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易县孔山逸闻录

​易县孔山逸闻录

​易县孔山逸闻录原来孔山不但山顶有孔,山下还有洞,山腹是空的,所以“通彻”云。就是在1999年现代版的《易县志》上也是列有“孔山溶洞”这一条目的,但编志者有谁见过呢?

逸闻轶事_逸闻_陈赓趣事逸闻

易县孔山逸闻录

文/易南林

在易县的崇山峻岭中,孔山不算高,却是千古名山。

自北魏郦道元将其记载到《水经注》后,1500年以来,几乎历代的著名地理著作都对它有所记述。《隋图经》记述的最为概括精当:“孔山有孔,表里通彻”。

逸闻轶事_陈赓趣事逸闻_逸闻

孔山有孔

孔山地处南易水南岸,在那高耸的山峰之上、陡峭的石壁之阴,有大小三孔,呈双星伴月,即使白昼也熠熠辉映。古诗咏之:“明蟾当空光欲流,长庚灿然晨不收。初疑天度有衍缪,徐看三窍岩之幽”。这当空的明月、灿然的星辰呀,到了天亮怎么也不收回去呀?还以为是老天大意了呢,原来是石崖上的三个孔洞流泻出的幽光。

此景容易让人遐想,世代就敷衍出许多故事。有的说,张果老与柴王爷在山后下棋,光线不好,徒弟们就调来两星一月照明。还有的确凿说,山上的窟窿是二郎担山的扁担眼,不信,你往北看,那座和孔山遥遥相望的山叫大寨岭,山峰上有一缺口,那是二郎的扁担把这头挑豁了,两山才一下落在地上。

近日,我约伴慕名登山,终于看得明白。那山势开始较缓,到山顶石壁陡然矗立,南北两侧一样的刀削斧劈。石壁很高,但不厚。想来是古时侯山体崩塌,两侧劈下,留下中间石壁,而原来山顶上有三个岩洞,崩塌后,各留下一段残洞,便成了三孔。这三孔,大者有两层楼高,中者可供人坐卧,小者或能钻过一人,就是它们给予了山下人世世代代的无穷遐想和诗意。

陈赓趣事逸闻_逸闻_逸闻轶事

表里通彻

原来孔山不但山顶有孔,山下还有洞,山腹是空的,所以“通彻”云。对此洞的记载,可见多种史籍。唐《元和郡县志》:“孔山在易州西南四十五里,山下有穴,深不可测”。宋《太平寰宇记》:“山下有穴,出钟乳,尤佳”。

其实,这些记载都源自《水经注》,郦道元在记述南易水时说:“易水又东迳孔山北,山下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寻沙,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其深可涉。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于疑路,必有历记。返者乃寻孔以自达矣”。作者不但详细地记述了洞内的奇景,而且记述了当地人提着灯笼采开钟乳石的风情。

逸闻_逸闻轶事_陈赓趣事逸闻

如不是郦道元亲临易水,是写不到如此细微之处的,即使没有亲自钻进山洞,至少是从土人那里听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深不可测的山洞里,有明水,有暗流,有令人疑迷的众多洞穴,不小心就会迷路而不得出。当然还有“佳乳”,那是上等的观赏石,所以先人们才提着灯笼开采它的。洞里该是怎样的一个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世界呀。到这样的洞里作游,如进仙境,趣味,刺激,当然还需要准备一点冒险精神。

不过,且慢,我们还没找到洞口让您进去。

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朝何代始,孔山溶洞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尽管历代有所记,但从中看不出当时是否还有洞口。如清《直隶易州志》记有:“穴有钟乳,又名乳山”这是实景呢,还是从前人文献上推衍的呢?不可确。就是在1999年现代版的《易县志》上也是列有“孔山溶洞”这一条目的,但编志者有谁见过呢?实地查访?

陈赓趣事逸闻_逸闻轶事_逸闻

据记载,1923年易县国民政府派员查访,结果是“土人均不知所然”。到了近年,易县旅游业大兴,这样的资源不能浪费,当地开始下力寻找这千古名洞。终于有人在西侧山上找到了洞口。虽不在主峰,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史籍上并无注明准确位置。于是组织了探险。结果探明,那洞是竖井式,深过百米,然后再横,再竖。显然不是郦道元所述。

即使仅从民国这次寻找算来,也有八九十年了,可至今还没发现蛛丝马迹。是什么原因让这享誉千古的溶洞藏匿得如此隐秘,不见世人呢?无外两个原因。

一是自然的力量,山体再一次崩塌,掩住了洞口。这似乎可能性不大。因为郦道元时,山顶已见孔洞,说明那时的石壁已经不厚了,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崩塌。

二是人的力量。是的,极有可能是人为地将洞口封死的。这在易县是有先例的。县城西千佛山就有千佛洞因避战乱将洞口封死,而使后人不得而知。封死的洞口,往往不需很长时间,经泥沙掩盖,草木生根,便与山体天衣无缝。

逸闻_逸闻轶事_陈赓趣事逸闻

先人们为什么将洞口掩埋呢?从以下史料中,我们或许能推断出一些原因。南易水是古代战场,地处南易水南岸的孔山又是要塞之处,历代多在山上屯兵,建有台、寨。

我们上山时,一路看到多个石臼,可见曾有过众多人马驻扎。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述了发生在孔山的一场著名战役:“宋嘉定十一年,蒙古将张柔帅兵南下,克雄、易、保安诸州。金将贾瑀据孔山台,柔攻之不下。台无井泉,汲山下,柔先断其汲道,瑀穷困,乃降”。贾瑀投降后是被张柔剖了心的,可见他们仇恨之深,贾瑀实在是被逼到绝路才投降的。当时肯定围绕水源有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离山上贾瑀最近的水源就是“山下钟乳穴”了。

逸闻_陈赓趣事逸闻_逸闻轶事

我们一定还记的郦道元所记:“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张柔派兵夺得洞口后,为了防止贾瑀反击,便将洞口堵死,使贾瑀即便夺得洞口,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水源,容得再次攻击,从而彻底“断其汲道”。他的战术胜利了,却给后人留下千古之谜。

当然,由于洞口被封的时代不可确,以上只是一种可能,还有许多可能。比如:某朝某代某次战事,一支在孔山寨(台)驻扎的军队,撤退时在洞内藏有一批军用物资,封口后,转战兵败再无来取。或许只是出于安全原因,因为进去的人往往“不知所趣(趋)”,几经出事,当地百姓就将洞口封了。

或许是某个有些忧患意识的地方官,见到人们滥开钟乳石,把那别有洞天的奇景糟蹋得不成样子,下令封洞,禁止开采。不要怀疑我们先人的环保意识比现代的一些人差。

上天忘记了在白天收回山顶上的星月,却没有忘记收走山下的仙洞,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上一篇: 明武宗朱厚照:一生顽皮任性,到底是个昏君还是好皇帝?
下一篇: 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