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也分为俗雅两种,历史上既然有整日风花雪月的才子诗人,那么必然也有通晓民间俗事的文学家,二者不分高下,都是为了文学创作而生,一种让我们仿佛做了一场清梦,而另一种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我们走进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位通晓民俗风情的文学家,冯梦龙。
冯梦龙出身自名门望族,士大夫阶层,而家学渊源深厚,个个不同凡响,他的兄长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的弟弟也是一名太学生。冯梦龙和他的兄长以及弟弟,三人一同被世人称为“吴下三冯”,可见当时他们的声明之盛。因为出生自世家,家中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冯梦龙及其兄弟自小便一同勤学苦读,每日早早起床读书,一直到深夜才入眠,少年时便崭露头角,尤其对于民间和历史故事,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当时的科举考试十分严苛,并不重视考生的多方面素养,故而并非是冯梦龙的强项,所以他屡试屡败,多次名落孙山,他心中气闷心烦,于是在家开始写书。
冯梦龙一直写到了六十岁,创造了五十多本作品,他的话本子和小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种故事,一直到今天还让大家耳熟能详,经典而通俗易懂,人们口口相传,冯梦龙作为民俗文化方面的全才,在小说、戏剧、民歌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可以说是一手推动了明代民俗文化的繁荣昌盛。终于在六十一岁这年,冯梦龙被任命为县令,官职虽小,且地远偏颇、经济落后,但他兢兢业业,一心为国,在任期间为百姓诚心诚意地做事,爱民如子,是当地被人称赞的父母官。彼时常有重男轻女的家庭,生下女婴后将婴孩溺毙于水,冯梦龙听说后大怒,严令禁止了此事,还有西山土匪常来骚扰村民,冯梦龙亲自组织剿匪,大获成功。冯梦龙虽然没能实现抱负,为国家做出什么巨大贡献,但他在当地却是受人敬仰,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清廉正直。但好景不长,四年后,明末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冯梦龙痛心疾首,大胆上谏,指出国家弊端,他以年近七十的高龄,四处奔走游说群众,希望大家保家卫国,抵御敌军,但最后却死于清兵刀下。冯梦龙留给世间的,只剩下了他文学作品,不过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冯梦龙究竟是怎样一位正直的人。
《醒世恒言》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
冯梦龙此人对于世间险恶疾苦看得极为透彻,但他并不绝望,反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丑恶,人们心中的良知才格外可贵,他一直希望能以自身作品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道德。他不仅是明代文学大家,更是后世民俗文化的骄傲,虽然他已离世多年,但他的忠言却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做个正直勤恳的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