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蔡东藩:他写尽中国历史 他自己的历史却是谜

蔡东藩:他写尽中国历史 他自己的历史却是谜

蔡东藩:他写尽中国历史 他自己的历史却是谜蔡东藩:他写尽中国历史 他自己的历史却是谜蔡氏先贤——蔡东藩传奇故事之一 【编者按】“我伸我见,我为我文。不

“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1937年1月31日,毛泽东致电党中央驻西安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所谓“整个中国历史演义”,即蔡东藩著《历朝通俗演义》,该书上迄两汉,下至民国,共计651万余字(不包括许廑父为《民国通俗演义》后续的40回字数),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部历史小说,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毛泽东后来将这套《历朝通俗演义》从陕北带到北京,并置《清史通俗演义》于枕边。

在目前各版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基本没有提及蔡东藩,但顾颉刚先生曾说:“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还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中国近代第一位女校长杨荫榆(名作家杨绛的姑姑)曾对蔡东藩赞赏有加,双方有多封书信往来。

蔡东藩著作强调“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可有趣的是,他自己的历史却疑点甚多,至今难断真伪。

匪夷所思的四次举人考试

蔡东藩生于1877年,本名郕(音如成),字椿寿(一说这是他的幼名,因蔡东藩最小,上有三姐两兄,出生时父母均过40岁,椿指父亲,椿寿意为父亲长寿),号东藩(有时写作东帆)。

蔡家世居浙江绍兴,太平天国时迁至浙江萧山。蔡父是丝行店员,工资微薄,教子甚严,蔡东藩二哥10岁已博览群书,被称为“神童”,蔡东藩幼时随二哥读书。11岁时,大哥二哥患病去世,蔡东藩被送至富家伴读。

14岁时,蔡东藩与其二姑丈田沛鋆(音如云)一起去考秀才,据蔡东藩的长孙蔡福源记:“每进考场,人多拥挤,二姑丈双手挽着两只考篮,腰中系一根布带,在前开路,叫祖父拉住二姑丈的腰带。”最终二人都考上秀才,蔡东藩的成绩在前。

15岁时,蔡东藩在杭州一满人家执教,不久父母相继去世,为安葬老人,蔡家欠下二姑母家巨款,据蔡福源说,为还债,蔡东藩不得不于1893年、1896年两次替别人代考举人。然而,据学者考证,1893年、1896年并无乡试。

据蔡东藩大事年表,蔡东藩又于1899年、1902年参加了两次举人考试,均落榜。

第一次据说蔡东藩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赴考,学生家长派人送蒸鸡等至考场犒劳,蔡推托之间,鸡汤将试卷沾湿,加上考试时间将尽,来不及誊清,所以落榜。可清代科场严禁外人进入,怎么可能将鸡汤送进去呢?

第二次则据说是“天气酷热,大汗淋漓,试卷汗渍斑斑”,再度因试卷污损而落榜,亦离奇。

当编书匠照样惹祸

1909年,33岁的蔡东藩参加了省级优贡考试(没考上举人但成绩优秀的秀才可进入国子监读书,学成后经考试选拔,可以授官),名列前茅。第二年,蔡东藩进京参加优贡朝考,名列第一,还觐见了宣统皇帝。

对于这次觐见,蔡东藩后来曾说:“为了朝见,花了一大笔钱,去购买了一套绣花衣帽。半夜里就在朝见的殿外等候。等到天将黎明,由太监传出话来,说是朝见皇帝了,于是跟着大家进了殿门,跟着大家跪下叩头,跟着大家叫万岁。这样身不由己地搞了一段时候,总算朝见结束。天晓得,不但皇帝的影子没有看到,而且连什么大臣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1911年,蔡东藩被分配到福建任候补知县,因无钱行贿门人,竟被拒之门外,无法见到上司,好容易见到了,上司也没给他安排工作。

