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长篇历史小说《1976:最后的较量》(之十三)

长篇历史小说《1976:最后的较量》(之十三)

长篇历史小说《1976:最后的较量》(之十三)长篇历史小说《1976:最后的较量》(之十三)

长篇历史小说《1976:最后的较量》(之十三)

纪洞天

政治局上不见硝烟的较量

番茄小说历史_历史小说_小说历史的天空全文免费阅读

1976年9月29日,都已经是深夜11时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党的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副主席王洪文、叶剑英、常委张春桥、委员江青、姚文元、韦国清、许世友、李先念、李德生、陈锡联、陈永贵、纪登奎、汪东兴、吴德、后补委员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委员刘伯承因病请假。

会议先谈了一些事务性的问题后,江青便迫不及待地切入她想要的“正题”,她说:“主席逝世了,党中央的领导怎么办?”江青只不过是政治局委员,可说话的口气俨然是党中央主席。

张春桥立即接着说:“政治局要加强集体领导,要给江青安排工作。”

王洪文说:“我赞成春桥同志的意见。”

政治局的工作一向是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这时候突然提出要给江青安排工作,弦外之音,华国锋当然是听得出来的,他们是想安排江青当党的主席。

叶剑英立即挺身而出,为华国锋解围,他说:“老夫说两句,江青同志已经是政治局委员,主席刚去世,江青同志又身体不好,能做好政治局委员的工作就很不容易了,还要安排什么工作呢?”

叶剑英这么一说,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华国锋的为难,张春桥和王洪文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总不能赤裸裸地提出要让江青当党的主席。

这时,江青说:“我安排工作的事暂时不要谈了,远新的工作,怎么安排?”

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侄子,他从辽宁调到北京,为的是担任毛泽东的“联络员”,如今毛泽东去世了,他理所当然要回到辽宁。9月19日,江青曾向华国锋提出要召开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并非常委的江青、姚文元、毛远新要出席会议,而身为副主席的叶剑英却要排除在外。

江青这是把华国锋当成软泥巴来捏,华国锋很是恼火。这时,华国锋甩了硬话:“毛远新已经完成了他的联络员工作,应当回到辽宁。”

江青一听跳了起来,说:“不行,毛远新要留下来,他要参加处理主席的后事。”

华国锋立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你说过,主席的后事你不参与,毛远新也不参与,怎么还要让毛远新参与处理主席的后事呢?”

江青断然否认,说:“我没有说过这话。”

当时,江青说这话,汪东兴、王洪文、张春桥也在场。这时,张春桥、王洪文都装聋作哑不吭声,但汪东兴说话了,他说:“江青同志你说了,当时我也在场,听见了。”

这么一来,江青下来了台了,她只好撒泼,大叫:“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这样对付我,你们想把我赶出政治局,我就偏不走,我要留下来。”

这时,张春桥说话了:“远新可以留下来嘛,他在主席身边工作过,主席晚年的字迹他熟悉。”

有几位政治委员支持张春桥的意见。

叶剑英旗帜鲜明地表态:“我同意国锋同志的意见,毛远新是辽宁省革委会的副主任,理应加辽宁工作。”

汪东兴、李先念、李德生也都表态支持华国锋。两派针锋相对,讨论陷入了僵局。

这时,江青又哭又闹,没想到一时说漏了嘴,她说留下毛远新是要让他起草中共十届三中会的报告,多数政治局委员们都感到吃惊,连他们都没有听说要开十届三中全会。

两派意见争来争去没有结果,时间已经很迟了,有的委员建议休会。江青叫了起来:“那好,有关的人留下,无关的都走!”

谁是有关的人?谁是无关的人?许多委员都困惑了。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王洪文说:“国锋同志,让几位年龄大的,身体不好的都退席吧。”

张春桥说得更明确:“剑英、先念同志身体不好,建议先走。”

华国锋只好说:“你们两位可以先走,其他同志还是不要走。”

江青不是会议主持人竟然喊道起来:“散会了,散会了,春桥、洪文、文元留下,我们要同国锋同志谈话。”

王洪文立即附和:“没有关系的可以走。”

江青等人如此霸道,众人都愤然而去。

于是,除了“四人帮”,留下的人只有华国锋和汪东兴了。

张春桥、王江铃文、姚文元都顺着江青的指挥棒你唱我和,华国锋想要插话都难。等到江青说累了,华国锋才略带讽剌意味地问:“江青同志,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江青说:“要讨论起草三中会会的报告。”

