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甘露饮的古代文献考证
贾紫涵1 ,佟琳1 ,刘思鸿1 ,张磊1 ,贾思琦2 ,李兵3 ,张华敏3 通讯作者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 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开发是中医药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成为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热点。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宋代陈师文等校注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甘露饮位列其中。该方历史悠久,现代应用广泛。关键信息考证是经典名方开发利用的关键性、源头性问题,如何考证确定合理的关键信息直接影响经典名方基准样品和制剂的研发。2020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为经典名方的关键信息考证确定指明了方向。目前,甘露饮及其类方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实验和临床应用层面,尚未有对甘露饮进行系统文献整理考证。本文按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的具体要求,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甘露饮处方来源及变迁,药材的剂量、制法用法及功能主治进行了系统考证,以期为甘露饮的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数据来源
在《中华医典》()、《国医典藏》(:81/)等网络数据库、知识库中以“甘露饮”为关键词对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相关医籍进行全文检索,同时检索其异名“甘露饮子”,共纳入62部医籍,不同时期甘露饮组成及用法、主治见表1。必要时查阅原版古籍进行比对、核实。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1949年以前(含1949年)的中医药古籍文献;2)明确记载甘露饮的组成、主治、剂量等信息者;3)组成与甘露饮中枇杷叶、熟地黄、天冬、麦冬、枳壳、茵陈、干地黄、石斛、甘草、黄芩10味药基本相同,药物加减不超过2味药者。
1.2.2排除标准
1)仅存方名,无功用、剂量信息者;2)与甘露饮、甘露饮子等方名一致,组成不同,药物加减超过2味药者。
结果与分析
2.1方名与出处
本文采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底本为日本正保4年丁亥(1647年)平乐寺刻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原文记载如下:“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
在后世流传中,一些医籍记载了甘露饮的别名,《阎氏小儿方论》《御药院方》《幼科证治准绳》3部书记载方名为甘露饮子,《证治准绳·类方》《济阳纲目》记载方名为加减甘露饮,药物组成相同、功用一致,可将其归为甘露饮的异名或其方名简称。
2.2处方组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原方记载由枇杷叶、干熟地黄、天冬、枳壳、山茵陈、生干地黄、麦冬、石斛、甘草、黄芩10味中药组成。此次纳入医籍中47部医籍遵循原方组成,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为处方的数据约占76%,其余医籍记载药物组成有加减化裁,主要分为以下3种:1)原方基础上减去药物,如《金匮翼》《医学实在易》无黄芩,《笔花医镜》《医学答问》无茵陈等;2)原方基础上加红枣做引,这类化裁主要为儿科专著,有《幼科心法要诀》《彤园医书(小儿科)》《幼科指南》《儿科萃精》4部;3)加入清热功效的寒性药物,如《万病回春》《幼科证治准绳》《济阳纲目》《灵验良方汇编》《疡医大全》《罗氏会约医镜》《羊毛瘟证论》7部记载加犀角,《婴童类萃》加寒水石,《灵验良方汇编》加山豆根,《痘科辨要》加天花粉等。此外,《医通祖方》《张氏医通》记载甘露饮药物组成为二冬膏加生地黄、熟地黄、茵陈、枳壳、黄芩、石斛、甘草、枇杷叶,二冬膏由天冬、麦冬2味药组成,实际药物组成与原方相同。少数医籍将黄芩记载为“青子芩”、山茵陈记载为“绵茵陈”,前者仅称谓不同。北宋苏颂136《本草图经》记载:“茵陈蒿……今谓之山茵陈”,清代张璐《本经逢原》记载:“茵陈有二种:一种叶细如青蒿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瘅要药。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辛苦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并入足太阳”,可见明代以前文献中的山茵陈实为野生之茵陈蒿。至清代,本草所述的山茵陈皆指玄参科金钟茵陈(阴行草),与菊科茵陈蒿迥别。而“茵陈蒿”“绵茵陈”均为茵陈的别名,据此认为此处应统一药物组成为茵陈。
2.3药物剂量衍变
甘露饮原方剂量为各味药物等分二钱,在流传过程中加减化裁众多。根据表1信息纳入48部医籍,除去药物组成不同及无药物剂量记载的医籍,有41部医籍记载了药物剂量,其中18部医籍与原方剂量相同。药物剂量比例与原方相同但剂量不同的有9部,如《圣济总录》《金匮翼》等记载药物剂量为各等分一钱,《小儿痘疹方论》《医学实在易》等记载药物剂量为各等分三钱,《医方集解》《诊验医方歌括》等记载药物剂量为各等分五钱。历代医籍中药物剂量最大的为《万病回春》,记载各等分一两。其余医籍药物有所加减,主要为枇杷叶和甘草2味药的剂量变化。10味中药剂量及其出现频次见图1。
