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重读《封神演义》的价值

重读《封神演义》的价值

重读《封神演义》的价值之前,我和许多人的观点都相同,认为《封神演义》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后来一位网友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他介绍“封神演义是《三国演义》版的神话小说,而西游记是《水浒传》版的神话小说

之前,我和许多人的观点都相同,认为《封神演义》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后来一位网友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他介绍“封神演义是《三国演义》版的神话小说,而西游记是《水浒传》版的神话小说,两者语言和文章布局有着本质的不同。”

与《西游记》相比,《封神演义》语言修辞上,语言比较官方,文雅正统。这点跟《三国演义》的述事手法是相同的,而《西游记》基本人物对话都是通俗的市井口语,如同《水浒传》一般,都是运用的是市井俚语表现出人物的对话,围绕着一百单八将的人物行为言行展开,侧重人物而不是整个过程。从整文布局来看,《封神演义》是按照演义的手法进行铺开,每章有不同的重点人物描写,并不固定主角。是一个总的任务主线——沿着武王伐纣和阐截相争的线索展开,单个人物并不是重点,写得是群生相,这是跟西游记在细节处理上的最大不同。

跟《三国演义》对比可以看出,封神和三国的作者站的角度都是居高临下,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但是《封神演义》处处都体现出特有的民本思想,闪耀着对所谓小市民生活的细致亲身体验,比如姜子牙在朝歌,比如对无论高官还是平民在封神榜上的一视同仁式的封神,处处都闪耀着作者对平民的关心。而《三国演义》里对汉朝刘姓的拥护很是明显,认为刘备是皇室正统,而曹操孙权很明显则被被述为奸雄逆臣,可是在《封神演义》里,却公然就敢拿纣王开刀,说君王的不是,对于武王,尽管拥护之情溢于言表,可实际上,跟《武王伐纣平话》相比,封神更多地显现出武王的柔弱和平庸,历史上周武王有一句最能代表“武”这个称号的一句话莫过于在会孟津时,他的那句““诸位不知天命”然后就搬师回朝,任由纣王内乱,这可是堪比特洛伊木马计一样的大手笔,可是在封神演义中,武王成了姜子牙甚至众仙的傀儡,任由摆布。从这个角度来看,《封神演义》里完全有了《水浒传》的那种敢于叫板朝延的精神。这一点是《三国演义》所没有的。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封神演义》是三国演义的神话版,只是由于作者所处地位,三国演义更像是中上层文人在为统治者说话,而封神演义更像是下层文人为统治者说话。

此外,封神还有其它三部名作所没有的超前意识,在清代时才传入中国的《荷马史诗》,叙述了一个与武王伐纣几乎相同时代的一场西方战争——特洛伊战争,在明代的《封神演义》中就已经把这部希腊史诗的大致情节给中国特色化了一回,他们共同述叙述了公元前10世纪左右,以美女为导火索,以两派神仙的争斗为背景,以天命为导向,以灭亡一个城邦为目的的战争,荷马史诗中称为特洛伊战争,简单一点就是在希腊与特洛伊之间因为争夺美女海伦,而导致奥林匹斯山分成对立两派参与的两国之间的战争,而封神则表现为以商周之间因为妲已的原因,而导致鸿钧老祖门下阐截两教参与的两国之间的战争。《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叙述战争,后半部分是叙述历险,这基本等同于《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之间的关系,这是《封神演义》之所以存在的神奇之处。

在《荷马史诗》描写中,所谓的神就是不死的凡人,也会有七情六欲,而所谓的英雄都是神的儿女,都是不惧生死的勇士,可是他们也有着凡人的小鸡肚肠,而在《封神演义》中,那些仙和道人虽然也是修炼千年,可也有着喜怒哀乐,而无论商和周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有独门奇门异术,这与那些希腊神祀和英雄是何其的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荷马史诗》中处处都掌握着平衡,宙斯为了权力,对两派神采取相互制约手段,荷马对特洛伊和希腊的英雄,都是着墨平均,其实并无过多偏袒,而在封神文章布局当中,胜利的天平,作者的爱好,几乎完全倒向了周朝和阐教这一边,这使得《封神演义》价值大打折扣。这也是封神叙述的最大败笔。

不管如何,尽管《封神演义》从细节处理,人物塑造上存在种种缺陷,使得他没法和其它三部明代名著相题并论,经不起细心网友们的推敲和解读,但是大体布局上来看,它在中国古典小说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一本神奇的作品。相比众多的古典神魔小说相比,它确实是一部大气的作品,否则,他不能可如此深入民心。

(附穿插一段题外话:更为奇特的是《封神演义》居然与陪伴80后长大的那部《圣斗士星矢》也述叙也相似的故事情节,我用一句话来表示,《圣斗士星矢》无非讲的是十二黄金圣斗士与星矢,紫龙,冰河,瞬,一辉等五个不死小强在雅典娜带领下与众人争斗的故事,而《封神演义》无非也讲的是十二金仙与哪吒,杨戬,雷震子,韦护,金咤木咤等六小福在元始天尊带领下与众人争斗的故事,难道车田正美是以封神演义为创作蓝图的?)

上一篇: 封神演义中法宝Top10排名
下一篇: 中国热衷于记录败仗?史官用命留一个丑陋真相,有什么意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