蔡东藩深感挫折,便称病回家。

这年秋天,蔡东藩的同乡好友、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编辑邵希雍拉他去编书,蔡刚开始没答应,在邵反复邀请下,参与了《中等新论说文范》的编辑,并对邵著《高等小学论说文范》进行修订。

没想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惹了大祸,因书中《尚武论》《贵土货贱洋货议》《论商战》等文涉及日本,特别是一篇《民气说》,称:“彼区区之岛国,犹时存一席卷神州之野心者,异日,吾国自强,将粪除彼土,以为吾族之公园已而……”日方强烈抗议,袁世凯下令查禁此书。

写一本书才挣200元

以后蔡东藩在会文堂又编了几本学生参考书。1914年春,蔡东藩原配妻子王氏病逝,王氏生有两子,少子早夭。这年秋天,蔡迁入临江书舍,但此书舍并非蔡东藩私宅,且并不临江。

临江书舍主人是金纪行和金宝祥(著名历史学家),他们是蔡的学生,他们曾给学者陈志放写信证明说:“房屋是我家的,因他(蔡东藩)与我母舅李谟鉴交情颇厚,来往甚密,因此我舅父与我先母商量,造此房子,请他居住,以教育我们兄弟二人,束脩(学费)作为租金。后来,我们两人都去杭州念书,方开始接受租金。”

临江书舍离新开河不远,新开河是浦阳江支流,附近有戴家桥,戴家桥被称为“临江第一桥”,所以蔡东藩也自称“临江”。

蔡东藩一生有三次婚姻,续弦黄晚霞是名医黄镐京之女,蔡东藩跟着岳父学了一些医术,黄氏生有一女,只活了1岁便去世,3年后,黄亦病逝,蔡再续弦韩氏,无子嗣。

1915年至1916年,蔡东藩创作完成《清史通俗演义》,据蔡福源说,当时社会上有人力主复辟帝制,也有人极端反感清朝,清史遂成敏感话题,所以蔡东藩向会文堂透露写作计划时,遭到经理、老板的嘲讽。蔡东藩设法与上海大东、广益书局联系,也无积极反响。

后来,蔡东藩的好友孔孝赓带着书稿去上海,可3个月也没能谈定出版商,只好诈称将与大东书局签约,这下会文堂着急了,连夜找到孔孝赓,以200元的价格签下此书。

故事虽精彩,但未必是事实,因《清史通俗演义》自序中,蔡东藩明明写道:“稿甫就,会文堂迫于付印,未遑修饰,他日再版,容拟重订。”可见出版并无周折。《清史通俗演义》共100回62万字,合千字才3毛多钱,哪像几家争抢后的价格?

一代文豪抽不起纸烟

此后10年,蔡东藩几乎独力写完《历朝通俗演义》,只有《民国通俗演义》未完,由许廑父续完后40回(原计划续80回,但许只肯写一半)。

对于许廑父的加入,蔡福源的解释是,《民国通俗演义》前80回出版后,得罪了当道,一天,有个军官到会文堂找蔡东藩,见蔡不在,便留下一小包东西,里面是两颗子弹。蔡东藩知道后非常气愤,说:“要我改变观点是不可能的,我坚决拥护民主、共和。”最后会文堂只好让擅写言情的许廑父来替蔡。

对于此事,还有一种说法,称蔡东藩被吓得在床上病了3天,并“主动向会文堂废除了出版合同,表示自己还不想死……杀头也不敢再提民国两字了”。

这两种说法都过于戏剧化,蔡东藩一直在浙江萧山的临江书舍写作,而会文堂在上海,蔡根本没见到威胁者,没必要喊口号,更不大可能被吓病。

蔡东藩创作《历朝通俗演义》期间,会文堂每月仅支付60元,据当事人说,蔡为了节省纸张,把字写得很小,这样一张纸可以放两三千字。蔡喜欢水烟,又舍不得用火柴,所以都是用纸捻来点火,招待客人,只能一根水烟枪轮流使,大家知道他穷,做个样子也就算了。

