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锡山文化印记 | 中国古代舆地学大师顾祖禹

锡山文化印记 | 中国古代舆地学大师顾祖禹

锡山文化印记 | 中国古代舆地学大师顾祖禹锡山文化印记 | 中国古代舆地学大师顾祖禹,江南,顾祖禹,舆地学,科学家,嘉靖皇帝,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锡山文化印记,读史方舆纪要

编者:无锡市锡山区近年编印了一本地方文化地标书籍《锡山文化印记》,对锡山区的主要历史人文瑰宝进行了系统梳理。

锡山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在后记中说:书中展现的文化印记深深镌刻于锡山的发展纹理,展现着多姿多彩的江南风韵,诉说着深藏于心的一抹乡愁,更激励锡山儿女的砥砺前行。

《江南文化播报》公众号从6月中旬开设“锡山文化印记”专栏,依次陆续推出《锡山文化印记》书稿中的相关文字,努力让无锡的锡山故事和历史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本号刊登时对原文本略有删改。

锡山文化印记 ·文化名人

中国古代名人野史故事_历史人物的野史_中国历史著名的野史故事

宛山湖(宛山荡,宛溪)

中国舆地学,始于江南顾氏,尽人皆知。顾氏一门,历数代潜心于舆地之学,著书立说,形成家学。江南顾姓,皆尊南朝顾野王为始祖,名人辈出,人才荟萃。康熙南巡时,曾为其题词“江南第一读书人家”。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总序》中不无自豪地赞誉始迁祖顾野王为舆地学之宗师:“至黄门侍郎野王,则以著述显于梁陈之际,所著书数百卷,而舆地志尤见重于世,至今学者犹宗师而俎豆之。”

苏州铜坑迁锡的顾氏九个分支中,有一支迁至锡东宛山,定居于今锡山区羊尖镇廊下一带。其后裔顾大栋、顾柔谦、顾祖禹等数代,父子相从,祖孙相继,专攻舆地,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地理世家,尤以顾祖禹成就巨大。

顾祖禹(1631-1692),字瑞五,又字复初,号景范,别号宛溪。生于明崇祯四年,祖居廊下。明末纷乱之际,顾氏家产、藏书毁于战火。祖父早卒,父亲顾柔谦在清兵入关之时,目睹家国沦丧,悲愤之余,举家避祸隐遁常熟虞山,并入赘常熟城东谭氏。所以祖禹生于常熟,壮年时才返回无锡原籍,在家乡宛溪(今宛山荡)讲学,卒于宛溪,自号宛溪子,后来的学者尊称为宛溪先生。

顾氏对地理学的研究,自有家学渊源。南朝陈时,顾野王汇集众家之言,作《舆地志》30卷,是一部全国地理总志,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地理学专著,被誉为“开中国古代地学体例先河”的巨著。

宛溪一支高祖顾大栋,明代嘉靖时曾任光禄丞,“好谈边徼利病,跃马游塞上”,喜欢谈论考察边境地貌地势,分析国防守卫之利弊。明代的光禄丞(从六品)属于五寺之一,主管“宴享”,即负责朝廷内务的宴请接待事务。但顾大栋或许还有其他兼职,嘉靖年间曾巡游边境关隘,并著有《九边图说》。《九边图说》是明代北方边防兵力防御部署图,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长城地图。所谓“九边”,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太原、固原、宁夏和甘肃。该书对各边皆有图说,可概览九边防务,略知边事始末。虽然《九边图说》算不上严格意义的舆地著作,但这是宛山顾氏走向舆地学研究的开始。

中国古代名人野史故事_中国历史著名的野史故事_历史人物的野史

云庆寺和宛山塔

今羊尖镇西南部的宛山,有一座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石塔,是江苏境内仅存的明代石塔。石塔南侧青石上镌碑刻表明,此为“大明嘉靖廿六年丁未正月吉日,顾舆清率男大栋孙男贵寿建造”。

明万历年间,顾祖禹曾祖顾文耀曾奉命巡使九边,勘察边防地理,潜心钻研疆域,还朝后禀复皇帝,细陈地理形貌和边防关隘情状,得到皇帝嘉许。后因“盛世危言”触怒皇帝,被罢官回家,未有著述留存。

顾文耀之子顾龙章、孙子顾柔谦都有志于舆地研究,但遗憾的是,顾龙章“请缨有志,揽辔无年”,英年早逝;其子顾柔谦精通史学,痛感科举无益于世,有志于制度史和人文地理研究,以补《大明一统志》“于古今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于山川条例,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的缺失。然而,不幸又遭逢明朝灭亡的重大变故,举家避居常熟虞山,贫病交加而死。临终前,顾柔谦寄希望儿子顾祖禹能继承先祖遗志,竟自己未竟之志。

