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人尽皆知了。它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我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这部作品内容及其深刻,既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也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同时也是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有着极大的进步作用。
郭沫若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就是来称赞蒲松龄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由此也可见蒲松龄作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的可敬之处了。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今天我们在这里聊聊和《聊斋志异》并称“双璧”的另一部经典的作品,这部作品同样也是描写狐鬼神怪故事的志怪小说作品,虽然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但与上述两部作品相比,这部作品则要小众得多,这里小王就给大家讲一讲这部作品。
没错,可能有些喜爱文学的朋友已经有了答案,它就是《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又名《阅微笔记》,是大清著名才子、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昀的得意之作。
纪晓岚剧照
对于纪昀其人也许大家知道得并不多,更多的是在荧幕上了解到了这一历史人物,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刻画了一个刚毅正直、才思敏捷、诙谐幽默而又心忧社稷的大才子纪晓岚的形象,十分的经典也令人喜欢。但我们还是先不谈电视剧,回归历史、回归作品来看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书中记述了大量的鬼神、狐怪之类的故事,各色各样,使人读来感觉亦真亦假,感触颇多。书中作者以从容自然的口吻讲述故事,内容丰富多样,语言风格质朴淡雅、亦庄亦谐,记载了大量社会基层的故事,赞扬广大人民群众的勤劳质朴,并对当时的民间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除此之外,这部作品还从许多地方落笔,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了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表达了对腐朽落寞的官僚阶级的不满和讽刺。
《阅微草堂笔记》
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作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的一员,却对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陋习和不良作风做了深刻的批判,一针见血的做了揭露,举例来说,在第十三卷中就有一则描写封建士大夫为他人撰写墓志铭,阿谀之词连篇,全文尽是胡编乱造,就连墓主的鬼魂都感到扪心自愧,哑然失笑。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当代人看来,也依然有着不小的时代价值。
也正是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甚至于就连大文豪鲁迅先生都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
“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灭,它有着与时俱进的、符合人世间普遍规律的普世价值,也值得我们在做的每个人去用心的阅读、学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