关于宋代药物剂量换算问题,常见有2种说法:其一,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宋朝政府对其权衡制度进行了改定秤法活动,对当时一批“轻重无准”的旧秤重新规范,使用了新秤,并考定“每斤以16两计,约当今640g”,即1两为40g。其二,根据权衡标准器、宋代银锭、宋人考校古器物留下的宋代与西汉权衡单位量值的比率及各学者团队研究标准权衡器的分析后,厘定宋代一两合40.0~41.3g、一斤合640~661g。这2个考证结果单位量值较为接近。因此,笔者认为宋元时期的一钱折合为4.13g较为合理,据此建议甘露饮处方组成与剂量为枇杷叶、干熟地黄、天冬、枳壳、茵陈、生干地黄、麦冬、石斛、甘草、黄芩各8.26g。
2.4药物基原与炮制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书记载了甘露饮各味药物的炮制方法:枇杷叶刷去毛;熟地黄去土;天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麦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干地黄、黄芩2味药未记载炮制方法。后世历代医籍记载药物炮制方法多有变化,原方天冬、麦冬2味药历代医籍出现最高频次炮制方法为“去心”,与原方“去心,焙”有所不同,熟地黄历代医籍最高频次炮制方法为“焙”与原方“去土”也有差异,其余药物历代最高频次炮制方法与原方一致,见图2。
枇杷最早见于唐代《新修本草》,相关描述内容记载于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树高丈余,叶大如驴耳,背有黄毛。子梂生如小李,黄色,味甘、酸。核大如小栗,皮肉薄。冬花春实,四月、五月熟,凌冬不凋”。何丹迪等考证发现,历代古籍所载之枇杷基原植物特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图鉴所载枇杷相符,认为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枇杷药材基原植物是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建议甘露饮中枇杷叶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成熟叶片。《中国药典》 2020年版记载现代枇杷叶炮制方法为“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与《太平惠民和 剂局方》原书记载枇杷叶炮制方法“刷去毛”相似, 建议遵循原方炮制方法。
地黄在 《神农本草经》 中描述其为上品,《本草图经》 描述其花红紫色、黄色,根黄色粗细如人手指。王军等考证发现,历代地黄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致,建议甘露饮中熟地黄、生干地黄为玄参科地黄的干燥块根及炮制加工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书记载熟地炮制方法为“去土”、干地黄无记载。古代对于熟地黄的炮制方式多为蒸制,其中蒸制所描写的饮片形态“光黑如漆,味甘如饴者佳”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蒸制熟地黄一致。建议采用现代的蒸制地黄,即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或液体辅料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黑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再晾至八成干,切片,干燥,即得。
“天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范其名称为天冬。张艳等考证发现,历代天冬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天冬,此外古代各地尚有将本地所产同属近缘物种作天冬入药,如密齿天冬、羊齿天冬等,据此建议甘露饮中“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的干燥块根。天冬炮制方法从古至今记录较多,但主流均为去皮心干燥后用酒处理,现代天冬的炮制方法为除去茎基、须根,煮或蒸至透心,趁热去外皮洗净干燥。原方记载天冬炮制“去心,焙”,现代研究表明,天冬去心的加工既不是因为非药用部位占比大,亦无明确的不良反应记载,也无专门药用价值,且去心费时费力,综合当代工业化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天冬炮制方法,即煮或蒸至透心,去外皮洗净干燥。
在唐代之前枳实与枳壳不分,本草与医籍中几乎未见对枳壳的记载。赵佳琛等考证发现,历代枳壳基原主流清晰,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据此建议甘露饮中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历代本草中记载枳实及枳壳的加工方式大多为晒干、麸炒用,原方记载枳壳炮制方法为“去瓤, 麸炒”,与现代麸炒枳壳炮制方法一致,鉴于此,建议参考 《中国药典》 2020 年版麸炒枳壳炮制方法, 即洗净切薄片,干燥,麸炒法炒至色变深。
茵陈早期命名情况混乱,指包括茵陈蒿、山茵陈在内的多种植物。据王惠民考证,茵陈蒿与山茵陈在宋代就已作为2种不同的药材来使用,《中国药典》 2020年版记载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据此建议甘露饮中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原方记载炮制方法为“去梗”,历代本草未见特殊炮制方法,因此建议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茵陈炮制方法,即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
“麦门冬”在本草著作中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范其名称为麦冬。据赵佳琛等考证,宋代《本草图经》记载与《中国植物志》(即《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湖北麦冬)相符,花色相近,符合沿阶草属与山麦冬属多种植物的特征,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麦冬药材来源在当时主要为栽培品,其特征描述与百合科植物麦冬最为接近。综上所述,古代药用麦冬来源于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多种植物,主流当为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L. f.) Ker-Gawl. ,据此建议甘露饮中“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炮制方法与天冬一致。
