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开始在《皇冠》连载的《对照记》是张爱玲最后一本散文集。在跋中,张爱玲还不忘最后幽一默:“在老照相簿里钻研太久,出来透口气,跟大家看同一条新闻,有‘天涯共此时’的即刻感。手持报纸倒像绑匪寄给肉票家人的照片,证明他当天还活着。”
张爱玲最后一张照片(1994年)
老照相簿里的家族往事,说不尽的岁月悠悠。
张爱玲的祖父母,一个是清末名臣,一个是李鸿章的千金女儿。关于他们的故事,张爱玲说他家人是绝口不提,但她小时候听父亲和客人讲“我们老太爷”,因为牵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太多太复杂,她总是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及至后来看了《孽海花》这种“野史”,她才感起兴趣来。去问父亲,他完全否认。后来再问,他父亲让她自己去看关于他祖父的集子。那些集子是她父亲自己花钱印的,薄薄的一本本诗文、奏折和信札,张爱玲看得头昏脑胀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张爱玲祖父和祖母
等到和姑姑住一起,张爱玲偶尔问起她祖父母的事,她姑姑不愿提起,只说“都受够了”。她祖父去世早,那时她父亲和姑姑年龄都还小。姑姑表示,对于自己父亲的事,她一点都不记得了,只讲了一些她母亲的事。听不到现存说法,对于这种错综复杂的家族往事,张爱玲只能从历史的碎片中一点点拼凑,仿佛一条崎岖而漫长的道路,满目荒凉,没有尽头。
但是祖父母充满传奇色彩的姻缘故事,却给了她很大的满足。她说一看到关于祖父的野史,就马上记得,而一归入正史,就毫无印象。因为《孽海花》的作者曾孟朴是家族关系错综的老亲戚,张爱玲相信小说里面的一些情节应是可靠的。
张爱玲祖母(李菊藕)和父亲及姑姑
由于钻研家族历史屡屡碰壁,张爱玲只能从“野史”和祖父母留下的诗词中去挖掘他们的故事。尽管她祖父比祖母大二十来岁,是她祖父的第三任太太,但张爱玲考证她祖父母的婚姻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幸福美满的。他们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他们写食谱,还合著武侠小说。祖父母一唱一和,在那个年代,也是令人羡慕了。
虽然在清末他们是显赫世家,但在民国时代,她的祖父母辈已远远被时代的浪潮抛弃。偶像只是“黏土脚”,繁花凋零,一切都已是废墟,但拨开岁月迷雾,张爱玲翻看他们泛黄的老照片,只觉得可亲、可悯。在《对照记》中,她如此写道: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张爱玲父亲和姑姑及同父异母兄长(中)
张爱玲逃离父亲,却在潜意识中永远带着对父爱的依恋
张爱玲祖父母相继去世后,她的父亲和姑姑跟着大他们很多的兄嫂过,被拘管得十分严苛,后来遗产还被侵吞。以后到她父亲独立成家,父亲和姑姑曾和兄嫂打财产官司,却因为她父亲临阵倒戈,官司失败,这让她姑姑和父亲关系恶化。但她姑姑和她母亲关系很好,总是在一起。张爱玲说她父亲一直对她母亲旧情难忘,而后来进门的继母认为她母亲总是“阴魂不散”,对此颇为憎恨。直到有一次找到一个机会,将这种愤恨和不满彻底发泄了出来。
张爱玲父亲、母亲、姑姑和俩个“大侄侄
张爱玲中学毕业时,她母亲又回国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她的学业问题。她母亲预备让他投考伦敦大学,张爱玲那个时候在母亲那里跑得比较勤。到正式考试时,为了方便,她在母亲处住了两日。考完试回家,她继母因为张爱玲外宿不给她打招呼,劈头就给了她一巴掌。张爱玲欲还击,她继母就尖叫着跑去父亲那里告状。结果他父亲下楼来不问青白皂红就把张爱玲毒打了一顿,并关了禁闭。第二天她姑姑跑来说情,也被她父亲打了。
张爱玲中学毕业照
被父亲在黑屋子关了半年之后,张爱玲在佣人的帮助才下逃了出来。从此,她与父亲的关系就几乎断绝了。这是张爱玲一生中在心理上最重大的创伤,对她的性格及以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父亲那里逃出后,她去了母亲的家里。她母亲想将她培养成一个淑女,教她社交礼仪、高雅的行为举止以及艺术鉴赏的品味,但在张爱玲这里都失败了,她能选择的只能是继续上学深造。
张爱玲香港大学学籍卡
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伦敦大学,但由于“二战”爆发,伦敦去不了,无奈上了香港大学。在这里,她结识了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炎樱。后来张爱玲回到上海,她和炎樱几乎经常形影不离。炎樱也常常出现在张爱玲的文字或照片中。
