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玉玦、木浆、牙雕、铜器……文物不止是文物,它们的背后,是有温度的人与社会,文化与文明。
日前,大型系列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在东方卫视、百视TV开播,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等互联网平台同步上线。该纪录片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目前已播出两集。
独特的中华文明如何形成?秦汉之前是否有更早的中国雏形?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是否可靠?中国文明五千年是否可信?《何以中国》采用倒叙手法,从秦汉开始,溯及过往,追随考古学家的脚步,回答“何以中国”之问。
《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表示,主创团队始终想表达的是一种温情和同情。“考古学家常说,从墓中或者遗址中捧出一件铜器,这件铜器是有温度的。我们在想,这个温度到底是什么。”
今天在博物馆观看文物,能感受到器物的特殊材质和非凡技艺,它提供观者与器物的连接。在干超看来,《何以中国》并不是要拍摄一个纪录片版本的博物馆,它要做的是让观众跳出单一的对器物本身的欣赏,透过文物,感知时代背景,历史情境,真实的社会面貌,人与环境的关系。
时代流变中的普通人
第二集《摇篮》向观众展示了新石器时期的陶器、石器,这些器物构成了人们的装饰、劳作和狩猎等生活场景。旁白娓娓道来:我们所以为的历史,往往与权力、战争和王朝更替相关,其实,真正支撑人类数千年文明与温暖绵延的是那些昼出夜伏、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
在干超看来,考古有许多层次,帝王将相的层次固然重要,从他们的宫殿或是墓葬中,能看到代表那个时代尖端制作技术、审美观念的器具,那是国家上层社会的面貌,而一些小型的墓葬则代表着平凡人的视角,出土的木牍、器物,记载着普通人在大时代下的一种情绪、温度和向往,这个层面也非常重要。
“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的市井生活,人的悲欢离合,外来文化的融入等,都是中国成为如今中国的多层次动力和原因。”干超说。
《何以中国》创新拍摄手法,令附着在文物之上的记忆和温度重返人间。一方面,摄制组通过对大量文物和遗址的拍摄,展现历史的真实和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段,还原历史现场,让细节和人物登场,生动而鲜活。
比如《秦汉》一集,依托出土文物、考古遗址所反映的历史样貌,从使臣、将军、和亲公主、普通士兵的不同视角及人物故事出发,讲述秦汉大一统在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各领域的实现。既有对王侯将相的描摹,也不乏对小人物的关怀。
譬如,安陆城外“睡虎地”四号墓里的一封家书,让观众看见20多个世纪之前,秦军普通士兵黑夫和惊对家人的牵挂,身处战乱中的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悬泉置汉简背后,一个驿站小吏的生命历程跃然眼前,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的啬夫弘在18年间迎来送往,见证丞相史李尊护送复员的戍卒返回原籍,也见证和亲的解忧公主晚年从乌孙归汉。
在第二集《摇篮》里,我们看见距今约两万年前的仙人洞人,找到了一处适宜居住的山洞。摄制组将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人类生活展示在眼前:老人敲击燧石砸出石片,女人用骨针缝补兽皮,族人收获野生禾草,用骨鱼杈捕鱼,也捕捞河蚌和田螺,孩子们则在原野和林间操练着捕猎的技能。
《摇篮》一集以影视复原的半坡村落生活结尾,摄制组搭建了北方半地穴的房屋,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样式不一。画面中出现的陶器,均按半坡类型的陶器复原,包括最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可以看到在饮食上,小米粥是当时人们的主食。同时据考古发现,已有被驯化的猪骨的痕迹,所以镜头中的半坡村落,族人正在分食一头被炙烤的整猪。
真实比美感更重要
过去的历史纪录片,大多建立在历史文献与想象的基础上,但要做到考古学所尊崇的“透物见人”,就需要复原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目。在干超看来,如果一个纪录片很美,但全是假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我觉得美是要的,这个时代也要吸引大众的关注度。但是与美相比,真更重要。”
《秦汉》一集中,还原了解忧公主进入乌孙居所的场景和状态。为了尽可能抵达真实,古建、服饰、动物学等多学科的考古专家帮助摄制组复原了整个空间、服装上的纹饰,托盘上的动物皮毛等,再加上演员表演和氛围营造,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气息。“我愿意让观众看到那个人的表情,看到他的处境,看到他闪动的眼泪,让观众知道这些东西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考古给了我坚持的信心。”干超说。
摄制组还利用三维地图,呈现了秦汉各阶段的文化疆域版图以及地理地貌特征,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模拟还原了古代宫阙的面貌。蒙恬、刘邦、霍去病、卫青、刘贺等历史人物形象,则参考了秦兵马俑、汉画像砖等众多考古发现中的造型。南越宫苑中的梅花鹿、龟鳖,宫人清点从北边移植过来的枣树所结果实数量等一闪而过的细节,也皆有考古实证为依托。
《摇篮》开篇则展示了最新考古成果与最新科技应用。摄制组进入中国科学院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拍摄古DNA超净室取样过程。从距今约4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腿骨上,古遗传学家获取中国第一例古人类古基因组,这也是目前为止获得的东亚最古老的人类基因组。
从穴居到定居、产生聚落,从采集渔猎到耕种,摄制团队循着早期先民的足迹,遍访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湖南洪江高庙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考古现场还原新石器时代南方和北方,丘陵和海边等各种史前文化,也从先民的饮食起居、耕作生产、手工业器具的制作中,窥探文明的演进。
比如在浙江浦江上山遗址461号灰坑中,曾发现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炭化稻种子。北京门头沟的东胡林遗址中,发现了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炭化粟粒。当南方先民在定居地修建起干栏式房屋之时,北方先民也出现了早期定居聚落。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现,成为旱作农业在北方地区起源发展的重要条件。
炭化谷物是先民物质生活的象征,充满原始艺术气息的陶器、骨器、玉玦等,特殊的葬仪,则是先民精神生活的写照。纪录片还呈现了诸多不为人熟知的考古发现,比如湖南洪江出土的高庙文化白陶器,其上经常出现凤鸟、兽面、天梯等形象,体现了早期先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礼敬。在干超看来,远古的祖先只是年代上距离今人比较遥远:“但是他们的所思所想,今天的我们也能感知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