张春桥说:“毛远新留下来,正是为了准备三中会会的报告。”

华国锋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说:“荒唐,三中会会什么时候开,政治局还未讨论,准备什么报告?谁让你们准备的?你们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党的第一副主席?”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青只好摊牌了,她说:“国锋同志,毛主席生前最器重的人是谁?你应该比谁都清楚。”

说到这儿,江青有意停顿下来,环视四周,显示那个人就是我,非我莫属。

江青接着说:“在两条路线斗争这个决定党和人民前途的大问题上,你应该是我们的同志,因为毛主席选择你就是为了平衡政局。你的长顶是搞经济,搞政治你不是走资派的对手,你知道吗?正因为如此,毛主席才让你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中央军委由陈锡联同志主持,洪文、春桥同志在军委担任重要职务,担心走资派夺权,这些同志是毛主席精心选择的。你要警惕叶剑英,他可是邓小平的同党,平心而论,你斗不过他们,你更不懂走资派的阴险毒辣,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必须提防走资派的捧杀和笑里藏刀。”

华国锋不想再无休止地争辩下去,他说:“我决定三条:一,毛远新同志先回辽宁,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回来;二,三中全会的政治报告由我来准备,也应该由我来准备;三,至于党中央的人事安排,谁说了都不算数,必须经过政治局讨论后再由三中全会通过。现在我宣布散会。”华国锋站了起来,对汪东兴说:“东兴,我们走。”

“四人帮”没有料到在他们看来一向软弱的华国锋会变得如此强硬,他们全都傻眼了,愣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

“四人帮”万万没有想到这会是他们参加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

华国锋回到家中,浑身还直冒汗,他想,单靠我和东兴是很难对付“四人帮”的,事不宜迟,要抓紧和叶剑英联手。

江青拒绝迁往上海

番茄小说历史_小说历史的天空全文免费阅读_历史小说

1976年9月底的一天,张春桥对江青说:“江青同志,我有个建议想斗胆向您提出,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江青好奇了,说:“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有话尽管说。”

张春桥说:“如今您已经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了。”

江青怒上眉稍,说:“你说什么?我不是旗手?哪谁会是旗手?”

张春桥说:“如今您的身份变了,您是主帅了。”

江青心花怒放,说:“哦,可也是,最近忙得晕头转向,我都没有意识到我的身份变了。”

张春桥切入主题,说:“正因为您现在是主帅,全党的安危全系在您的身上,所以您必须赶紧搬出钓鱼台十号楼,迁往上海坐镇指挥。”

江青说:“什么,你要我当主帅的临阵脱逃?”

张春桥解释道:“不是临阵脱逃是战略转移。俗话说,狡兔三窟,您迁到上海,走资派就不敢对您下手了。”

江青傲慢地说:“我就是借给他们十个胆,谅他们也不敢在北京对我下手的。”

张春桥说:“我最近查了一份资料,主席在发动文化大革命前,从1965年11月11日离京至1966年7月18日回京,平均十天就更换一个住处,在韶山滴水洞的十一天更是对外界绝对保密,连刘少奇都不知道他住在何处。”

江青感叹道:“主席确实是用兵如神啊!”

张春桥说:“所以您也要到上海找一个绝密的住处,让对手根本不知道您住在哪里。”

江青说:“不,我绝对不离开北京。当年胡宗南十万大军进犯延安,刘少奇和朱德他们都渡过黄河了,我和主席一起仍然转战陕北,采用蘑菇战术,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寻找战机,继续大量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直到把胡宗南赶跑了。”

张春桥也急了,说:“分则安,合则危,您到上海指挥,我们在北京与他们周旋,南北遥相呼应,让他们首尾无法兼顾,整盘棋不就活了吗。”

江青说:“你也太高估对手了,我人在北京,树起帅旗,他们根本不敢动我一根毫毛。主席刚刚逝世,尸骨未寒,我就吓得躲到上海,那我还是主席的夫人吗?不行,我就要在北京和他们血战到底,决不后退半步。”

张春桥仍然不肯放弃,他说:“江青同志,我以为您还是要像主席那样,自从1964年12月主席与刘少奇人开‘对立’后,他就开始远离北京,四处‘漂泊’,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寻找战斗的灵感和力量。上海是文化大革命的策源地,您确实应当到那儿去。西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安泰俄斯每次被击倒后只要接触到大地——他的母亲,他的伤口就立刻愈合,力量也会恢复,起来重新战斗。他只要与大地保持接触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上海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大地啊。”

