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是历史上敢说“真话”的人?他们的职责是真实地记录历史吗?
史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比较长的一个官职,史官的主要作用就是记载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当然他们记载的历史事件仅限于在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事件。史官分两种,一种是记录当下发生的事件的史官,另一种是编纂前朝发生事件的史官。这两种类型是经过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的时候史官分类并不明显。而且后来经过逐渐演变之后,史官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专门记载皇帝一生的史官,他们主要记载的是皇帝的一言一行以及皇帝在政治事务上的得失。不过因为皇权至上的原因,这些史官记载的大部分内容真实性都是有待确定的,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敢于说真话的史官,他们记载的真实发生的历史。
史官的产生与发展
根据《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记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公终古乃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暴虐百姓,穷其父兄,耻其功臣,轻其贤良,弃义听谗,众庶咸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这个记录可以了,我们了解到在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史官这个官职。因为是新兴的一个职位所以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史官所记载的是最真实的历史,基本是没有经过演绎的真实历史事件。当时的史官叫做太史,他们是可以直接向当时的当权者进谏的,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的地位是比较高的,这是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完善发展,这类官员的地位在一点点的下降。皇权至上的时代里,他们开始逐渐变为了皇帝记录自己丰功伟绩的一个工具。
根据《汉书司马迁传》记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也就是说大约在汉朝的时候,史官的地位开始降到了最低点,他们根本无法发挥原来的作用,简直是形同虚设的存在。但是司马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他真正的做到了不畏强权,敢于记录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地步,当然他也为此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而史官这个职位之所以一直存在,只是因为它是一个必需的职位,毕竟每个帝王都希望自己能够被后人所熟知,而能够使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的就是史官写出的史书。根据不成文的规定,那些记载皇帝一言一行和政务得失的记录是不允许皇帝阅览的,大部分皇帝都会遵守这一个规定,当然也有一些皇帝想要知道自己将会给后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而选择不遵守这个规定,观看史官写下的文字。而很多历史上的史官之所以被皇帝处死,就是因为他们真实的记录了皇帝的一些负面事件。
史官的分类
根据《史官与史书》记载:“他们主要职责可以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两种,也就是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起初这两者并无大分别)。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后者专门负责编纂前代历史。”“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将史官分为三等:一是敢于秉笔直书,彰善贬恶;二是编次史书,传为不朽;三是高才博学,名重-时。”前者是按照他们记录事件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后者则是根据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的记录历史事件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在古代封建社会能够真实地记录下皇族一起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史官,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毕竟每一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留给后世的是圣明君主的形象,所以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失误甚至是昏庸事件留存下来。
《史通》记载:"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这样秉笔直书的史官在遇见明君的时候肯定是特别受欢迎的,因为他们可以在原有的丰功伟绩上进行加工,得到皇帝的赏识。而在他们遇到昏君的时候就只能够把自己写的东西藏于山林了,比如司马迁曾经说过《史记》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而那种为帝王掩饰罪过,并且粉饰太平、篡改历史的行为是从李世民那一代开始出现的,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的残忍是他整个政治生涯中无法抹掉的污点。而他曾经试图为了掩盖这个事实而让当时的史官篡改了这部分历史。不过,历史是无法真正的被掩盖的,最终人们还是得知了这件事情的真相。但是他却给后来的皇帝提供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在他之后的皇帝开始了大肆的在史书上渲染自己的功绩,掩盖自己过失的行为。甚至于记录皇帝得失的官员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作用,彻底的成为了皇帝欺骗自己、欺骗后世之人的一个工具。
史官的职位设置
《左传》襄公四年载:“魏绛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箴王缺。”《周礼》云:“凡国事用礼法时,佐大史,掌其小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周礼》云其职务是“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这里记载的是史官的相关职位设置,主要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以及御史秩卑,他们各自管理的事务有一些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工作都是要记载历史事件,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地位的差别。
总结
史官这个官职是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的一个官职,虽然它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职位。而那些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史官往往是秉笔直书的那些人,毕竟在皇权至上的时代里,能够不畏强权真实地记录下发生的事件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毕竟贪生怕死是人之本性,所以那些真是记载历史事件的人,比如司马迁都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存在。
参考文献
《吕氏春秋先识篇》
《汉书司马迁传》
《史官与史书》
《史通》
《周礼》
《左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