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性格决定命运?汉初三杰里,为什么只有韩信不得善终?

性格决定命运?汉初三杰里,为什么只有韩信不得善终?

性格决定命运?汉初三杰里,为什么只有韩信不得善终?性格决定命运?汉初三杰里,为什么只有韩信不得善终?《史记》说韩信被夷灭三族是咎由自取,这是否客观公正?

汉高祖五年,天下大定,兵罢归家。高祖置酒于洛阳南宫,与群臣议论之所以能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关键在于用人,自己能够重用张良、萧何与韩信,而项羽连个范增都不肯用,“所以为我擒也”。汉初三杰里,张良晚年退隐避祸、萧何曾被绳下狱,然而都能以寿终,唯独韩信在建国初年就死于非命,并且作为功勋之臣,居然无封、无后,让后人看到了汉室的寡恩弃义。

为什么三杰里只有韩信不得善终呢?韩信谋反被诛是不是咎由自取?

洪迈简介_鄱阳洪迈学校_洪迈

汉初三杰

《史记》对韩信的评价是否全面?

对于韩信的悲剧,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分析,认为这是个人的性格所造成的,他说: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他认为韩信不具有谦让的性格,而是夸耀功绩、自显才能,导致被领导所猜忌。更糊涂的是,天下大局已定,韩信居然还谋逆造反,结果被人夷灭宗族,这不是他咎由自取吗?从太史公的议论中我们发现到“性格决定命运”的论调真是“古已有之”的了。然而这种论调究竟能否站得住脚呢?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它把人物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组织结构中抽象了出来,把人看成完全能动的孤立个体,然后将一切都归责到个人的性格之上,属于受害者有罪论。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信之终于谋逆,盖有以启之矣。”认为不是韩信想造反,而是刘邦要逼他造反,韩信即使有周、召、太公之才德,刘邦却也不能有文王、武王之气量。太史公不敢批评刘邦,而把问题都归咎给韩信,这是片面之论。

假如没有韩信,刘邦取天下不会那么顺利。韩信初拜大将时,就劝刘邦先取关中、还定三秦;之后,又从刘邦处借得三万精兵,北上平魏、徇赵、胁燕、定齐,尽灭诸国,还南向大破楚将龙且。出于忠心,他尚不肯听从蒯彻的建议选择背汉自立。最后还与刘邦合围垓下,歼灭项羽,是功高难赏矣。

反观刘邦,韩信初定赵国,他便自成皋度河,诈称汉使入壁,夺其印符;项羽死后,他又袭夺韩信的军权;最终以游云梦为名而绳缚韩信以归,贬其官为淮阴侯——这是刘邦在一步一步地逼韩信造反。领导如此无赖,下属怎能无异心。故知太史公说的“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非公论也。

洪迈_洪迈简介_鄱阳洪迈学校

韩信尽灭北方诸国,合围项羽

刘邦自始至终从未信任韩信

萧何从刘邦最久,曾数以吏事护之,所以最受信任。后来刘邦每次出征,必以萧何留守。论功行封的时候,诸将皆不服萧何。刘邦便亲自为他分辨,说诸将如追杀之猎狗、萧何如指示之虞人,论功应以人为先、狗为后。其次,“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张良常年跟随刘邦左右,鸿门宴又有救险之恩,被刘邦视为心腹。论功时,因张良未有战斗功,刘邦便为他争取,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最终,张良得以与萧何等俱封。

三杰里,唯独韩信与刘邦的关系较疏远。刘邦并不赏识韩信的才能,经滕公举荐后,也仅仅授予他一个治粟都尉的小官;这导致韩信觉得怀才不遇,想要逃亡。直到萧何把他追回来后,刘邦还骂道:“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最后,即使萧何百般劝说,刘邦仍不认可韩信的才能,只说“吾为公以为将。”可见,刘邦对韩信的不信任并不局限于忠诚,还包括才干。

韩信拜将时,为刘邦分析了楚汉的形势,建议他先还定三秦,然后再以“思东归之士”来讨伐项羽,刘邦听完后才对韩信略有改观。次年,汉军平定三秦,举兵东进,却在彭城惨败给了楚军,只能退守荥阳。不久魏豹叛汉,刘邦命韩信击之,这才开始了北征之旅。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短时间内接连攻下河东、太原、上党和整个赵国,而刘邦此时却困于成皋。最后他只得跟滕公渡河,自称使者,秘密进入韩信的军队中夺其兵权,这说明刘邦对韩信极度不信任,不然他也就不会搞突袭了。

刘邦夺取韩信的兵权后,自己引精兵南下继续抗楚,而命韩信收赵人为军,东征齐国。东征期间,刘邦又派遣郦生去劝齐王投降,却不通知韩信劝降之事,所以蒯彻才对韩信说:

