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太行山有哪些历史传说

太行山有哪些历史传说

太行山有哪些历史传说太行山有哪些历史传说人们都听说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翻翻书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

人们都听说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翻翻书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这些神话传说均出自于太行山上的长治一带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居太行之巅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形之高,有与天为党之称,因此古称上党。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积淀着民族优秀文化的无尽内涵,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开荒创世。繁衍生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的文化。从目前已发现的三处旧石器时代、一百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察证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因此太行山地区的长治一带,是我国史前神话传说的密集区域,其内容丰富、范围广阔,印证着这里的古老文明。专家学者根据珍贵的古典文学、文献史料考证发现,华夏文明典籍中记载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均起源于我们雄奇状美的太行山上,而且世代相传,凝结并升华成了中华民族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性格特征的精神写照。

古代传说中的女娲就是在今长治县上郝村天台山上,炼顽石补仓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灵于涂炭。反映了这位刚烈女性民族大无畏的浩壮气概和先民对生存空间的热烈情感,并体现了一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而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挽弓射九日,化枯焦为绿荫,救黎民于水火的“后羿谢日”的地方则在屯留县城西北30公里的老爷山上。后人把后羿尊为神,在山上立庙祭祀,并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形成古庙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在百谷山〔今长治老顶山〕“尝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种”,即所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如今百谷山上遗有神农井、耒耜洞与百谷泉。而在长子境内的羊头山上是神农遍尝百草而得嘉禾之处。长治县的黎岭相传是炎帝耆国的地方,在这里他奠定了中华民族始兴与统一的基础。炎帝女儿女娃也正是在长子的发鸠山上愤而化作精卫鸟,衔木石誓填东海,因此长子县的发鸠山至今被传为精卫填海故事发生的地方。

在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神话传说可谓是一种神奇瑰丽的艺术奇葩,这些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虽然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并给后人留下极其深邃的精神启迪。如果你对以上典故发源地有兴趣或者持不同看法,不妨粗略考证一番,定让你千回百转而又落脚于太行山上。

太行山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山西的太白山、南索山、阳曲山、白石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在太行山深山区河北赞皇县,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极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矿藏,从北到南,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铁、铜、钼、金、钨等。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为穿越太行山脉的8条通道。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前263年,秦伐韩,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东汉元初元年(114),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394),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元至元十八年(1281),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止起义军向北发展。

河北,山西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区(晋冀豫边区)。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人们都听说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翻翻书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这些神话传说均出自于太行山上的长治一带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居太行之巅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形之高,有与天为党之称,因此古称上党。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积淀着民族优秀文化的无尽内涵,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开荒创世。繁衍生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的文化。从目前已发现的三处旧石器时代、一百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察证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因此太行山地区的长治一带,是我国史前神话传说的密集区域,其内容丰富、范围广阔,印证着这里的古老文明。专家学者根据珍贵的古典文学、文献史料考证发现,华夏文明典籍中记载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均起源于我们雄奇状美的太行山上,而且世代相传,凝结并升华成了中华民族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性格特征的精神写照。

古代传说中的女娲就是在今长治县上郝村天台山上,炼顽石补仓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灵于涂炭。反映了这位刚烈女性民族大无畏的浩壮气概和先民对生存空间的热烈情感,并体现了一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而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挽弓射九日,化枯焦为绿荫,救黎民于水火的“后羿谢日”的地方则在屯留县城西北30公里的老爷山上。后人把后羿尊为神,在山上立庙祭祀,并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形成古庙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在百谷山〔今长治老顶山〕“尝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种”,即所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如今百谷山上遗有神农井、耒耜洞与百谷泉。而在长子境内的羊头山上是神农遍尝百草而得嘉禾之处。长治县的黎岭相传是炎帝耆国的地方,在这里他奠定了中华民族始兴与统一的基础。炎帝女儿女娃也正是在长子的发鸠山上愤而化作精卫鸟,衔木石誓填东海,因此长子县的发鸠山至今被传为精卫填海故事发生的地方。

在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神话传说可谓是一种神奇瑰丽的艺术奇葩,这些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虽然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并给后人留下极其深邃的精神启迪。如果你对以上典故发源地有兴趣或者持不同看法,不妨粗略考证一番,定让你千回百转而又落脚于太行山上。

上一篇: 邯郸十大成语排名来了!
下一篇: 这首诗被誉为“千古第一相思诗”,写的却不是爱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