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史籍略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九)

史籍略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九)

史籍略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九)恭愍王十四年

《高丽史》恭愍王十四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即1365年。这一年在《中国史料》一书中的记载也相当简略,除了朝聘信息的缺失以外,从元朝嫁入高丽的宝塔失里公主在这一年过世,《中国史料》一书也没有记载,本文予以补充。同时,虽然与中国无关,但是深刻影响了高丽局势走向和中朝关系的辛旽掌权的内容,本文也稍加涉及。

恭愍王十四年一至三月

十四年春正月戊辰,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德兴君。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敕臣杖塔思帖木儿,还其本国,今方背疽,待其愈杖而归之”。庾闻之乃还。

恭愍王十四年的正月,恭愍王派遣金庾前往元朝,押解德兴君回国,德兴君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奇皇后拥立的新君。金庾到了辽阳行省,当地官员黑驴向金庾告知说元顺帝下令要他杖责德兴君再发还本国,没想到德兴君背上生疮,只能先养病再问罪,于是金庾就回到了高丽。

金庾出身金海金氏,是伽倻国王金首露的后人,在抵抗红巾军的战争胜利后获封二等功臣,奇皇后欲攻打高丽时,他刚好在元廷,并团结在元的高丽人反对奇皇后这一命令,事后又获得嘉奖。

到了禑王时代,金庾获封金海君,奉命出使明朝,由于积极与明朝改善关系的恭愍王被暗杀,因此明太祖对高丽使臣态度冷淡,并以禑王的血缘问题质问金庾(传言禑王是权臣辛旽的儿子),金庾称禑王是恭愍王之子,明太祖大怒,将金庾流放到大理。

后金庾被赦免回到高丽,当时李仁任掌权,金庾在出使明朝时对明太祖说弑杀恭愍王和明朝使臣的是李仁任,李仁任得知后怀恨在心,排挤金庾,因此金庾晚年数度流放,最后死于敬天驿(有可能是李仁任逼死的)。

二月丁酉,以公主有娠弥月,赦二罪以下。

甲辰,公主病剧,又赦一罪。是日,公主薨,王奉太后移御于德宁公主殿,辍朝三日,百官玄冠素服。

癸丑,遣黄原君崔伯,左副代言金精如元贺圣节。

丙辰,遣密直副使李子松往辽阳,食餽(馈)黑驴白金及鞍。

恭愍王十四年的二月,恭愍王的王后,元朝公主宝塔失里怀孕足月,赦免了除应受斩绞二刑的罪人。可惜在同月,宝塔失里病情加剧,尽管赦免了大罪为她祈福,她还是在当天薨逝。恭愍王奉恭元王后的要求将公主逝世的消息告诉了德宁公主,并开始王后丧礼的流程。

德宁公主亦怜真班是恭愍王哥哥的正妻,也是元朝的宗室女(忽必烈的玄孙女),恭愍王能够继承大统可能是她向元朝的请求,因此恭愍王对待她很恭敬。

三月壬戌,遣密直副使杨伯渊如元告公主丧。

戊辰,女真所音山、所应哥、阿豆刺等请降处之朔方。

己巳,元遣吏部侍郞王朵例秃,吏部奏差胡天锡来,册王为太尉,仍赐酒。又以壬寅平红贼功,宣授韩方信秘书监丞,安遇庆广文监丞,黄裳经正监丞,李龟寿太仆寺丞,李余庆崇文监丞,并阶奉训大夫。王迎于行省,仍宴使臣。

戊子,遣密直副使洪师范如元谢册命,表曰:“践修先绪,光膺千里之封;迪简上心,又锡三公之命。恩非意及,感与愧并。臣斗筲譾材,藩辅遗裔,由弱岁入承睿眷,以致立扬;虽寸心恒抱愚衷,莫伸报效,偶值豕蛇之至,少输犬马之诚。然蝇止樊,竟遭诬构之祸,如鱼脱网,实荷保全之私。甫获更生,绝无他望。忽星轺之戾止,惊玺书之在兹。欲辞让则近名,故僶俛焉就职,远惭止足,深戒满盈。皇帝陛下运抚中兴,仁同一视,遂颁茂渥,以宠遐邦。臣谨保家声,益彰圣化。九霄虽远,如瞻黼黻之光;四境粗安,惟祝冈陵之寿”。

恭愍王十四年三月,《高丽史》中记载了数次元丽间的外交往来:一者是入元告宝塔失里公主丧;再者是元朝以平红巾军之功封赏高丽国王与诸大臣;三者是高丽上表谢恩,主要是一些溢美之辞。

值得注意的是,女真有数位首领投降高丽,原因不明,高丽在朔方道惩处了他们。朔方道是高丽成宗在辽圣宗统和十三年(995年,宋太宗至道元年,此时高丽受辽朝册封,故以辽年号为准)设置的,管辖地区大约为今朝鲜的咸镜南道南部及北江原道一带。

恭愍王十四年四至十二月

夏四月辛卯,吴王张士诚遣使来献方物。

壬辰,葬公主于正陵。

辛丑,遣监察大夫田禄生、宦者府院君方节如元,进礼物于皇太子,又赠廓扩帖木儿及沈王等。

恭愍王十四年四月,张士诚向恭愍王献方物;同月将宝塔失里公主安葬于正陵;出使元朝,向皇室及权臣赠礼以维系关系。

田禄生,全罗道罗州潭阳人,早年中征东行省乡试步入仕途,红巾军败退后也被录为功臣,后与李仁任的事件有所牵连被流放过世;方节,高丽宦官,恭愍王时多次录为功臣,册封温阳府院君。