石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据赵菊润等考证,历代石斛基原多为霍山石斛、铁皮石斛、细茎石斛等,宋代时石斛的易混淆品木斛因形态特征类似金钗,被世人称为金钗石斛,与现代金钗石斛类相近。《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石斛为金钗石斛、霍山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综上所述,古代石斛药材主流基原为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铁皮石斛 D.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细茎石斛 D. moniliforme (L.) Sw. 及金钗石斛 D. nobile Lindl. 。现代扩展了石斛的基原,甘露饮中石斛的功效以清热为主,可选择偏于清热、呈苦味的金钗石斛,据此建议甘露饮中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历代记载石斛药用部位均为茎,即需要去除泥土及芦头。石斛分为鲜用和干用,因石斛鲜品难以干燥加工,唐代之后少见生用的相关记载,清代后鲜石斛才又普遍应用。原方记载石斛炮制方法为“去芦”,未明确其是干用或鲜用,建议遵《中国药典》2020年版炮制方法,除去残根,洗净,切段,干燥。
黄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王红艳等比较《新修本草》《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对黄芩的记述,其共同特征的描述与现代黄芩属植物分类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古代药用黄芩的原植物均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纵观历代本草对黄芩产地、生态环境、植物形态等的描述可知,古代药用的黄芩基原植物应该是黄芩属植物,正品应为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载的黄芩基原植物一致。《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综上所述,建议甘露饮中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黄芩古代炮制方法以炒为主,应用辅料比较广泛,有酒、醋、姜、米泔水、猪胆汁等。《中国药典》2020年版黄芩炮制方法为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由于原方无记载黄芩炮制方法,建议遵循《中国药典》2020年版炮制方法。
据赵佳琛等考证发现,古书籍中描述甘草“皮赤肉黄”“微甜”“根粗壮”等特点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描述一致,属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据此,建议甘露饮中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的古“炙”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篇中论述较详细:“甘草,凡使,先破开,火上微炙,黄赤色,方入药用”,与今“炒甘草”炮制方法相近,《中国药典》2020年版未有“炒甘草”炮制规格,可参考各地方标准中收载的“炒甘草”项规定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
2.5功能主治衍变
甘露饮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的经典名方。隋唐宋时期医学文献中对口疮的记载并不少见,对其病因病机的叙述也较为统一,脾脏有热即脾胃蕴热,热毒之邪熏于上焦口舌之间,不得发散故而生口疮,涉及的脏腑为脾胃,病因为热毒实邪。隋代《诸病源候论》:“此由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唐代《外台秘要方》:“表里俱虚,而毒气未尽,熏于上焦,故喉、口生疮也”;宋代《太平圣惠方》:“夫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有热,乘于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诊其脉浮,则为阳,阳数者口生疮也”;《圣济总录》:“论曰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脏俱蓄热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此处仅《圣济总录》提到涉及脏腑包括“心”,其余医籍涉及脏腑仅为“脾”。
明代,多数医家均将甘露饮归为治疗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的方剂,且描述也多是抄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部分医家对甘露饮主治有所扩展,虞抟《医学正传》言其治疗小便赤涩:“如小便赤涩者,大连翘汤、甘露饮”;楼英《医学纲目》、虞抟《医学正传》及王肯堂《证治准绳》认同《圣济总录》中有关口疮涉及脏腑包括“心”的论述,认为甘露饮的病因病机包括“心热”“心胃热”。
至清代,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甘露饮功效主治得到了拓展。首先,蒋示吉《医宗说约》言其治疗初生小儿胎热、小儿初生下血溺血。其次,尤怡《金匮翼》、陈修园《医学实在易》记载甘露饮被用来治疗胃热善食、不生肌肉。再次,甘露饮被运用于补肾阴,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载其治肾虚火炎、胃虚郁热;《喉科心法》载其补肾水,清胃热;戴天章《重订广温热论》载其清补内肾之阴;曹炳章《辨舌指南》载:“胃中津液干涸,少阴肾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饮主之”。除此之外,《彤园医书(小儿科)》载其治疗漫喉风;何必伟《医学妙谛》载其治疗酒热戕胃;唐容川《医学见能》载其治疗喜饮冷水、消渴不止等。