“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

刘邦不信任韩信,即使韩信攻下了齐国,他也会觉得忧虑。还不如派郦生去劝降,让齐国“为汉而称东藩”。结果韩信不顾和约,继续渡河攻齐,导致郦生被害,其实就是对刘邦不信任的回应。攻下齐国后,韩信羽翼已丰,便请求做齐国的“假王”。刘邦知道后大怒,骂道:

“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在这时,由不信任而产生的隔阂已经公开化了。幸赖张良与陈平劝阻,才没有导致关系破裂。韩信被立为齐王之后,已经有了跟刘邦叫板的底气。但是他依然犹豫不决,“不忍倍汉;又自以功多,汉终不夺我齐”,所以谢绝了蒯彻三分天下的建议。

之后楚汉在固陵交战,韩信失约不至。张良向刘邦分析了韩信的心理,说:“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认为刘邦的不信任已经引起了韩信的猜疑,所以最好还是许诺灭楚之后封他为楚王。韩信得到了刘邦的许诺,果然引兵来合围垓下,一起歼灭了项羽。而项羽一亡,刘邦便急不可耐地“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这说明,从起用韩信到平定天下,刘邦从未给予他完全的信任,这种不信任在步步逼迫韩信最终走向造反。

洪迈简介_鄱阳洪迈学校_洪迈

刘邦的猜疑逼迫韩信走向背叛

韩信为什么最后还是谋反了?

太史公认为韩信在“天下已集”之后还“谋畔逆”,实在是咎由自取,或者说是愚不可及。他若要造反,也应当在自立为齐王之时。因为那时候,楚汉相持不下,尚有利可图。项羽曾派武涉来游说齐国联合,告诫韩信说:

“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

韩信却回答说项王当初不重用自己,汉王则言听计用,所以不忍弃汉王的知遇之恩。其实这只是对使者的托词而已,韩信在拜将之时就曾向刘邦说明了自己对刘项二人的看法,他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常常因私废公、任人唯亲,不肯将爵位和土地封予有功之人,不懂收人心;而刘邦虽然慢而侮人,却不奢赏赐,肯与天下同利。因此韩信认为联合项羽并非明智之举,刘邦“终不夺我齐”。

之后蒯彻又劝韩信背汉自立,三分天下。这与韩信辅佐刘邦扫定天下的初衷不同,利益关系巨大、风险自然也不小。韩信借刘邦之兵来攻下齐国,他领兵的时间短暂、底下的诸将又素来不服自己,欲以多疑之兵、新下之齐来与楚汉鼎足为三,恐怕也是凶多吉少,所以韩信最终没有采纳这个建议。韩信并不是愚昧到该反的时候不反,不该反的时候要反,而是他素无反心,最终迫不得已才选择了造反。

鄱阳洪迈学校_洪迈简介_洪迈

韩信重视恩情

历史证明,韩信看错了刘邦。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刘邦确实愿与诸将共分天下。可是在天下一统后,他就变成了另一个项羽,开口便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了。在这种情况下,萧何、张良“无战斗功”反而是护身符,而韩信战斗功最大,便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汉六年,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刘邦借游云梦之名来谋袭韩信,韩信本想发兵迎击,但又自度无罪,实在不愿反。于是持钟离昧的首级来见刘邦,表示自己是清白的。结果刘邦还是命武士绑住了他,韩信大骂: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对于刘邦来说,韩信从来就不是可信任的心腹之人,而且他功高难赏,不好安置。让他裂地为王就如安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况且韩信比刘邦、萧何、张良都小一辈,属于“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之列。这种微妙的社会关系,总是迫使人去做出杀功臣的决定。刘邦也知道无法给韩信定罪,所以只是贬他为淮阴侯,留着都城里监视之。

韩信也知道“汉王恶其能”,所以常常称病不朝从,日夜怨望。从这以后,他才对刘邦绝望了,刘邦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愿意与诸将共分天下。因此,韩信曾跟陈豨说刘邦早晚会怀疑道你,等他起兵讨伐你的时,我从朝中作乱,彼此里应外合,“天下可图也”,从这时起,韩信才真正坚定了谋反之念。

汉十年,陈豨果然造反,韩信称病不从刘邦出征,并且密谋袭杀吕后和太子。不料被人告发,结果反而被吕后和萧何斩于长乐钟室并夷灭三族。刘邦出征回来后,知道韩信已死,感到“且喜且怜”:

喜者,喜此心腹大患已除也;怜者,怜其本无反意,却为自己逼诱而入死于地也!

刘邦之心术,汉室之寡恩,令人胆寒!

上一篇: 民间故事《深藏不露(传闻轶事)》
下一篇: 新旧正史星战全系列原力使用者实力排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