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古籍之美: 一本线装书十八道工序

古籍之美: 一本线装书十八道工序

古籍之美: 一本线装书十八道工序一书一页蕴含天地世界,一针一线尽显工匠精神。线装宣纸图书,最具中国元素。坐落在吴桥的金鼎古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线装书生产厂家、长江以北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

一书一页蕴含天地世界,一针一线尽显工匠精神。线装宣纸图书,最具中国元素。坐落在吴桥的金鼎古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线装书生产厂家、长江以北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

从巨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原版原样影印出版,到《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等多部国家级重点图书“修旧如旧”的执着匠心,从起草《线装书籍要求》等多项行业标准,再到建立线装书博物馆、探索古籍数据化……古籍印刷对于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总经理谷秋生而言,有找寻千年文脉的厚重,有传承古法技艺的责任,更有在发展中创新的担当。

“出道”即巅峰

记者:听说吴桥古籍线装书博物馆珍藏着一套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齐名的“镇馆之宝”,而这一巨著,竟然是金鼎古籍的“出道”之作?

谷秋生:是的,这套书是被称为“大清百科全书”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书5020册、520函、50余万页、1.6亿字,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整的一部古代类书,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偏方无所不包,可谓图文并茂,也是我国铜活字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图书。

21世纪初,我们在吴桥开发区新建了厂房,正当为选新项目踌躇满志的时候,有朋友引荐中国国家图书馆正与齐鲁书社联手推出雍正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影印版再造工程,要求印厂以宣纸印刷、古式线装,原汁原味地恢复其古时模样。此前,因为印制成本昂贵,尚未有一家出版社对本书依照原书尺寸再版。

记者:要做到还原古书风貌、再现版本韵味,金鼎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又如何实现突破?

谷秋生:对于当时的我们,做线装书无论材料、工艺还是设备,每个环节都有无数的坎儿需要攻克。为此,我4次“下扬州”请来技艺高超的印刷师傅;遍寻质量上乘的宣纸,改造定制适合宣纸的印刷机;组织16人的编撰小组,配合出版社进行图书资料的整理……历时两年8个月,这套书终于重磅呈现,得到国图和出版社的一致好评。

此后,金鼎先后印制了《四库精编》《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沧州武术》及国学经典等多部国家级重点图书。

十八道工序的考究

记者:线装书拿在手里是轻薄,品读起来是厚重。古籍制作的过程也是传承千年文脉的过程,金鼎是如何最大限度还原这些古老技艺的?

谷秋生:线装书的制作,无论是内文所用的宣纸还是封面使用的绫绢,甚至各种零材的选取,每个环节都有深远的历史传承。我国古代纸本书先后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宋代线装书开始兴起,明清竖排版式的天头、地脚、书耳等逐步确立,每个细节都彰显出古人造物的智慧与东方审美。

一本线装书的问世,至少需要经过理料、折页、配页、齐栏打眼等18道工序。时至今日,这仍旧是无法被机器完全替代的技术。

金鼎使用安徽泾县的宣纸,这种纸张适合阅读、易保存、不褪色、防虫蛀抗叮咬且经久不脆,造价很高,但是也最地道。墨汁也选用千年不褪色、不腐蚀的徽墨,并且创造性地在墨汁里加了檀香,让书香更为沁人心脾。

记者:“还原古书风貌、再现版本韵味”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与先贤对话的过程吧?

谷秋生:是的。我国古代,读书人读书前会沐浴、更衣、焚香,诚其意正其心,方可读书,非常恭谨。每一本线装书也配得上这份珍视,它本身就是记录历史的一部分。

与可机械化生产的现代书相比,线装书印刷工序多、生产效率低,宣纸印刷还需要频繁清理机器,防止出现印刷空白,所以出版社在委托印刷时通常需要提前一两个月,双方都需要沉下心来,放慢节奏。

除了印刷古籍,我们还有修复古籍的使命,力争做到“修旧如旧”。一个简单的调色阶,也要带着恭敬心认真对待,否则过淡则少了笔锋、浓了则过于厚重。

做一张沧州文化名片

记者:您打造的中国首家线装书博物馆,如今已经成为沧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谷秋生:2000年初的时候,国内做线装书的企业不足10家。20年过去了,国内做线装书的企业仍不足20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抢救古籍经典,身处行业中的我们,责无旁贷。

金鼎古籍线装书工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线装书行业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线装书工艺传承人,2019年我主持起草了国标《线装书籍要求》。

2016年,我们在吴桥投资兴建了国内首座线装书博物馆,主要以陈列展览古籍图书和工艺流程为重点,收藏了铅活字、木质雕版等印刷工具,以及大量方志、家谱、国学、佛学等古籍经典,共有19个展厅、超7万册藏书。同时,馆内保存全套的雕版、活字等中国传统的印刷工艺流程,并陆续开展一系列非遗培训与展示展演活动,中小学生可以来到博物馆研学,近距离参观线装书的印制工艺,还能亲手缝制属于自己的第一本线装书。

博物馆积极开展“自我造血”工程,我们拥有一批文化艺术学者组成的金鼎古籍研发中心,陆续和故宫等文化机构合作,开发出一系列的文创产品,包括线装笔记本、册页、笺谱、殿试卷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除此之外,博物馆和线装书局开展合作,建立大型古籍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集加工、检索和浏览于一体,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古籍数字化加工,强化宣传推广,让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新平台上得到展示和传播。

在北京东三环,金鼎与北京印刷学院合办的古籍体验馆——北京“崇贤馆”东三环SOHU店已经运营,吸引了越来越多喜欢线装书的读者。

线装书承载了中华文脉,把它普及到千家万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沧州日报 何荣芝、吕坤/文 陈雷、吴晓彬、魏志广/图)

上一篇: 清朝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下一篇: 毛主席青岛六大轶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