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桓温,字符子,谁国龙亢人,是东晋权臣,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历史上曾经三次“北伐”,为维护晋室统一和稳定东晋政局立下汗马功劳。
框温出生在世族家庭,其父桓彝亦为东晋名士《晋书》中关于桓温出生时的记载颇具神秘色彩:生未荐而太原温娇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娇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娇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出生不久的桓温因其哭声异于常人,令当时名士温峤刮目相看。暂且不论这段对话的真实性,在以后的岁月桓温果然如温峤所言功勋卓著,位极人臣,其权势足以左右东晋政坛
高爽迈出,英雄识见
桓温好友刘恢亦为东晋名士,曾赞赏桓温的相貌出众,与孙权、司马懿风神相似。据《三国志·吴志》载,孙权“形貌魁伟,骨体不桓,有大贵之表”;而《晋阳秋》则称司马懿,“天姿杰迈,有英雄之略”由此可见,桓温的外形是异于常人的,且非魏晋人崇尚的若卫玲、何晏等人的阴柔美,而是别具风神的豪放、阳刚之美。
在一次北征后的返还途中,桓温曾遇到一位“巧作老妪”,老妪一见到桓温便“潜然而泣”桓温问她何以哭泣,答曰;“公甚似刘司空”。老妪口中所谓的“刘司空”便是曾经与祖邀闻鸡起舞、致力于收复中原事业的晋代英雄刘琨。
巧合的是,桓温不仅相貌与刘琨神似,而刘琨恰巧也是桓温崇拜的对象桓温时常“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传”,而当时的著名文士孙绰亦评价桓温为“高爽迈出”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有识之士时常对西晋的灭亡进行痛苦反思《世说新语·轻诋》篇载:
桓公入洛,过准、泗,践北境,与诸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从中可见,桓温对王衍等人清谈误国导致西晋灭亡的反思是十分深刻的。余嘉锡先生亦称赞桓温具有“英雄识见”“温虽颇慕风流,而其人有雄姿大略,志在功名,故能娇王衍等之失。英雄识见,固自不同”
框温不仅在政治上眼光独到,带兵作战亦为其善事。东晋前期,蜀地为成汉政权李势所据,因其统治残暴,民怨声载道,故桓温向东晋朝廷上书亚蜀。但许多大臣认为,北方连年战乱,而“李势在蜀既久,承籍累业,且形据上流,三峡未易可克。”
但刘恢却对桓温伐蜀颇为支持,并称:“伊必能克蜀,观其蒲博,不必得,则不为。”后果如刘恢所言,桓温的队伍势如破竹,永和二年十一月发兵,至永和三年3月收复蜀地其间不过一百余日。
平蜀后,桓温曾于李势殿宴集植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坐叹赏。”” 桓温以胜利者的姿态,于李势宫殿叙述古今成败及政治得失,其威势震慑住在场的每个人。《世说新语·豪爽》:桓温读《高士传》,至於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
於陵仲子即战国时的贤人陈仲曾隐居长山以示“不人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的志向。陈仲的行为不仅对自身及家人过于严苛,对社会亦无益,人生于世不能通过建立功业、维护王权以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桓温对於陵仲子是十分厌恶的。
孔子有云:“植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管仲之力。如其仁!如其仁!”桓温在对待管仲的态度上,与孔子相似,并身体力行效仿管仲之道。在后来的废海西公继而立司马县为帝的一系列政治行为中,桓温亦贯彻其效法管仲之道。
温和深情,摧刚为柔
作为一代枭雄,桓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多为其豪放、刚毅的一面。但《世说新语》中亦记录了一部分关于桓温的略显特别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桓温虽为一代枭雄,仍不失其感性、温情的一面