五月,以妖僧遍照为师傅,咨访国政。

恭愍王十四年五月,经历丧妻之痛的恭愍王无心朝政,改革迟滞,并以僧人遍照为国师,成为高丽的国政顾问。此事本事与中国无关,但却深刻影响了元丽和明丽关系。

高丽是佛教国家,佛教在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国王常亲自主持文殊会、燃灯会等活动,在科举中设置科、军队中设置僧兵等,还会将德高望重的僧人立为国师,例如《三国遗事》的作者僧人一然。

这位僧人遍照也是一样,不过大家应该更熟悉的是他还俗后的名字,辛旽。

据说辛旽与恭愍王长相相似,恭愍王在见到他前,还梦见有和尚帮他脱离险境,且辛旽有智慧、性节俭,故而深受恭愍王爱戴。当时,恭愍王有意改革,认为辛旽遗世独立,能超越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故而想任用他,辛旽由此逐步踏入仕途。

秋七月辛巳,王亲设文殊会。(中国史料一书辑入,疑与中国无关)

八月庚寅,明州司徒方国珍遣使来聘。

九月乙丑,皇太子遣佥院成大庸宣令旨,赐王衣酒。

恭愍王十四年七月,国王亲自主持了文殊会,这件事与中国无关,可能是吴晗先生错误辑入。

八月,方国珍向恭愍王献方物。

九月有一次元丽使节往来,中国史料一书未辑入,元朝太子遣使赐予恭愍王衣服和美酒。

冬十月癸巳,方国珍遣使来聘。

癸亥,遣密直使商议崔伯如元贺千秋节。

甲子,元遣大府少监安僧来诏:“皇太子讨平逆贼孛罗帖木儿”。

恭愍王十四年十月,方国珍再次派遣使者献方物。

该月在《高丽史·恭愍王世家》中还记载了两次报聘,中国史料一书皆未收录。一次是派遣崔伯前往元朝祝贺千秋,当时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生于十一月,这次朝贺应该是为太子庆生,同时,元朝还遣人告知高丽太子击败了孛罗帖木儿。

这其实反映了元朝当时内斗的状况,当时奇皇后与太子密谋剪除元顺帝的势力后篡位,但是在东征高丽失败后,奇皇后失势,孛罗帖木儿发动反对奇皇后的战争,由于当时元顺帝也对奇皇后和太子内外沆瀣、阴谋篡权的行径不满,所以利用孛罗帖木儿对抗太子,太子数战皆败,出逃冀宁(在今山西),此后孛罗帖木儿屡次征讨皆失败,元顺帝遂暗杀孛罗帖木儿,缓和了父子间的矛盾,太子回到元大都。故而在此时,高丽又开始了对太子的示好。

当南方的反元起义军成燎原之势时,元廷内部依旧在进行你死我活的内斗,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等较为优秀的将领都从镇压起义的前线调回,卷入到复杂的斗争中。尽管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此回获胜,但是面对汹汹而来的北上起义军,他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十一月癸巳,元遣直省舍人阿敦也海来,诏:“以伯撒里为太师、右丞相,廓扩帖木儿为太傅、左丞相”。

十二月丁丑,以辛旽为守正履顺论道燮理保世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领都佥议使司事、判监察司事、鹫城府院君、提调僧录司事兼判书云观事,旽即遍照。

恭愍王十四年十一月,元朝又遣人到高丽报聘,原本的右丞相孛罗帖木儿遭到元顺帝暗杀,以伯撒里代替他的位置,尽管扩廓帖木儿在内乱平定后已经不在与太子一心,还是被封为左丞相,此后扩廓帖木儿还被加封为河南王,指挥元朝军队镇压起义。

十四年十二月,恭愍王彻底把政务全权委托给了辛旽。首先是将他册为功臣,但辛旽当时根本没有值得嘉奖的政绩,这里的言外之意,就是辛旽要代替恭愍王处理国政,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保世”,所以册封他为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这是一个虚爵,壁上三韩是美号,三重大匡是当时正一品的文臣散阶,这就赋予了辛旽崇高的地位;后面还有个鹫城府院君,前面我们提到府院君是另一种专给功臣的正一品封号;后面领任的职权,都佥议使司,这是管理朝廷中处理庶务的官员的部门;判监察司,这个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主持监察工作的;提调僧录司,提调就是指挥调度,僧录是佛教中的僧官,给辛旽这个职位就表示他可以控制高丽的国教;判书云观事,简称判事,就是在六部安插的挂职领导,一般由宰相兼任。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辛旽获得了超出一般官员的地位,控制了日常事务、人事任免、百官监察的权力,还通过判事的地位获取了部分兵权,并且也获得了管理佛教的权威。辛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监国摄政王。

结语

恭愍王在宝塔失里公主薨逝后一蹶不振,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辛旽,这必然会导致国君权威的下降,也会导致其他臣子的嫉恨。这样一来,红巾军入侵后原本有所改观的国家局势又朝着坏的方向发展,直到高丽为朝鲜所代。

欲闻后事,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篇: 浅析真实历史中的“泼韩五”
下一篇: 史料|1949年,竺可桢笔下的上海往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