顾祖禹“匍匐呜咽”于地,拜受父命,从此走上一条“奋五世之余烈,穷一生之皓首”的舆地学探索之路。在此后的大半生里,顾祖禹苦心钻研,潜心著述,其内在动力一方面来自父亲的临终嘱托和家学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出自内心深处对明朝灭亡的无限隐痛,希望通过舆地著述助力反清复明的大业。由此,他终生隐居乡里,潜心舆地研究,“早起鸟啼先,夜眠人静后”,在“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困窘景况下,苦心孤诣,研究二十一史,参阅历代总志及百余种地方志,旁及野史稗乘,爬梳各种文献资料,从顺治十六年(1659)起,开始着手编撰巨著《读史方舆纪要》。

中国历史著名的野史故事_历史人物的野史_中国古代名人野史故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序手迹

顾祖禹编撰该书的原则是:“以史为主,以志证之”。凡是前代版图及地理书上出现的谬误,逐一加以纠正;对典籍中记述粗略、相互矛盾处,寻根问据,对照查证,加以核实。他徒步考察了很多地区,每至一处,必实地察看城郭、道路、关隘、渡口等,以订正书志记载的缺失和讹误。他在书稿中广征博引,内容丰富,贯通古今,考订精详,努力给后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和地理提供了大量的可贵材料。

康熙十三年(1674),南方以三藩为首,率先高举反清复明大旗。顾祖禹只身前往福建,成为靖南王耿精忠的幕府,但耿精忠很快降清,顾祖禹只好黯然北归。这次经历,虽未成就大业,却给了他一次远游的机会。他考察了沿途的山川、关津、里道、城廓,访问并请教了许多学者,这对他后来完成著述帮助很大。

返乡后,顾祖禹应聘于昆山徐乾学家,坐馆授学。徐家藏书极富,徐氏“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藏书楼之一。顾祖禹因此有机会遍览群籍,边教书,边也继续修撰《读史方舆纪要》,至康熙十九年(1680),终于完成全部书稿。

康熙二十六年(1687),徐乾学奉诏编纂《大清一统志》,邀顾祖禹参加,顾遂入修志局。在那里,他与著名学者阎若璩、胡渭等共事,接触了大量宋元以来的郡县志书。修志结束后,他恳辞了徐乾学的保荐,拒绝在这部清朝志书上列名,毅然返回家乡,其气节操守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名人野史故事_中国历史著名的野史故事_历史人物的野史

光绪二十七年版《读史方舆纪要》

回到锡东宛溪后,顾祖禹继续修订《读史方舆纪要》,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终于完成全书修订。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动笔,到他逝世前定稿,可谓“穷年累月,矻矻不休”,33年苦心孤诣,十易其稿,“误则正之,漏则补之,甚则削之”,积顾氏五代人之力,穷祖禹一生之功,终于完成这部煌煌130卷、280万字的旷世巨制。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在舆地学领域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珍贵著述。

《读史方舆纪要》将历代地理形势、沿革、区划与经济和军事结合起来,进行了纵横交错、立体多元的阐析。全书按照明末行政区划,对十五个省区的历代疆域地形及其历史沿革进行了描述阐释,考订了古今郡、县变迁及山川险要和战守利害。其中,对与经济关系密切的城市兴废、漕运增减、交通变迁等也有专述,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编撰宗旨和务实精神。

《纪要》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贡献十分突出:一是浓厚的军事地理色彩。对各地介绍分析侧重“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阐明各地的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二是集舆图要览,是明代最完备的兵要图籍。书中附地图44幅,既有图表,也有文字说明,表述简明清晰;书中在论及地理形势的战略价值时,注重“设险以得人为本”,强调“险易无常处”,主张灵活运用地利。

散文大家魏禧在看到书稿后,曾惊叹:“此数千百年绝无仅有之书也!”张之洞、梁启超也都对《纪要》极为赞赏。梁启超说“依我看,清代著作家组织力之强,要推景范第一了。”左宗棠更是对其推崇备至,18岁就购买了《读史方舆纪要》,“喜其所载山川险要,战守机宜,了如指掌”,并认为“实学之要,首在通晓舆图”。左宗棠过人的军事才华和一生文治武功,与研读《纪要》是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名人野史故事_中国历史著名的野史故事_历史人物的野史

方舆全图

康熙三十一年(1692),顾祖禹病逝,葬于崇德里,终年61岁。后人遵其遗嘱,墓碑上只刻“处士顾祖禹墓”字样,表示心向故明、不仕清朝。《读史方舆纪要》一书,直到他去世百余年后的嘉庆十六年(1811)才得以全部刻印问世。除此书外,顾祖禹还有《宛溪集》《方舆纪要州域形势说》《古本方舆书目》等书传世。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上一篇: 请问《清史稿》的学术价值如何评价?
下一篇: 纪念戴逸:他为一部《清史》工作了四十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