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至,字景真。原本是代郡人,后因故迁居洛阳缑氏。十三岁那年,新任缑氏县令到任,与母亲一同围观,母亲说道:“儿啊,你老祖宗也并不是像我们如今这般微贱,只因世道艰难、兵荒马乱、颠沛流离,才堕为士家。你以后能不能也像县令这样?”
此后赵至便立志改变命运,发奋学习读书。据《世说新语》注引赵至叙的记载,他十五岁开始装疯卖傻,几度走失,家人几度找回,时间一长,人们自然就觉得这货应该就是个傻子,哪天真走丢了也正常。
如此,赵至在十六岁那年成功逃亡,曾拜史仲和(史焕之孙)与嵇康为师,还曾两度改名。嵇康遇害后,赵至投奔魏兴太守张嗣宗,得到优待。张嗣宗调任江夏,他也跟着到了涢水。
在这期间,赵至甚至产生了前往东吴的想法,但最终没有成行。恰巧这时张嗣宗去世,万般无奈下的赵至选择去了辽西郡,以编户齐民的身份落了籍。
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之后,赵至成了辽西郡的计吏。某一天回到洛阳,这时他的母亲已经过世,但他的父亲不敢告诉他,还让他赶紧走,赵至倒也听话,来个了过家门而不入。由于政绩颇佳,赵至在西晋太康年间以幽州“良吏”的身份被征召进京,离彻底改变命运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他的父亲此时才告诉他母亲过世的消息,赵至这才发现自己奋斗二十年,甚至都不能做自己亲生父母之子,极度悲痛下最终吐血而亡。
整个故事看下来,诸位看官是否觉得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赵至装疯卖傻是想去游学,游学本是常事,为什么要做到这种程度?想走便走,何必装疯?此后竟然还改了名字,在辽西郡落了籍,甚至还一度有投吴的想法,为什么?
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曹魏的士家制度。这里的“士”指“兵士”,“士家”自然就是兵户了,“士息”指士家子弟。“士家”的户籍不归各州郡县管理,必须另立户籍,归军事部门管理,即“军民分治”,是个极为低贱的特殊阶层。士家子弟只能历代当兵,其婚配也限于同类。如果某个兵士死了,曹魏官府可以将其遗孀强制分配给其他兵士当老婆(保证朝廷有足够的兵源),感觉比换妻俱乐部还刺激呢,这是真正的“国家分配老婆”;后来才规定“士”立个功,封了侯,死后其妻妾就免予婚配。
赵至他们家从代郡迁往洛阳缑氏,也是因为他们家庭成分是“士家”,曹丕定都洛阳后被举家迁于此。曹魏集中士家首先自然是为了防止将士叛乱,并强化朝廷对地方势力的控制,防止兵源被各地的私家部曲分流太多。
据《三国志•高柔传》记载:
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可见一个兵士或士息逃亡,全家都要遭到极为严酷的惩罚,能不能碰到像高柔这样的人全看造化。赵至装疯卖傻并不是为了欺骗家人而是保护家人;在外逃亡改名换姓并不是逃避家人追寻而是怕官府追捕,他的“士家”、“士息”身份也导致他在本地进仕绝无可能,在邺和山阳虽有史仲和与嵇康的保护、提携,可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去了辽西。辽东曾长期被公孙渊占据,是曹魏新近并入的疆土,辽西靠近辽东,流寓之士比较多,更容易隐瞒真实身份,索性就落了籍,摆脱了“士家”身份的限制,获得了入仕的机会。
赵至离家是在十六岁,魏制以十六七岁为一丁,所以他在这个年龄必须要走,否则一旦受征,那就彻底没机会了。
赵至被举为辽西计吏的时候曾回乡一趟,但是父亲坚决不让他回家,主要是因为他是以辽西的编户齐民、“良家子”的身份进仕的,一旦回家,那他“士息”的身份就彻底暴露了,不但之前的努力完全取消,全家都会获罪。他不可能让自己的父母也脱离士家的束缚,不能荣养父母,最终在得知母亲死讯后吐血而死。
前三国时代,不但曹魏如此,蜀汉、孙吴亡国时也是兵民分列,这自然是因为兵户与一般的郡县编户齐民是不同的。
主要参考文献:唐长孺《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 士家制度》《魏周府兵制度辨 疑》,见于《唐长孺文集》第一卷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