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神话故事】关于人参的神话传说

【神话故事】关于人参的神话传说

【神话故事】关于人参的神话传说到梁代,对人参的传说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故事。唐代史学家姚思廉编著的《梁书》中,记载了南朝时期的隐士阮孝绪在深山中为母搜寻人参治疗急病的故事:“阮孝绪母王氏,急有疾,合药需得生人参。

到梁代,对人参的传说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故事。唐代史学家姚思廉编著的《梁书》中,记载了南朝时期的隐士阮孝绪在深山中为母搜寻人参治疗急病的故事:“阮孝绪母王氏,急有疾,合药需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逢。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忽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这是所能见到的古代最生动的人参故事。鹿与参,都是人们心目中吉祥之物,二者联系在一起,构成仙境中的神话,使阮孝绪的孝心得到了口报,终于采到了真正的生长在幽险环境中的鲜人参,因而使阮母的急病很快痊愈。人参的神奇疗效及其重要作用,在故事里也得到完美的展现。

《太平御览》中还有另外两则神话。其一为《异苑》,曰“人参一名土精,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昔有人掘之,始下数烨,便闻土中有呻声,寻音而取,果得一头长二尺许,四体毕备,而发有损缺。将是掘伤,所以呻也”。其二为《广五行记》,曰“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四肢毕备,呼声遂绝”。两则故事都把人参同有血、有肉、有知觉的人体联系在一起,它能呻、能呼、能啼,生长在深深的土壤里,通过挖掘可以获得,但切勿致伤,即使是弄伤头发,人参也要发出痛苦的反应。

4/5

这些古老的传说、故事、神话最初形成的年代已无法考证,所传诵的事迹都是以人们的感受、理解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其本源仍是来于多彩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通过种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意愿与希望。最早还是以口头文学的方式代代相传,不断加工与完善。这种有关人参的文学艺术作品,在人民群众中不停顿地创作和传播,各个时代都有美丽动听的故事问世。直至清代,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竟然同满族祖先,同当政的帝王联系在一起。

在《四部丛刊.大清一统志》关于吉林地方风物的内容中,有段满族祖先及其统治者诞生的神话:“长白山东有布里津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哩。相传,有三天女浴于池。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以吞朱果之故,因赐之姓爱新觉罗,名之曰布库哩雍顺。”这个男孩顺流漂至有“三姓”争雄之地,他对战乱中众民日:“‘我天女所生,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乱者’。且告以姓名。众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乃交乎为异,迎至家,三姓者议推为主,以女妻之,奉为贝勒,其乱乃定。遂居长白东鄂多里城,号曰满洲,是为开基之始。……其后传至肇祖原皇帝,是此山实为我皇清亿万年发祥重地。”在《大清一统志》中还记载:“康熙二十一年,有御制望把长白山诗;雍正十一年,建望祭殿于温德亨山,岁时致把;乾隆八年,有御制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诗,十七年有御制长白山瑞树歌,十九年有御制望祭长白山作诗。”这则离奇的故事表明:满洲之祖先是天帝最小的仙女所生,其姓爱新觉罗(满语“爱新”为金,“觉罗”为姓之意)为天女所授,满族及其统治者,直至爱祖(最初的皇帝)都是天神的后代。清朝统治者及其祖先们编出这些神话,其目的就在于麻醉黎民,神化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这个故事,最有意义之处则是:神鹊衔来,天女吞下而使之怀孕的“朱果”,这种神奇而鲜艳的果实就是“人参果”。可见神话中的满族祖先同人参有着多么奇妙的关系。流传至今的人参故事,是一枝独秀的文学奇葩。人参在故事中大多数被人格化、神化,各个人参精灵,都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人们理想和智慧的体现。他们从不沾及劣迹,从不为反面人物服务。人参精灵们可以腾云驾雾,能够呼风唤雨,青堂瓦舍转瞬即现,金银财宝招之即来。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化做干干万万采参种参人中间的故事。人参故事反映了人们在困苦生活中所产生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歌颂了忠贞的爱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对存在于人民群众中的嫉恶如仇。舍己为人。热爱集体。互相帮助、同情弱者。主持正义。热爱劳动的种种美德,都做了纯真而朴实的歌颂。虽然故事中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有着迷信落后的成分,但是总体上还是凝聚着广大挖参人。种参人同大自然。同人世间各种邪恶做斗争的血和泪,表现出历史主人公创造财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阅读人参故事可以体会到,它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问文学。

神话传说_神话传说故事100篇_神话传说有哪些故事

5/5

传说山东莱阳有个穷苦农民叫孙良,同其好友张禄一起闯关东,到长白山里挖参,两人亲如兄弟,同甘共苦。一次张禄走失,孙良便不顾一切地寻找,经过七天七夜劳累,孙良昏倒在河边,苏醒后喝了几日水,抓到一个喇喇蛄蛇生吃了,打起精神,在身边的卧牛石上刻下一首诗。诗刻下之后,孙良在卧牛石旁咽了气。这首诗是: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好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

三天吃下个喇喇蛄,找不到兄弟不甘心!

从《绝命诗》内容,可以看到老把头为人的光彩。为了生存,他敢于在深山老林中探寻人生道路,为后来的采挖人参的穷苦大众开辟了生命之路。生活之源。寻宝之地,给人们树立了榜样。他在陷于绝境的时候,仍不忘记苦难兄弟。这种心地善良不畏艰险的纯真美德,引发了与孙良有相似经历的广大群众的共鸣,把“老把头”树为自己心目中最美好、最理想的偶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渐渐把“老把头”尊为挖人参的创始人,作为“山神”加以祭奠和顶礼膜拜。于是陆续出现了“山神庙”、“老把头庙”。“老爷府”。在长白山的部分地区,把农历三月十六日定为“老把头节”,视为老把头的生日。如《安图县志》记载:“木帮、猎户、棒褪营,以及山中旅行者,咸于是日备香烛供品,向山神叩头,求其护佑,且有宰牲以祀者;乡人皆重视此日,争购酒肉,以度三月十六日。”《抚松县志》卷四提及:“是日家家沽酒市肉,献于老把头之庙前。”三月十六日成为长白山区人们最为重视的祭奠节日。

人参故事里的“老把头”传说中的挖参民俗,有些至今还在长白山区流传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白山区民俗。

神话故事与传说

ID:fuxiqin1

上一篇: 像一部传奇故事,穿透着神话的色彩——镇江
下一篇: 3、蒙古族神话传说——狼图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