张爱玲和炎樱
对于父亲,张爱玲从憎恨到可悲可怜,内心感情也是非常的复杂。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和她谈笑,任由她在自己书房阅读各类书籍。像古典名著,五四新文学及各类当下流行的杂志,她都能在父亲书房看到。张爱玲从小就显露写作才华,他父亲经常以此为傲,在亲戚朋友间夸赞她,甚至给她练笔的章回体小说《摩登红楼梦》写回目。
张爱玲和弟弟小时候(在天津时)
但随着张爱玲上中学住校,特别是继母的进门,使他们这种亲子关系慢慢冷淡了。在继母的挑唆下被父亲毒打后,张爱玲与父亲的关系彻底破裂。在《对照记》中,她写父亲:
我父亲一辈子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末了拖长腔一唱三叹地做结。沉默着走了没一两丈远,又开始背另一篇。听不出是古文时文还是奏摺,但是似乎没有重复的。我听着觉得心酸,因为毫无用处。
张爱玲父亲
这其中满含心酸和悲伤,她父亲亦是封建遗毒的受害者,怨恨已化为云烟消散在岁月的风尘中,张爱玲只剩下了难过与悲悯,或者,还有潜意识中对父爱的依恋。她在《对照记》中说,她的母亲总是叫她不要怪父亲。
张爱玲与母亲的爱中透着冷峻的距离,母亲永远是她所向往的那一类人
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母亲在她四岁时和姑姑去欧洲游学,那时张爱玲还太小,不懂得离别的真正含义。母亲的身影既远又近,飘忽不定。母亲的时尚和西式的生活方式让她羡慕和喜欢,但母亲的严苛和距离感又让她很受伤。
张爱玲母亲在西湖(1930年初)
母亲和父亲离婚后,在经济上的依侍是没有的,那个时代的女人亦没有更好可以谋生的出路,她母亲只能不断依靠变卖自己的嫁妆来维持高品质的生活。在“自扳砖头自压脚”接过养育张爱玲的担子后,她以自己有限的经济条件,给了张爱玲最好的教育。支付她上学的费用,为她请价钱高昂的家教,即使出国,也托人妥善照顾她,一个母亲能做到最好的,她母亲都做了,但张爱玲与母亲的关系却没有很好,甚至她还做出一些刺伤母亲的行为。
张爱玲母亲在法国(1930年代中叶)
从父亲处逃离后,她的胆小害怕和不安全感很明显。母亲在被生活逼迫得很厉害时,对张爱玲会说狠话,会抱怨,母女俩人都有委屈,但张爱玲过于敏感自尊了,她总觉得是自己害了母亲,她经常对母亲感到抱歉,这种客气和疏远让母女之间的关系始终不能很亲近。
到后来,张爱玲以写作爆红,她的经济状况已经允许她可以高傲地找回自己被伤害的自尊,然而她将这个报复到了母亲身上。等她攒够了钱,将金条捧给母亲以偿还所欠的母亲的债时,她母亲当即就哭了,爱之深则伤之痛,这使她们母女之情又蒙上一层阴影。
此后母亲出国,张爱玲与母亲再也没有机会相见。1957年,已移居美国的张爱玲收到母亲来自伦敦的最后一封信。她母亲病重,渴望见她一面。张爱玲当时在美国也生活窘迫,因买不起机票而未能成行。没过多久,母亲病逝,她收到母亲的遗物,是一箱古董及一些重要的私人物件。年近四十岁的张爱玲,此时已经历人生的翻云覆雨和岁月沧桑,睹物感伤,她为此大病一场。
张爱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最想说话的人就是她的母亲。母女最终和解了,但已物是人非,阴阳两隔,生命只留下无尽的遗憾!
张爱玲的姑姑和弟弟
张爱玲的姑姑在她前期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母亲每次回国都只是短暂停留,因此照顾张爱玲的任务就落到了她姑姑身上。她姑姑是一个淡泊、优雅又很独立的女性,在很多方面对张爱玲产生了极大影响。张爱玲被父亲暴打那次,就是姑姑出面劝解,也连带遭到父亲的打骂。
张爱玲与姑姑(右)在公寓阳台的合影
从1942年张爱玲从香港大学回到上海,到1952年离开大陆,她都和姑姑住在一起。姑姑的生活方式和言行对张爱玲也影响至深。她曾写过一篇《姑姑语录》,记录了姑姑的趣事和隽语。
小时候,张爱玲最好的玩伴就是弟弟了,他弟弟“永远比我消息灵通。我住校放月假回家,一见面他就报告一些亲戚的消息。”从香港回到上海后,她弟弟也经常去找她。张爱玲离开大陆时,他弟弟在郊区教书,等到有机会回来时,他才知道姐姐已经离开上海了。
张爱玲与弟弟小时候的照片
此后,姐弟俩也大洋相隔,再也未见面。在晚年时,张爱玲弟弟张子静写了一本回忆张爱玲的书——《我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说,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分别多少年,他和姐姐这种血缘亲情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