金城,位于江乘之蒲州,桓温曾在此任过琅珊郡守。当多年后途经此地,猛然发觉过去种下的树木已粗至十围,桓温禁不住手握枝条,潜然泪下,发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桓公流泪不仅是对岁月流逝的悲叹,更因多年已过却未能帮助晋室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而产生深深的自责。
植公伐蜀时,部伍中有士兵抓到了一只幼猴,而猴子的母亲一直沿着河岸悲号并跟在军船后面,走出一百余里也不肯离去,最后,母猴终于跳上甲板,但她刚落地便死了。有人剖开它的肚子,发现它的肠子全部都断了。
桓公听到这件事十分愤怒,于是下命罢黜了那个捉幼猴的人!一次,桓温举行宴会,座上一名参军用筷子夹蒸燕,蒸雍粘在一起夹不开,同桌却无人帮忙,都看着那个参军大笑。框温看到这件事转过头对众人说:“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
于是将那些看热闹不帮忙的官吏全都罢免了。也许有人会认为桓温小题大做,但对于一个行伍出身的政治家而言,这样行为绝不可以姑息。军队生活若不能互相扶持,待到战场上性命攸关时更难团结一心,因此,桓温所治理的军队才会纪律严明,而作战时又骁勇善战。
野心勃勃,不甘平庸
桓温晚年因功勋卓著权倾朝野,曾上书朝廷要求加“九锡之礼”。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即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礼器通常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历史上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无一不是在身为人臣时受九锡之礼,随后加冕称帝。也就是说,栖温此举有篡逆之嫌。即便由于谢安、王坦之等东晋忠臣极力拖延使桓温加九锡之心未能如愿,但因这件不光彩的事,桓温遂被历代史学家称为“逆臣”与“奸雄”。而桓温是否真有算逆之心现已不得而知,但亦有一些事例,虽不能证明其谋逆之心,但其野心昭昭亦可见一斑。
植公卧语日;“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桓温一次睡醒后感叹:“如果一事无成,必将为晋文帝与晋景帝所耻笑”,接着坐起来说道:“大丈夫不能流芳后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
桓温在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两个成语的同时,亦让世人清晰地看到他渴望建立功名,甚至不惜“遗臭万年”的决心。桓温对建功立业的执著大概与东晋社会门第观念甚严,而士族轻视武将的社会风气有关。
桓姓虽为谁国大姓,桓温的父亲桓彝又为东晋立下战功,后封为太守,而随着桓温政治势力的提升直至权倾朝野,但由于桓姓氏族在东晋初建期毕竟不是士族大姓,虽经几代人的努力,桓氏与太原王氏终难比肩;而桓温的发迹则是由于其战功卓著,故其行伍出身屡屡遭人诟病。
因此,当得知太原王氏不肯嫁女到桓家,桓温也只能无奈感叹“吾知矣”!。最终,王氏不肯嫁女,桓温却把自己的女儿嫁到王家。不仅如此,桓温幕僚中的刘恢在恼怒之时也敢拿他的出身作为攻评的材料。
也许正因为来自外界的歧视,以及东晋门阀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桓温对自己的出身尤觉自卑,而当其权势与氏族地位并不相符到达一个顶点时,桓温更加坚定了其宁可“遗臭万年”也要建功立业的决心。
当年庾翼去世,朝廷为了牵制庾氏势力而提拔桓温作荆州刺史。对此,刘恢则颇具深意地感叹道:“桓温出镇荆州,必能令西楚安定,但却没有人可以限制他了”。后来果真如刘恢所言,桓温的权力极度膨胀,最终威胁到了司马氏的统治。
桓温在世时,即“有以其比王敦者”。王敦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堂兄,出身于琅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王敦却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此而发动政变,史称“王敦之乱”。一次,桓温经过王敦墓地,禁不住对这个谋逆之臣不无欣羡地称赞道:“可儿!可儿!”对待这样的“逆臣”桓温表露出的却是难以抑制的欣赏与惋惜,其政治野心更加暴露无遗。
《参考文献》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
袁宏.后汉纪.周天游天津古籍出版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