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1630期
——野史纲目——
“六王毕,四海一。”这是苏洵在《六国论》中对秦始皇灭六国的总结,他使得混乱几百年的天下呈现出大一统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成为封建古代中国的开端,影响了后来近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所以他被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他的千古一帝逆袭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相对于后来的很多皇帝,他算是非常坎坷了,前期的他不仅要面临生死威胁,当他回到秦国之后,称为王的道路也是布满荆棘。
这些坎坷来自他身边人的背叛,即赵姬太后。她不但痴迷于嫪毐,还为他生下了孩子,让秦始皇的位置不稳。
那么,赵姬为何会如此痴迷嫪毐呢?后来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出了不为人知的真实原因。
01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古人对于一个能否最终成大事的人的评判标准。
这固然是值得参考的,但却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身陷囹圄的时候,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都只是小事一桩了,毕竟命还在。
古代那些欲成大事的人,尤其是帝王将相,随时面对的不止这些危险,而是刀光剑影和暗处看不见的危险,有些甚至无法躲避,比如自己是鱼肉,而被人是刀俎,比如古代的质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尤其擅长羁押质子。
我们都知道,是后来的秦始皇结束了六国的混乱局面,但他在成为始皇之前,走的路可是十分不平坦。
因为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后来的强国,是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果,是隐忍蛰伏的结果。
早期的秦国,并不是很强大,所以才有赵国提出让秦国交质子的结果,而这个质子就是嬴异人。
嬴异人在赵国,虽然还有秦国公子的身份,但是个阶下囚,所以人人都可以欺负。
但在赵国为质的过程中,一个叫吕不韦的精明商人找到他,成为实现自己野心的踏板。
所以,在赵国时,吕不韦经常照顾嬴异人,甚至连他的私生活是否有女人都照顾到了,进而送给他一个歌姬,名唤赵姬。
就是这个歌姬,诞下了嬴异人的长子,取名叫嬴政。不过,为了讨好赵国,嬴政的名字被改为赵政。
后来,通过吕不韦的活动,嬴异人千辛万苦的回到了秦国,成为华阳太后的嫡子。而赵姬和嬴政则被留在了赵国。
在赵国的日子里,他们要时常注意躲避明处的危险,还要躲避暗箭,所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后来因为赵国发生了动乱,赵姬和嬴政经过无数困难才回到秦国。
不过回到秦国,并不意味着嬴政作为长子就能够高枕无忧做继承人即可,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地位更为尊贵的弟弟成峤,因为嬴异人的力挺,他才顺利成为秦王室的嫡长子。
后来,嬴异人当了三年秦王就去世,只能由嬴政继承王位。这个时候的他不过十二三岁,还没有到亲政的年龄,因此只能远远观望,拿不到权力的权柄。所以这个时候,秦国的大权就落到了相国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手里。
02
吕不韦从一介小商人做到了相国的位置,可以说是实现了他的野心与抱负,然而他终究只是个商人,所以对于政治的看法没有远见卓识,更是被赵姬缠的没有办法。
因为在一些野史中就说过,赵姬和吕不韦有私情。起初,他们是因为身份的差异,以及有其他人监督,但后来他们拥有着秦国最大的权力,所以可以为所欲为了。
但吕不韦作为相国,到底还算是克制,只是想办法给赵姬呈献了一个假太监嫪毐,以求脱身。
赵姬有了嫪毐这个新宠,自然就忘了吕不韦,但这并不代表吕不韦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后来东窗事发,加之他的能力已经完全不适合朝廷,所以只能辞官。
有人愁,自然就有人欢喜,赵姬对嫪毐非常喜欢,对他大加封赏,封为长信侯,甚至一度为了给他生孩子,躲到雍城去,最后平安诞下两个孩子。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赵姬和嫪毐的事情终究是爆发了,甚至嫪毐一度猖狂到自称为嬴政的“假父”。这完全就是乱了超纲,所以嬴政在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嫪毐。
嫪毐到底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没有朝廷正统之臣的支持,但到底还是有几分实力,所以不顾赵姬的劝阻,欲杀秦始皇让自己的孩子取而代之。
虽然刚亲政,实力还不稳,但嬴政毕竟从年少起,就是在刀光剑影中走过来的,所以嫪毐最终还是伏诛,被车裂而死,而他的孩子也被处死,赵姬伤心欲绝。
正是因为嫪毐和赵姬德不配位,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最终才导致出现这起后果。
但是赵姬敢顶风作案,甚至舍弃原本能力非常的嬴政,为其生子,嫪毐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很多人不懂,好看的男人到处都是,秦国更是不缺。其实,一百多年后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
这项活动是男人看了都大呼羞耻,女子看了满脸羞红的程度,所以赵姬作为一个已经守空房好几年的盛年女子,自然不能把持了。
03
一个人在困苦的环境中,因为各种条件的艰难,的确能够抑制住自己的私欲,但一旦到了优越的环境或者高位上,就容易滋生散漫和奢靡的私欲,甚至随着权力的扩张,越加不能进行节制。
赵姬太后就是如此,她在赵国的时候,倒是能克服艰难困苦,一直满怀希望等待嬴异人来救自己,但后期回到秦国,有了好的生活之后,反倒不能克服自己,最终招致灾祸。
她和嫪毐以为秦始皇没有亲政,没有能力反抗自己,可是秦始皇毕竟是未来的王,况且他也不是赵惠文王之子那样的人,有好的生活与环境就怠慢,不思进取,所以秦始皇注定会成为王。
而成为王的必经之路就是要学会果断,参考他后来的改革措施,就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所以他对待嫪毐不会手软。但若是赵姬克服自己的私欲,又怎么会有后来的事情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