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冯梦龙:《笑府》原序

冯梦龙:《笑府》原序

冯梦龙:《笑府》原序☆说明:昨天的推送标题里出现了错别字(把“赠”写成“增”了,标题有错内文是正确的。现已修改,回复033可查),作为一个党员这是不能原谅的生活作风问题,幸亏不是给领导写稿

☆说明:昨天的推送标题里出现了错别字(把“赠”写成“增”了,标题有错内文是正确的。现已修改,回复033可查),作为一个党员这是不能原谅的生活作风问题,幸亏不是给领导写稿,要不然这一上来题目里就有错别字还不得被批(斗)死。不过由此我也知道了,每天的推送还是有人认真读的(段子手必须具备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呐),哈哈。

☆导语:现在去看古人讲的笑话,常觉得并不好笑,甚至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远没有微博上段子手们抄来抄去的有意思。这大概是就是时代的变迁,文化环境已经不同了,而任何一种形式的喜剧都收到时效性的制约。然而,仔细读读古人的笑话又会发现,他们似乎并不完全致力于有趣、好笑,错愕、警醒和讽刺也常常是他们笑话的目的或特色。今天分享冯梦龙《笑府》的序给大家,让我们看看古人对于“笑话”的观点。

★《笑府》原序

明·冯梦龙

古今来莫非话也,话莫非笑也。两仪之混沌开辟,列贤之揖让征诛,见者其谁耶?夫亦话之而已耳。后之话今,亦犹今之话昔,话之而疑之,可笑也,话之而信之,尤可笑也。经书子史,鬼话也,而争传焉。诗赋文章,谈话也,而争工焉。褒讥伸抑,乱话也,而争趋避焉。或笑人,或笑于人,笑人者亦复笑于人,笑于人者亦复笑人,人知相笑宁有已时?《笑府》,集笑话也,十三篇犹云薄乎云尔。或阅之而喜,请勿喜,或阅之而嗔,请勿嗔。古今世界一大“笑府”,我与若皆在其中供话柄,不话不成人,不笑不成话,不笑不话不成世界。布袋和尚,吾师乎,吾师乎。墨憨斋主人题。

☆注:

1、本文选自《明清笑话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北京

2、墨憨斋主人即冯梦龙。冯梦龙(1574一1646),明朝人,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所以冯前辈的笔名是相当多的)。当世界的西方正是精彩的文艺复兴之时,世界的东方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和思想家,这其中就有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凌濛初等人。冯梦龙生于万历二年,卒于清顺治三年,清兵南下之时,科举道路坎坷得五十七岁才补为贡生的冯老先生并没有高兴地庆祝明朝完了,而是四处宣传、奔走反清。然而大势已去,朝代更迭不过是堂上的椅子换了张屁股而已,一个普通小民总归是无力的,顺治三年冯梦龙忧愤而死,又说是为清兵所杀,总之是死掉了。但冯梦龙并不“寂寞”,前后几年,凌濛初等诸多文人也陆续终老。文人无力,文艺抵不过战乱,一场本有可能与西方遥相呼应的文艺兴盛之景观就这样夭折了。

3、除开著名的“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冯梦龙还留下了《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等一大堆有趣、无趣的著作,这真是个爱写又爱四处搜集的老头儿,当然他并不一开始就是个老头儿。

冯梦龙三言二拍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

上一篇: 《革命野史》楔子
下一篇: 唐朝历史.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