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晁氏,大族也。相传云自汉以来居南阳,刘先主尝从贷钱数万,诸葛孔明作保,立券犹存其家。建炎二年,邓民残于胡兵,或俘或死。晁氏男女数百人,皆囚以北。至汾州青灰山,为红巾邵伯邀击,尽失所掠而去。晁安宅之妻某氏,并其女及乳母,皆为邵之党王生所得。张丞相宣抚陕蜀,邵举军来降,王生为右军小将,与晁妇同处于阆中。阆有灵显王庙,妇与乳妪以月二日往焚香,妪视道上一丐者,病以敝纸自蔽,形容甚悴,谛观之,以告妇曰:“有丐者绝类吾十一郎。”遣询其乡里姓行,果安宅也。妇色不动,令妪持金钗与之,约十六日复会,且戒无易服。及期相见,又与金二两,曰:“以其半诣宣抚司投牒,其半买舟置某所以待我。”安宅既通诉宣抚,下军吏逮王生。会王出猎,妇携己所有直数千缗,与妪及女赴安宅舟,顺流而下,王生家赀巨万,一钱不取也。王晚归,不见其妻,而追牒又至,视室中之藏皆在。喟然曰:“素闻渠为晁家妇。今往从其夫。理之常也。”了不以介意。晁氏夫妇离而复合如初。妇人不忘故夫,于丐中,求之,古烈女可也。惜逸其姓氏,王虽武夫,盖亦知义理可喜者。
释义:晁氏是邓州的名门望族,相传自汉以来就居住在南阳。汉末,由诸葛亮担保,刘备从南阳晁氏贷钱千万,以应急需。当时打的借条,至宋代仍然保存着。建炎二年,金兵南下,邓州百姓不是被俘就是被杀。晁氏家族男女数百人,全被金兵囚押北上。凄凄惨惨,长途跋涉,行至汾州青灰山,金兵遭到抗金起义的红巾军攻击,慌乱中丢弃一路掠夺的人和物。晁安宅的妻子,女儿,乳母,都被红巾军一个右军小将王生获得。晁妻无奈成为了王生的妻。
一天晁妻和乳母到阆中城中庙里烧香,乳母在路上看到一位乞丐,生病憔悴,躺在地上用破纸遮盖身体。乳母觉得有些眼熟,仔细观看,越发觉得像她的主人晁安宅。乳母于是告诉晁妻。晁妻让乳母过去询问乞丐,核实身份,果然就是。
堂堂大族公子,流落成乞丐,病饥交集,相信在当时离乱下是不少的。晁妻不动声色,托乳母将金钗交给安宅救急,约好相见的时日。夫妻会面,妻子给丈夫二两金,要他去向城内长官呈递诉状,剩余的金用于租船等候她。
王生正好外出打猎,晁妻赶紧带着乳母和女儿赶往安宅的船,一家子得团聚,顺流而去。待王生打猎回来,收到长官要求他还人妻的通知,又看到家里没丢东西。感慨说:常听说她是晁家媳妇,现在跟她老公跑了,也是人之常情。王生没有去追回。
王生家产巨万,晁妻逃离时,分文不取。
乳母,文中称“妪”,可见她是晁安宅的乳母。宋代乳母身份不低,往往受到主人家的厚待。乳母必是念念不忘她的乳子,才能在乞丐之中认出。
《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说集。作者洪迈(公元1123——1202年),字景庐,别号野处,南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曾任知州、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端明殿学士等官职,并兼修国史。据《宋史》本传载,洪迈幼而强记,博极羣书,自经史百家,乃至稗官小说,靡不涉猎,因而知识渊博,著作甚丰,除《夷坚志》外,还著有《史记法语》《南朝史精语》、《经子法语》《容斋随笔》等书。
《夷坚志》为洪迈晚年所著,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语意,记载的是传闻的怪异之事。这部书搜罗广泛,卷帙浩瀚,为宋人志怪小说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内容多为神仙鬼怪,异闻杂录,禨祥梦卜,记载了宋人的一些遣文轶事、诗词歌赋、风尚习俗以及中医方药等。这些材料除可资考证外,还可以窥见宋代城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因而《夷坚志》不仅在文学史上有一定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史的有用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