江青有点被张春桥说动了,但她转念一想,还是坚持说:“不行,全国人民的眼睛都在盯着我,我是主席的夫人,我人在北京,就安定了民心,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鼓舞增强了人民的战斗意志,提高了人们必胜的信念。我一定要继承主席的遗志,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张春桥不想再听江青喊口号了,但他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江青迁往上海。当他回到钓鱼台九号楼住处时,像在乌江自刎的顶羽那样悲哀地叹息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叶剑英拒绝下工厂

番茄小说历史_小说历史的天空全文免费阅读_历史小说

1976年国庆节前,叶剑英正在家中翻阅《水浒传》。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如今老夫都快八十岁了,是可以重新翻翻《水浒传》了,温故而知新嘛。

电话响了,秘书去接电话,不一会儿秘书前来告诉叶剑英,说是中办通知,国庆节一大批中央领导人和老同志都要下工厂劳动,和工人一起批判邓小平。

叶剑英立即火了,说:“你告诉他们,老夫这病弱的身子是走不动了,只好让年富力强的人代劳了。”

叶剑英心里还一肚子气,骂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批邓?”

叶剑英突然发现自己正好翻到“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叶剑英不想再读了,他掩卷沉思。

叶剑英最喜欢的《水浒传》人物是浪子燕青。第六十一回,燕青一出场就令人耳目一新。他英俊潇洒,资禀聪明,武功高强,多才多艺。

燕青不像林冲、秦明,立马横刀,统领三军;也不像鲁智深、李逵,是有勇无谋,蛮力盖世。燕青的武功很有个性化,颇具技术含量。他的看成本领是相扑,一种独特的摔打功夫,如果是不带兵器的单打独斗,恐怕燕青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燕青还有一手绝活:超一流的箭功,他的箭术百步穿杨,箭到物落。他的射弩仅带三支箭,天大的问题,只在三支箭内解决,令人赞叹不已。

如果你以为燕青只是一介武夫,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个雅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能与一代名妓李师师琴萧和奏,宋徽宗听了,青眼有加,水平之高,可想而知了。

燕青还是个第一流的外交人才,在梁山泊招安的运作中,燕青察言观色的明慧、八面玲珑的机巧、见风使舵的急智、当机立断的果敢、操控大局的魄力,简直令人击节赞赏。

令人佩服的是,梁山泊的英雄大多不得好死,而燕青却洞透人生,了身达命,他在办理招安外交时,就留有一手,他特请宋徽宗为自己写了一份“君王赦”,所以他能够明达睿智地激流勇退而得以善终。燕青虽然在三十六天罡星中排在最后一位,而且绰号是:浪子,但他活得潇洒啊!

有时,叶剑英心想,如果我活在北宋,而且也是梁山泊好汉中的一员,我一定当浪子燕青而不当豹子头林冲。

叶剑英一向瞧不起林冲,虽说他是五虎将第二,在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也算是个政治局常委了,可他太窝囊了。他的妻子受到高衙内的污辱,他提着解腕尖刀去找陆谦算账,一连三日没有找到,他居然就失去了警惕性。他买了把宝刀,听到有人自称是高太尉府中的家人,对他说:“太尉知道你买了口好刀,叫你拿去给他鉴赏。”他也就稀里糊涂地相信了。他提着刀,进入了太尉府,又转入屏风,来到后堂,还跟着转入两、三重门,看到周围全是绿栏杆,还不知赶紧退出,而是拿着刀傻傻等了约一盏茶功夫,才发现误入了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节堂。这还是个手握重兵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吗?怎么一点警惕性也没有?

此时,叶剑英突然吓出了一身冷汗,坏了,大事不好!如果我们的人下到工厂去劳动,工厂里的“四人帮”份子要他们批判邓小平,万一发生冲突,工厂的民兵扣押他们怎么办?北京的马小六可是控制着三十万的民兵啊。在这关键的当口,千万不能有半点差池。小不忍则乱大谋呀!

叶剑英立即打电话给汪东兴,让他赶紧通知自己的人一个也不要下工厂劳动、批邓。

叶剑英笑了,心想:看来老了读《水浒》还是开卷有益的,我以不变应万变,看“四人帮”还能有什么新招术?

(纪洞天微信公众号《锦文掇英》: gh_65fd481696d9,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资治通鉴
下一篇: 新浪伊人风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