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京西宾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成立90周年纪念会议正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史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一史馆开展了大规模档案整理及数字化工作,馆藏明清档案存储数字化、管理现代化、利用网络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史馆的前身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成立于1925年,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档案专业机构;馆藏明清档案1000多万件,形制多样、种类繁多,件件都是珍贵档案;由于地处故宫深院,除了档案利用者,鲜有人到访,无形中增加了一丝神秘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史馆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为什么会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带着诸多疑问,让我们走进一史馆,通过一幕幕工作场景,领略一史馆砥砺奋进的5年。
基础业务突飞猛进——
身着“防化服”的档案人
穿着厚重的连体防护服、佩戴着密闭的防护面罩的工作人员,搬运着麻袋和木箱,翻捡着满是尘土的残破档案——这是一史馆干部职工正在紧张进行残档抢救清理的感人场景。汗水横流、尘土为伴,这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档案工作,却是一史馆近年来基础业务工作的真实写照。可贵的是,一史馆人不仅仅有辛勤的付出,更有突破思维定式的勇气,明清档案大规模整理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作经验相结合,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不仅有效保障了档案实体安全,还通过各类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提升了工作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史馆的基础业务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完成汉满文档案整理550多万件,馆藏所有成系统在库档案全部整理完成;完成档案数字化扫描471.97万件4265.59万画幅,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已完成过半。
来回走动的“红袖标”
一箱箱档案整齐地码放着,一张张提调单认真地核对着,一辆辆小推车有序地运送着……5年来,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近2万件档案在拥挤的库房里进进出出,没有发生过一起档案安全事故,充分保障了档案整理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切实做到了安全有序。
一史馆一直把档案安全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底线,以严格的制度体系、规范的监管措施、完善的防范工作,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立体式全方位档案安全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每个工作场地都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的监控,现场安全员佩戴着“红袖标”进行各项检查,即便这样还要接受安保部门每天3次不定时的安全巡查,确保各个工作环节万无一失。
被“包围”的修复工作台
档案修复工作间里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省市的40名一线档案修复工作者正专心观摩着一史馆修复专家对不同类型档案的修复示范操作——这是历史档案修复技术培训班进行的实践课程之一。
一史馆的明清档案修复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声誉,这源于多年来取得的工作成就。近年来,为及时抢救残破明清档案,一史馆积极探索档案修复外包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和修复场地,修复能力达到了以往的5倍,共修复档案3.54万件93.79万面。为使修复经验得到更好的继承和推广,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联合举办了“历史档案修复技术培训班”,对各地的档案修复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
“PB”级数据量的背后
“PB”是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1PB=1024TB=1048576GB,对绝大多数人来说,“PB”是非常陌生的,达到“PB”级的数据量在档案馆界也是十分罕见的。为推进明清档案数据的科学管理,一史馆构建起了安全高效的档案信息化平台,目前,数据存储备份总量达5.3PB,居全国前列。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数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和设备监管到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行平稳,档案数据管理安全、利用高效。此外,一史馆还通过各种途径对“PB”级海量数据进行安全维护,大力推进数据异地备份,已在辽宁、北京西山等地设立了备份机房。
创新工作勇于突破——
解密满文的“金钥匙”
2016年8月,来自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陈世炬的重要批示令一史馆上下欢欣鼓舞:“祝贺一史馆满文档案图像识别软件研发项目圆满成功,谨向项目组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希望你们紧紧围绕厅工作部署和‘三服务’任务,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把管理、责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档案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陈世炬提到的满文档案图像识别软件研发项目,是一史馆近年来创新工作的代表性成果。一史馆馆藏满文档案约200万件,由于专业性较强,以往只能依靠馆内满文业务人员进行纯手工识别。该项目开创了计算机识别满文手写体文字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外满文图像识别及满文文字处理领域的空白,未来将极大地提高满文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史馆研发人员的艰苦努力。项目前期,他们通过手工采集字形达15万个;项目研发过程中,勇于突破满文和计算机的双重“语言障碍”,与专业公司沟通协作,确保了满文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目前,一史馆已经开始了满文朱批奏折全文检索数据库建设,开启了又一段创新之路。
档案著录的“飞跃”
尽管在档案整理数字化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明清档案的开放利用速度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满足社会各界的期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档案著录速度存在瓶颈。为使档案数字化成果尽快具备开放利用条件,一史馆认真总结经验、强化管理、创新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主题词与分类号自动转换、题名要素在图像上的标识等著录辅助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各环节的工作效率,探索出了明清档案数字化图像著录的工作模式。仅在该模式运行的第一年,一史馆就完成档案著录64.3万条,是往年最高数量的3倍,而差错率仅为过去的十分之一,为明清档案数字化图像的加速开放奠定了基础。
手机里的“皇史宬”
在积极推进“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一史馆经过精心筹备,适时推出了官方微信公众号“皇史宬”。“皇史宬”主要推送与明清档案相关的各类原创文章,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宣传档案工作的同时,注重细化选题,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特别是在各个传统节日、国际档案日、高考等重要时间点及时推送相关内容的文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订阅用户已超过6000人,阅读量达10余万次。据有关机构研究统计,“皇史宬”推出后仅1年多就已在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勇当服务大局的践行者
“身处故纸堆、心中有宗旨,始终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这是栗战书同志对档案工作者的希望,也是一史馆坚定不移的工作方向。明清档案记录着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及所属各机构的重大决策,内容涉及主权、领土、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一史馆积极发挥了明清档案在存史资政方面的独特作用。主动向上级报送《明清南海主权问题档案》,发挥历史档案的凭证作用;推出《清宫档案里的甲午战争》专题研究文章12篇,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凤凰资讯等20多家通讯社和媒体纷纷就此推出专题报道;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启动“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档案史料支撑;编印和报送《清代中印锡金段边务档案选编》,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做好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不仅在围绕中心上狠下功夫,一史馆还十分重视发挥明清档案在国家文化建设上的作用。多年来,一史馆为中央警卫局、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台等单位提供了大量档案查阅复制等服务;合作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研究》,在土司遗址申遗中发挥了学术支撑作用;在办好“清代档案文书展”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办展形式,与深圳、珠海等多地合作办展,使明清档案走出“深宫”,走进当代百姓生活;积极展示中华民族绚烂的传统文化,为中国与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合作举办档案展览提供史料,接待阿曼、韩国、新加坡、伊朗、荷兰等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来馆参观访问。
迈入服务社会的快车道
由于明清档案是历史研究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社会各界对加速档案开放利用的呼声很高。一史馆在夯实基础业务的同时,不断完善明清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史馆档案开放利用资源呈现快速增长,目前已在馆内档案信息化平台开放数字化档案近280万件;在官方网站先后公布汉文朱批奏折、军机处汉文录副奏折等档案目录100余万条。未来,一史馆将继续推进数字化档案开放进程,以丰硕的基础业务工作成果不断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服务。
天坛北侧祈年大街上,一座现代化的历史档案馆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不久之后,一史馆将结束“故宫深院、鲜有人至”的历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并在抢救保护明清档案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一史馆全体干部职工正以高昂的干劲推动明清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9月25日总第3123期第一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