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

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

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1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无人不知晓,讲的就是后羿与嫦娥的故事,很久后羿求得一包不死药,一次后羿逼妻子嫦娥拿出不死药,而此时嫦娥自己却吞下去,这样嫦娥就飞向天去,然后后羿与嫦娥天各一方,之后就有了后羿思念妻子,拜月的故事。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的故事

中秋节吃月饼起源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联合抗元,为了避免搜查严密,刘伯温献计策,将“八月十五夜起义”几个字写进饼子里,这样通过中秋节这样一个饼子传递信息,赏赐给群臣子。之后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下来。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2

中秋节月饼传说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的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给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晚上,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了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就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日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的越来越精细,品种也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的特别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等系列活动,有的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还有另一个说法: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会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遗俗。

中秋节传说-嫦娥奔月

我国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在嫦娥奔月这一传说上。

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上就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西汉名籍《淮南子·览冥篇》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灵药,被嫦娥偷吃,就直奔月亮而去,但只身独往,难免冷清。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大概是为了惩罚嫦娥的私奔,在其专著《灵宪》中说,超群绝世的嫦娥到了月亮就变成丑陋的蟾蜍——癞蛤蟆,并被罚在月宫中捣药。

但是,蟾蜍的丑恶形象和美丽的月亮毕竟难以协调,在民间,人们慢慢地为奔月的嫦娥恢复了原来的玉貌仙姿。六朝以后,嫦娥又变成了美女,孤栖月宫,非常寂寞。

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从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赏月改为祭月,盼嫦娥回归人间。为使她在月宫不感寂寞,人们又逐渐创造了月中有白兔和桂树的故事,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进一步演绎出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500丈,玉帝令西河仙人吴刚伐桂,可桂树有特异功能,随砍随合,所以,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到了宋代,中秋节习染成风,赏月、玩月更加热闹、普遍。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京师祭月,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在夜半之时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蟾宫折桂,喻科场得意)……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两三千年,添枝加叶,越来越完整、完美,它揭示了月宫之谜,包容着人类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同时也反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强烈愿望。

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3

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逄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吴刚折桂

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另有一神话传说,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于是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了人间。

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4

中秋节之所以被人们所认定,最初只是因为月亮的圆缺规律,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原本就是一个天文现象是不可能有什么人文内涵的。不过一旦它成为节日,被千百万人所承认,并且年复一年地践行着,也就会必然地形成它独特的人文内涵。这中间,民众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曾经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这是不必怀疑的。

正是由于这些神话传说的广泛流播,使得人们心目中的月亮不再是冷冰冰的了,中秋节也就愈来愈充溢着人间情怀,有了许多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尽管这些神话传说不过是附会在月亮上的一些说法,是人们的虚构,是一种集体的口头创作。不过这样一来,中秋节却因此而变得如此美好,如此温馨,如此令人向往。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下那些和月亮、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在《天问》里有过这样一问:“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月神有什么本事,居然能消亡了而又再长起来?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了个兔儿在怀里?屈原问得很奇怪。

古人在地上看月亮,发现月亮总是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周而复始,始终如此,于是他们产生了疑问。再说,人们用肉眼去看月球,也总是会发现月球上有着朦胧的阴影。那阴影又是什么呢?有人便十分浪漫地以为那里大概有只兔子,或者说还有一棵大树。

《天问》的诗句今天读起来还有些费解,甚至会有不同的译解,有学者猜测,或许战国时期已经有“嫦娥奔月”的雏形在人们的口耳间流播了。

一般认为,“嫦娥奔月”的神话是和“羿射九日”几乎同时出现的。汉代《淮南子·览冥篇》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说明至迟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奔月故事的轮廓,后世敷衍,愈趋丰满。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又记述了“吴刚伐桂”的故事:“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关于这一组神话传说,学术界有过热烈的讨论。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异文,对于充实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无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唐明皇游月宫

唐代出现的“唐明皇游月宫”传说,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一反前人把月宫说成十分孤寂的传统,让人们对于月宫的繁华与浪漫又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这个传说在中国民间故事史上的地位也是一向受到重视的。

唐代又出现了“八月十五天门开”的说法,说月宫里的那棵桂花树会在中秋夜降落桂子。地上的人,谁捡到了,谁就会获得幸福。这个故事与杭州有关。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四“委巷丛谈”引宋慈云式公《月桂诗序》云:“天圣丁卯秋,八月十五夜,月有浓华,云无纤迹,灵隐寺殿堂左右,天降灵实,其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圆如珠,其色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识者曰:`此月中桂子也',拾以封呈。好事者余播种林下,越数月,移植白猿峰,凡二十五株,遂改回轩亭为月桂亭。”

据说后来张君房做钱塘县令时,又在月轮山寺遇见了一回。当地民间传说便越发渲染得有声有色,有人甚至说,杭州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桂花树,也与此有关。

三生石

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传说,则与杭州天竺一带的“三生石”有关。故事说唐代有一对好朋友,他们相约,死后转世为人,十三年后的中秋夜要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十三年后,他们都信守诺言,准时赴约,于是留下千古佳话。转世之说,我们暂且不作讨论,不过朋友之间信守诺言的美德,则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里,重提这样一个故事自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传说】相关文章:

仙山的传说神话故事04-13

银鱼的传说神话故事04-15

龙的传说神话故事04-16

神话故事祝融的传说04-15

穿胸国的传说神话故事04-16

骊山老母的传说神话故事08-14

神话故事:夏启的神话传说04-12

神话故事 夏禹妃女娇的传说04-15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传说03-30

上一篇: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 《世说新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