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三国男子图鉴|姜维的信念

三国男子图鉴|姜维的信念

三国男子图鉴|姜维的信念兴复汉室,终归无望了。

编后语

季汉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诸葛亮扬言由褒斜道取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使赵云、邓芝据箕谷(今陕西太白)为疑兵,实则亲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显然,诸葛亮之意不在关中,而在陇右。这与早期的北伐战略规划有极大不同,《隆中对》的北伐路线是: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隆中对》的北伐规划是在天下有变的前提下,采取双向并进,一路由襄樊出发意在洛阳,一路从汉中出秦川剑指长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北伐中原几成泡影,这便是诸葛亮首次北伐明夺郿县,暗取陇右的原因,不过,季汉建兴六年(228),于曹魏而言是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是年曹魏政局平平无奇,远远谈不上天下有变,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北伐?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在北伐前,诸葛亮上疏刘禅,即传颂千古的《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为了“报先帝”,在抚定了西南的少数民族后,诸葛决定“北定中原”。当然,北定中原只是一个遥远的夙愿,实际的战略目标是西取陇右。由于曹魏事先毫无防备,蜀军轻松拿下了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魏明帝反应过来后,派名将张郃拿下了蜀军的咽喉之地街亭,街亭失守,意味着蜀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势,是以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对曹魏产生极大震动的第一次北伐以此告终。

如果说这次北伐有什么战果,那就是收了后来力矢孤忠、为季汉终蹈一死的悲情英雄姜维。关于姜维投蜀的情况,魏蜀两国有不同的说法,《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曰:

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等。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依季汉官方的说法,姜维是被曹魏抛弃的,不得以才投蜀。而曹魏官方则是另一种说法,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姜维传》引《魏略》曰:

遵念所治冀县界乎西偏,又恐吏民乐乱,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令见亮。

依曹魏的说法,姜维是为了去保卫家乡冀县,但被冀县的吏民裹挟去见诸葛亮了。尽管魏蜀两国的说法有异,但都表明了姜维并非主动投蜀的。对于一个被迫投蜀的无名青年,诸葛亮却出乎意外地器重有加,《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载:

亮辟维为仓曹掾,丞相仓曹掾,主仓谷事。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

诸葛亮出手就是当阳亭侯,而且还与接班人蒋琬说,姜维不仅“深解兵意”,而且“心存汉室”,自己将会把所有的本领都教给他。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可以看得出来,但心志如何就不好下定论了。诸葛亮为何会说姜维“心存汉室”?这点我们后再说,先说诸葛亮为什么说姜维“深解兵意”。

前面我们分析过,季汉在建安二十四年失去荆州后,北定中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诸葛亮将战略调整为先取陇右,而取陇右不外乎西出祁山,“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北伐中原,出散关直取渭南,此亦需控制陇右地区,否则就会腹背受敌,一贯谨慎的诸葛亮是深明此点的。

因此,控制陇右是北伐能否顺利的关键,这就需要有一熟谙陇右地理民情的大将,才能克敌制胜。刘备在世时,以马超为凉州牧,这是一个很理想的人选,马超生于陇西,有羌族血统, “甚得羌胡心”。遗憾的是,马超早逝,从此季汉就一直缺少这样一个能够 “信著北土”的人物。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诸葛亮遇到了姜维,这便是姜维立即受到诸葛亮的重视的原因。

那么,诸葛亮是如何作出姜维心存汉室这个判断的呢?这一点,《三国志》并没有明文记载,我们只能从史料中的一些细节来推测。

卢弼的《集解》在“时年二十七”后面注了一句“亦诸葛武侯从先主之年”,提供了一些线索。诸葛亮收姜维时,诸葛亮47岁,姜维27岁。这是否让诸葛亮想起了在27岁那年遇到了年长自己20岁的刘备?当然,诸葛亮作为季汉丞相、北伐大军的统帅,或许会因为这种年龄上的巧合而对姜维心生好感,但绝不会由此而轻言姜维“心存汉室”。

可以肯定的是,正如刘备遇到诸葛亮时,两人有过一番长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遇到姜维时,应该也有一番考察。诸葛亮与姜维谈了一些什么,由于史料阙如,不敢妄加揣测,但关于姜维的一些基本情况,诸葛亮肯定会问。那么,姜维的基本的情况是如何呢?《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载: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郡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这段描述姜维27岁以前的史料,虽然文字不多,但却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一一来解读。