关于甘露饮的功效,历代医籍记载多遵循原方,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记载:“素禀湿热而挟阴虚者,治以寻常湿热迥殊。若用风药胜湿,虚火易于僭上;淡渗利水,阴液易于脱亡;专于燥湿,必致真阴耗竭;纯用滋阴,反助痰湿上壅。务使润燥合宜,刚柔协济,始克有赖”。总而言之,甘露饮功效主要为养阴清热、降气利湿。历代流传主治变化不大,清代部分医家将其主治扩展到小儿胎热、胃热善食和肾阴亏虚等中,并沿用至今。
2.6制法及服法衍变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书记载甘露饮的制服法为“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将煎煮水量、服用方法描述较为清楚。大多数医籍的服法与原书相同,《万病回春》、《证治准绳》、《三三医书》记载:“牙齿动摇,牙龈肿热,含漱渫并服”;《辨舌指南》记载:“先用熟地(六钱)切丝,泡取汁两碗,代水煎药”;《景岳全书》记载:“外用老茶叶、菲菜根煎浓汤洗之,仍用翎毛刷去腐肉,洗见鲜血,乃以神授丹,或搽牙散敷之,日三次”以治疗咽喉口齿。
根据纳排标准归纳记载煎煮法的52部古籍中,22部记载剂型为煮散剂。煮散剂是一种将药物加工成粗末后,加水煎汤,去渣服用的剂型。宋代书中记载制法“粗捣筛”“为细末”“为末”;元代书中记载“为粗末”“锉散”;明代书中还记载“上咀”,见表2。关于“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认为“㕮咀”不是捣成颗粒,而是切成颗粒,相当于切剉法。
提到了煎煮用水量的记载有21处,见表3。从各历史时期煎煮用水量统计结果看,用水量与煎取量之比大多依照原方为10∶7,少数医籍有所变化。关于“盏”的量值,《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凡煮汤,云用水一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也”,北宋中后期《圣济总录》记载:“凡方中言升合者,今以中盏为率”。因此,确认凡不特殊说明为大、中、小盏的一盏为中盏。虽然,北宋与南宋有着量值大小的变化,但为了统一起见,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宋代的“升”折算以1升=600mL作为基准。综上所述,按一盏=五合=半升=300mL进行折算,现代甘露饮煎煮时用水300mL煎取210mL,食后服。
2.7注意事项
《古今医统大全》记载:“水煎食后服,不可吃热物”,《医学答问》记载:“甘露饮治阴虚胃血热。若实热瘦人误认阴虚者,服此有损无益”,因此在使用该方治疗口疳时应辨证论治。
2.8古代医家临床应用心得
从全方来看,历代医家在应用甘露饮治疗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时,对其评价较高。例如,《血证论》引陈修园曰:“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用二地二冬石斛甘草。润以补之。枇杷枳壳。降以顺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芪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之足矣”。除此之外,元代《活幼口议》、明代鲁伯嗣《婴童百问》言其治疗胎气热盛:“议曰,儿生七日之内,大小便有血出者,此由胎气热盛之所致也……甘露饮宜兼与服,茅根、茅花煎浓汤服亦妙,犀角地黄汤亦可服,脏毒聚金丸用之效,地黄丸亦可用。有瘀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清代吴贞《感症宝筏》、民国时期曹炳章《辨舌指南》言其治疗胃燥:“胃土过燥,肾水不支,胃中阴液已干,宜大小甘露饮以救胃汁,阴液充溢,阳邪自解,二便自通也”。从化裁的角度来看,众多医家均认同楼英甘露饮加犀角的观点:“此方得之一品之家,其间用犀角一味,甚有道理,百发百中”。
古代医家运用甘露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口疮疗效显著。除此之外,甘露饮用于治疗暑邪内攻、阳热郁胃的烦渴吐泻也有较好的疗效,或涉及“胃中客热”,或涉及“脾胃受湿,瘀热在里”,其实质是着眼于胃中客热、脾胃受湿的病机来立法遣方,治法以养脾胃之阴、清利脾胃湿热相结合为特点。
小结
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的经典名方。系统梳理甘露饮的历代文献记载可知:在组成方面,历代医籍记载药物化裁多样,多数医籍遵原方组成,因此采用原方组成为枇杷叶、干熟地黄、天冬、枳壳、山茵陈、生干地黄、麦冬、石斛、甘草、黄芩;剂量方面,多数医籍药物比例与原方相同,整体药物剂量与原方相差不大,因此采用原方剂量为各等分二钱;炮制方面,多数医籍均遵循原方炮制方法,少部分医籍记载不同炮制方法,现代研发中仍建议遵原方炮制方法;功效主治方面,甘露饮原治疗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至清代部分医家将其主治扩展到小儿胎热、胃热善食和肾阴亏虚等病中;临床应用方面,古代医家对甘露饮养阴清热、降气利湿的功效评价较高,并有治疗口糜烂、牙齿动摇、口气臭秽及烦渴吐泻的经典医案,其根本病机均为阴虚挟湿,这充分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异病同治原则;使用注意事项方面,应注意实热瘦人误认阴虚者不宜用。本文通过挖掘梳理甘露饮的古代文献,考证其历史来源与沿革,并参照已公开发表的甘露饮中各药味基原考证文献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7首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列出经典名方甘露饮的关键信息,见表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