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以任故国之史事报故国”——黄宗羲纂修明史与襄助官修《明史》
明亡后,晚明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持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颙、孙奇逢、傅山等。康熙亲政后不久,清廷改变了此前对汉族知识分子一味打压的政策,采用怀柔的手段以笼络人心。正如梁启超所云:“值康熙亲政后数年,三藩之乱继起。康熙本人的性格,本来是阔达大度一路,当着这变乱时代,更不能不有戒心,于是一变高压手段为怀柔手段。”他认为,康熙帝的怀柔手段表现为:一是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二是康熙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儒;三是康熙十八年的开《明史》馆。前两个手段都失败了,只有第三个手段“却有相当的成功”,“因为许多学者,对于故国文献,十分爱恋。他们别的事不肯和满洲人合作,这件事到底不是私众之力所能办到,只得勉强将就了”。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二《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
">[1]梁启超的分析是十分有道理的。清廷抓住明朝遗民对故国历史的关注,一方面确实需要他们协助修史,更为重要的是借此可以笼络人心。此举确实吸引了一批学者参与修史,比如潘耒、朱彝尊、毛奇龄等,但是,对于把气节看得比身家性命更为重要的一流大学者来说,亲自投身于史局参与修史,仍然难避归降之嫌,于是就出现了或以布衣身份修史,或以自己的明史著述、广博的学识和精深的专业素养间接襄助修史的情况。黄宗羲就属于间接襄助修史的典型。
康熙十七年(1678),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以诗动员黄宗羲应征,遭婉言拒绝。深知其师为人的陈介眉称:“是将使先生为叠山(案:指宋谢枋得,人称叠山先生,宋亡不仕,魏天祐强之北上,不食而死)、九灵(按:指元戴良,号九灵山人,洪武十五年,招至京师,要其做官,以老疾固辞,次年四月自杀)之杀身也。”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参见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集内编”卷11《碑铭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2]后叶氏面奏康熙帝再作举荐,又遭陈介眉的劝阻。黄宗羲对陈氏的劝阻深表感谢,他说:“吾兄力止,始闻之而骇,已喟然而叹,且喜兄之知我也。……某年近七十,不学而衰,稍涉人事,便如行雾露中。老母年登九十,子妇死丧略尽。家近山海,兵声不时撼动,尘起镝鸣,则扶持遁命。二十年以来,不敢妄渡钱塘,亦不敢一月留也。母子相依,以延漏刻。若复使之待诏金马,魏野所谓断送老头皮也。”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书类“与陈介眉庶常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64—465页。
">[3]徐元文担任《明史》监修,欲聘宗羲修史,宗羲“以母既耄期,己亦老病为辞”。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参见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第220页。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