一是姓氏。姜姓是天水四大姓(姜、阎、任、赵)之一,甲骨文中,羌从羊从人,姜从羊从女,两字相通。 《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之本 …… 姜姓之别也”。后世学者章太炎、傅斯年、顾颉刚都认为羌、姜同源,表示族类与地望用“羌”,表示女性与姓氏用“姜”。这反映了华夏文明融合演进的历史。综合《三国志》及裴注来看,姜维应该具有羌族血统,且出身西羌豪族。这点表明了姜维与羌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利于季汉取陇右,但不足以支撑他心存汉室。

二是郡望。姜维是凉州天水郡人。天水郡在汉末其实叫汉阳郡,直到曹丕代汉后,才重新改回天水郡。凉州一直是东汉的心头之病,这个地方是远离政治中心的边陲之地,主要分陇右(陇山以西)和河西(黄河以西)两大块,汉胡杂居。从东汉中后期起,时不时爆发动乱。曹操少年时期曾立志做征西将军,去西北平羌戎。在东汉末年,凉州的军事势力分两拨,一拨是靠平定羌胡起家的官方军阀,以董卓系为代表;另一拨是借羌兵起义而崛起的叛军,以韩遂、马腾系为代表。因为西凉集团缺乏长远的政治理念,故而旋起旋灭。盖而言之,西羌豪族受东汉乃至曹魏朝廷轻视,能不用就不用,即使用也是防一手。姜维的父亲姜冏身为东汉朝廷命官,且因平定羌乱而殉职,但姜维后来还是见疑于曹魏的太守马遵。由此可知,如果姜维一直呆在天水,也是其志难申。

三是年龄。据本传,姜维遇到诸葛亮时是27岁,由此可知姜维生于建安七年(202)。可以说,一直到姜维18岁那年(220),都是汉室的天下。父亲是汉朝的烈士,自己开始也是做着汉室的公务员,突然有一天说曹魏代汉了,很难说姜维对曹魏有多少认同感。东晋孙盛《杂记》曰:

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远志”和“当归”是两种中草药。“当归”是陇右的特产,“远志”的产地几乎分布在全国。姜维其母令姜维求“当归”这种中草药,一语双关,意思是让他回天水,而姜维则回复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汉以孝治天下,少习郑学的姜维真会这么回复母亲的信吗?很难说这条史料可信度有多高,但至少表明,在时人看来,姜维并非那种固守一隅的人,其心志在天下。

四是所学。本传说姜维“好郑学”。“郑学”即郑玄之学。郑玄是汉末的大儒,其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此人是一个神奇的人,终身不仕,但朝野共仰。外戚何进、司徒袁隗(袁绍的叔父)都曾辟他而不得,黄巾军路遇也拜送。甚至,连刘备都与郑玄有交集,刘备的老师卢植是郑玄的同门师兄弟,刘备说起来还得叫郑玄一声师叔,《华阳国志》载有诸葛亮的一段话:

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郑玄)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也。”(《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据此可知,郑玄在徐州时与刘备关系密切,刘备经常向他请教“治乱之道”。此事当是刘备告知诸葛亮的,后来诸葛亮遇到姜维,得知姜维是郑玄的私淑弟子,不知道会不会想起逝去的刘备,但肯定对姜维的心志与气节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当然,不能说私淑郑玄就一定会心存汉室(魏蜀吴都有郑玄的信徒),只能说这类人至少会有些底线。

很难说是哪一点让诸葛亮作出姜维心存汉室这个判断的,或许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综合考察后,诸葛亮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事实上,后来姜维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在诸葛亮逝后,承担了季汉的军事重任,也是最坚定的主战派。