因为用不起电灯,只能用油灯,他不留发,光头,戴深度近视镜,平时穿灰白色布长衫,他不用钢笔,随身带毛笔与墨盒,仅有一套西服只是结婚时穿过,平时多素食,甚至吃豆腐渣,夏天怕熏坏眼睛而不肯点蚊香,每天换下来的袜子上都是血迹斑斑。

他被《历朝通俗演义》累垮了

蔡东藩一直对教育有兴趣,邵希雍当年就曾写过:“吾同学友蔡君东藩,究心教育有年矣。夏初与吾申浦,纵谈当世事,蔡君以教育急进为第一义。”

在创作《历朝通俗演义》之前,蔡东藩就曾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在创作过程中,也曾在当地中小学教书,他自视奇高,一次在汤寿潜(晚晴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家的酒宴上,来客中有人称蔡东藩为临浦(临浦镇,位于萧山南部,蔡曾长期居住于此)才子,蔡很不以为然,说“我自许中国才子!岂止临浦才子?”

蔡东藩讲课激情四溢,常对学生说“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读懂为人的道理,不要去巴结权势,人应该堂堂正正地活着”。

虽然在《历代通俗演义》中,蔡东藩对女性颇有恶评,但他却是临浦镇上第一个收女弟子的先生,还编过《女子初学新论说范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东藩有过“实业救国”的念头,办了一个毛巾厂,名为“坤元”,手工织造,以抵制日货,可萧山被日军占领后,蔡东藩的工厂遭土匪抢劫。

因常年写作,蔡东藩患上严重的胃病,又不愿在“敌人的刺刀下求活”,躲到山区,因曾得到岳父黄镐京真传,故悬壶济世。1944年深秋,蔡身体不适,却坚持出诊,回家后患上“三日疟”,对家人说:“我已灯尽油干,非药石所能治愈了”。

1945年正月,蔡东藩诵念着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溘然长逝,终年69岁。

斯文已被雨打风吹去

蔡东藩一生笔耕不辍,除了写作了大量的历史演义之外,还有教育学著作、医学著作、类书、个人诗集和一本短篇小说集《客中消遣录》。

蔡东藩的诗集《风月吟草》《写忧草》和《浮生若梦》均未出版,此外还有一本个人文集,即《蔡郕文稿》,是他写的祭文、墓志铭、书序、书跋、策论之类,后来都保留在次孙蔡福恒手中。

1958年,蔡福恒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遣返回乡劳动,一日,某旧书店经理王松泉等人来找蔡福恒,提出要看蔡东藩遗稿、遗照,蔡福恒便展示了,王松泉提出要借《写忧草》和一张蔡东藩的照片,并再三保证归还。蔡福恒信以为真,可王松泉走后,桌子上多了5元钱,等蔡福恒再追时,已追不上了。

1980年后,蔡福恒多方寻找《写忧草》的下落,王松泉说已经卖给了浙江图书馆,但在图书馆书库中多方找寻,始终没有找到。

1966年8月31日,红卫兵横扫“四旧”波及蔡福恒劳动改造的村,《风月吟草》《浮生若梦》《蔡郕文稿》和蔡东藩照片,以及蔡东藩的18枚私章均被没收,此外还有蔡东藩考上贡举时座师陆润庠赠与的条幅对联等。

1980年,有关人员再去寻找这批文物下落时,得知文稿、照片已全被焚毁,石头印章也悉数被砸碎。

“我伸我见,我为我文。不必不学古人,亦不必强学古人;不必不学今人,亦不必盲从今人。”品味这样有力气的话,知蔡东藩真不愧民国历史演义第一人。(北京晚报;唐山)

上一篇: 潘金莲本该进入《列女传》,为何最后却登上“毒妇榜”?
下一篇: 拾遗记《翔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