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有很多误解。
现在通常说的“家”,是一夫一妻“专偶”制下的“家”,小家庭的家。至少“公民”才有“家”,那是私有制下的“社会细胞”。
春秋谁写的(春秋谁写的作者是)
中国古代,老百姓根本不配有“家”。老百姓那叫“户”,“编户齐民”的“户”。“家长”、“户主”。直到近代,清末,《红楼梦》中,“贾史王薛”那才叫“家”;巴金小说《家春秋》中的“家”,那也是“大家族”;……普通的小老百姓们,请记住,你那叫“户”,“户口”的“户”。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反封建”,是从反抗孔老二的“封建家庭”、反抗“大家族”、反抗“包办婚姻”开始的。
说到“家”,就得说说中国人对《娜拉》的一贯——误读。发端,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对“封建家庭”的反抗,《娜拉》是从西方“拿来”的“批判的武器”。
其实当时中国的“封建家庭”,是处于恩格斯所说的“多妻制”阶段。西方是没有合适的“批判的武器”的。因为,至少从古罗马时期,基督教的传播开始,西方的婚姻制度,就是“文明”的“专偶制”的了。
在中国人自己写的反抗“封建家庭”的文艺作品中,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才算是“对题”的。曹禺的《雷雨》,都不是那么“对题”的,但也算是“应景”。——“周家”只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周朴园至少是“一夫一妻”,“文明”的“专偶制”,——如果是真按照“封建家庭”的规矩,鲁侍萍就是可以被收为妾室的丫鬟。实际上,周朴园只是思想上,还带有封建的家长作风而已。
中国的婚姻制度,在秦始皇时期,是“强制分家”的,也就是把大家族,强制拆分成“编户齐民”的小户人家——户。只是后世,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又有所回潮而已,不分家的《四世同堂》成了一件荣耀的事儿了。
而《娜拉》的家庭,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了,“文明”的“专偶制”的两口之家了。只是在当时的西方,也是男人出去工作,女人没工作,没经济来源,家庭地位比较低而已。这样一来,婚姻中的丈夫,难免也就有“家长作风”的传统了。——其实准确翻译成中文,应该是“户主”,小家庭还够不上“家长”的。《娜拉》的反抗,其实是很超前的了,超前到二战后的“女权运动”了——女人要走出家庭,参加工作,有经济收入,争取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早期的“女权运动”还是很正常的,至少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就是二战时,妇女出来工作促成的。——妇女参加工作,当然要争取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啦。中国是“女权运动”出现比较早,发展比较好的。现在的“后女权主义”,就一言难尽了。
因为概念的混乱,所以,中国人对《娜拉》的“误读”也是最大的。从“封建家庭”的“多妻制”,一直延续到“后女权主义”时代,瞎扯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