季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蒋琬、 费祎相继执政。自诸葛亮死后,季汉政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当政者对要不要继续执行以攻为守的策略产生了分歧。姜维坚持采取诸葛亮生前的方针,寻找战机,先后对曹魏发起十一次进攻。对于姜维执意北伐,季汉反对的人很多,赞成的人很少,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姜维传》引《汉晋春秋》曰: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尚书令费祎是季汉的二把手,他主政期间,姜维每次北伐都只让带一万人。尤其是延熙十二年(249),魏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党。当时曹魏政权朝野震荡,魏右将军夏侯霸弃魏投蜀。这可是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的“天下有变”。大清弹幕之王乾隆看三国,看到这里都想打人,《御批通鉴辑览》曰:

祎之言似是而非,试思后主昏庸,信任奸宦,安能保国治民。若姜维虽近冒昧,其志固在乘 机恢复也。少与之兵自是败国事,安得谓忠。庸腐者流但言息兵,则抚掌大悦,宜其以祎为是耳。

连乾隆都认为,姜维的行为虽然冒进,但他志向是在兴复汉室。不过话说回来,费祎对自己和姜维的才略评价还是符合实情的。费祎固然没有诸葛亮把握政局的才干,姜维作为一个陇右降将,在蜀中的威望以及班底都难以与创业元老诸葛亮相提并论,但是费祎忽视了一点,“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天下三分曹魏占其二,十三州曹魏占了九州,季汉仅占一州。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九矿打一矿,都不用操作,暴兵平推就行,一矿玩家唯一的机会是在对方还没有运营完成时去进攻,即便如此,也是要倾尽资源,不成功便成仁。《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末尾,史书作者陈寿评价姜维说: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显然,对于姜维反复北伐,同朝为官的陈寿评价颇为负面。陈寿认为,姜维北伐的行为完全是在“玩众黩旅”,季汉仅占益州这一蕞尔之地,北伐汲取的人力和物力太多了,百姓必然会过得异常艰苦。需要辨析的是,陈寿作为谯周的学生,对姜维的评价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即便对诸葛亮,陈寿也颇有微词。这个与蜀汉的内政有关,诸葛亮治蜀,用的多是荆州系统和东州系统的人,对益州本地的豪族打压得比较厉害。谯周作为蜀地土著的代表,在诸葛亮死后曾公开发表《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后来因劝刘禅投降,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

同时也不可否认,陈寿说的是实情,姜维北伐的频率比诸葛亮要大得多,百姓的负担也要重得多。即便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天下分分合合,王朝鼎革易代,谁来统治还不是一样,为什么要做无妄的挣扎,让当世的百姓疲敝不堪呢?

既然如此,姜维北伐还有什么意义吗?再往上追溯,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创立季汉的过程还有什么意义吗?有。如果没有志在天下的信念,刘备也不会因年近半百功业未建而慨然流涕;如果没有义比天高的信念,关羽就不会千里走单骑;如果没有士为知己的信念,诸葛亮不会在刘备死后五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如果没有继承武侯遗志的信念,姜维也不会率着一万人反复西出祁山,更不会在刘禅已经投降之后,诈降钟会,意图兴复季汉,同时传信给后主刘禅: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由此,南宋胡三省说:“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清人王鸣盛说:“姜维志在复蜀,不成被杀,其赤心则千载如生。维之于蜀,犹张世杰、陆秀夫之于宋耳。”当然,这两人的评价与其所处时代的局势有关,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们回到事情的本身来看,姜维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多少欲求,唯秉承武侯遗志,在被掣肘的情况下执意北伐。这种不屈和执着,往高一点说,是一个文明赖以传承的根本;往低一点说,是一个人做人该有的心气。

参考资料

卢弼《集解》、施光明《姜维简论》、刘跃辉《姜维民族性与蜀汉后期军事路线的嬗变》等。

往期回顾

重磅消息

铲史官团队2019又一力作

《拍案惊奇:惊天谜案的历史真相》

试图去探索历史上的这些奇案,

在科普以外探索一下更深层次的东西,

让大家一笑之余再多想想多思考一下,

每次只要有一点收获就好。

裴注什么意思_裴注_裴注三国志全文翻译

此外,随书附赠神秘番外篇,

包含从未发布的晚清四大案之首刺马案。

清末封疆大吏被人当街刺死,

是江湖恩怨“投名状”,

还是清廷与湘军的博弈?

裴注什么意思_裴注_裴注三国志全文翻译

上一篇: 中国上古传说的真实性:是否存在过这段历史?
下一篇: 《野史》这样说: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