗糙),然后是陆川那部争议不小的《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的战争元素实则被极大地弱化了),再往上追溯,可能就是年代久远的《血战台儿庄》(1986)和台湾拍摄的那版《八百壮士》(1975)。
由于涉及到近代史的一些敏感议题,抗日正面战场这个题材在国内的影视剧领域可以说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八佰》的特殊意义即在这里,而它的曲折命运也源于这里。
去年《八佰》之所以临时撤档,正是因为片中对于“八百壮士”所属的国军的描写存在争议,尤其是片中情绪最高潮的升旗护旗段落,被认为有渲染过度的嫌疑。现在经过修改之后的公映版,对于原版中存在争议的部分镜头做了修改和删节,升旗护旗段落中原本被浓墨重彩突出的青天白日旗,在公映版中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远景,颜色也稍微经过了处理。
当这个经过修改与删节的版本举办首映时,管虎也坦言自己有一种久违的紧张感,“像刚毕业拍了一部电影那种紧张”。
普通人视角下的战争
虽然经过了删节与修改,但是《八佰》的整体内容和质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片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基本都得到了保留。如果你看过1975年台湾拍摄的那版《八百壮士》,两相对比,便能相当直观地感受到《八佰》的出色。
这种出色不仅是更加先进的拍摄制作技术带来的结果,两部相隔40余年的影片,在制作环境、成本和技术上巨大的差异自然无需赘言。但把《八佰》放在当下的任何一部华语商业巨制里去横向对比,其制作之精良仍然属于顶尖水准。影片的摄影、美术、置景、道具、配乐、音效以及特效,都可圈可点。作为一个试图还原历史实景的“细节控”,管虎为了重现1937年苏州河两岸的原貌,耗时18个月设计搭建200亩的场地,在上面盖了68栋楼,其中包括按照1:1的比例还原的四行仓库。为了打造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剧组用了300颗照明弹,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旧报纸,设置了5万个地面子弹点。凡此种种,都属于国内罕见的手笔。
但《八佰》真正令人惊叹的,还不在视觉与技术层面,而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视角选择。按照常理,这样一个有著名历史事件为原型的故事,通常都会选择事件的核心人物来担任主角。在“八百壮士”的故事里,第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无疑会是这个主人公。台湾版的《八百壮士》就是以谢晋元为核心,讲述了一个传统意义里的英雄故事。
〓演员杜淳在片中饰演谢晋元
而管虎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但没有把谢晋元设置成《八佰》的第一主角,甚至根本就没有在片中设计一个真正的主角。片中占据相对重要戏份的角色有十多个,每个人都不曾长时间地占据故事的中心,但每个人又都起到一种难以取代的作用。而且,在这种群像里,占据更突出地位的,是一群散兵游勇,其中不乏逃兵。
这些人当中,包括不敢开枪的“老算盘”(张译饰),只会吹嘘自己的老铁(姜武饰),桀骜不驯的神枪手羊拐(王千源饰),以及逃兵端午(欧豪饰)和他年幼的堂弟“小湖北”。这些人原本并不属于524团,甚至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兵,却阴差阳错地被卷入到这场生机渺茫的战斗。在战斗开打之后,他们大多数想的都是逃跑和求存。在他们身上,我们一点也看不到“八百壮士”的英雄气概,恰相反,我们看见的是鼠辈式的仓皇逃窜。
在这些底层士兵身上,我们看到的其实更多是未曾亲历过战场的普通人的影子。恐惧,正是普通人在面对战争时最真实、本能的反应。管虎也着意用了大量镜头来表现战场上没有道理可循的流弹和炮火,以及那些出其不意的死亡降临的瞬间。
在表现战场的真实场景上,《八佰》做到了华语战争片的一个新高度。像《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等好莱坞战争大片那样,《八佰》并不避讳那些堪称血腥的镜头,飞溅的鲜血、士兵的残肢、甚至是流出身体的内脏这样的镜头,都在用最直观的画面控诉着战争的残酷与惨烈。
一种经过审视与反思的爱国主义
除了在四行仓库内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八佰》着墨甚多的另一组群像,是苏州河对岸租界内的普通民众。
〓上海的四行仓库现已经历修缮,成为了抗战纪念馆。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特殊的地理位置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战斗具备的“表演”性质。只不过在国民党高层的眼中,这场战斗是“演”给租界内的西方各国媒体和使馆看的,寄望西方各国受此触动,在不久后的布鲁塞尔会议上伸出援手。而对于生活在租界的普通百姓而言,这场战斗则是一场“演”给他们自己看的大戏。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民众之间流露出一种普遍的麻木与冷漠,歌照唱、舞照跳、戏照演,可谓真正意义上的“隔岸观火”式的看客心态。
明星、舞女、赌场老板、戏班班主、青帮老大和弟子、教授与太太等一众角色,把民众的各种态度一一传递了出来。有人事不关己,但求炮火不会落在自家的屋顶;有人漠不关心,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被触动;更有人从中取乐,战斗的成败可以作为下赌的对象,而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报纸的一个标题,最终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以说,管虎对于民众这些相当丰富生动的描写,具有某种意味深长的批判和反思意味。这种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在他之前的电影《斗牛》和《杀生》里都有所体现,到《八佰》这里,在特殊的情势下,被更加有力地彰显出来。70万国军的溃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普通民众面对国难当前时的自私与麻木。
当四行仓库的战斗换取西方援助的目的已然化为泡影的时候,“八百壮士”的义举最重要的一层意义,就是唤醒对岸沉睡的民众,而对岸的民众此时显然也不只是他们自己,而是四万万国民的代表和化身。国民的开智与觉醒,最终也成了整部电影真正的主题和落脚点。用管虎自己的话说,“只有麻木的看客变成了踊跃投入战斗的人群,这个电影才有意义。”
〓历史上的谢晋元与守卫四行仓库的四位连长,从左至右:邓英、雷雄、上官志标、唐棣
最终,经过“八百壮士”四天四夜的以命相搏,那些原本麻木冷漠的看客,一点点地被感染和改变。他们开始为对岸的将士摇旗呐喊,开始为对岸想法设法地输送物资,青帮弟子、学生、童子军.....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主动投身战斗,把自己的性命安危丢在一旁。到此时,分处两岸的将士和民众,才真正达成了某种民族认同的统一,整部电影的情绪也被烘托到最高潮。
《八佰》在这里赞美的爱国主义,不是那种打鸡血式的空喊口号的爱国主义,而是一种经过审视与反思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真正具备历史意义和责任感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无疑也是这部电影所具备的感染力的核心与根源。
归根结底,《八佰》有别于此前绝大部分华语战争片的地方在于,它关注的是“人”——不是代表某种符号和某个形象高大的英雄,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害怕杀戮与死亡的普通人,是成千上万会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也会在乎家国存亡的普通人,更是每一个在银幕前观看这部电影的人。它有多少不曾言明的话想说给苏州河对岸的民众,就有多少无需言明的话想说给今天的每一位观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