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古代玻璃制品怎么来的?透过丝绸之路,浅议中国玻璃技术的发展史

古代玻璃制品怎么来的?透过丝绸之路,浅议中国玻璃技术的发展史

古代玻璃制品怎么来的?透过丝绸之路,浅议中国玻璃技术的发展史一、张骞凿空通西域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从东往西本无界,一路绵延, 千生百劫……,简单的一曲《丝绸之路》道不尽漫长的&q

"丝绸之路"是指始于古代中古,连接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也不仅是一条贸易交通线,更是古代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通道。在相互交流、互学互鉴的过程中,"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玻璃制品及其制造工艺的传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张骞凿空通西域

"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 ,从东往西本无界,一路绵延, 千生百劫……",简单的一曲《丝绸之路》道不尽漫长的"丝路"。

1、"丝绸之路"的由来

公元前139年,那是一个令张骞一生也无法忘怀的景象,背靠阳关,抬头便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自那杯酒过后他便知晓"西出阳关无故人",奈何,胸怀大业,背负使命,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以攻匈奴。他将这沿途一幕幕风景、一幅幅画卷铭记于心,只盼下一次相逢。也不知那高山是否还记得当初策马扬鞭的他,又是否会一直等待,在来年春风化雪之际望向归途。

古代文献_古代文献指什么_文献古代含义

张骞出使西域

那次他们从长安出发经过康居(今巴尔喀什湖至咸海之间)、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甘纳盆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到达安息(今伊朗),沿路将从中国带去的各类物品换成车队所需物资以及各国特色物品他们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由于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所以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和赫尔曼将此路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丝绸之路"的作用

广义的丝绸之路还包括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至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时期。

张骞凿空以通西域,使世界的东方与西方之间使者相望于道,往来不绝,丝绸之路贯穿于东方的东汉帝国、西欧及西亚的罗马帝国、中亚的波斯(汉朝时称安息)以及南亚的贵霜帝国。与他国往来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带来的繁荣景象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那之后各国都兴起了一批时代的"搬运工"、"促销员",他们倚马驾车带着富含地方特色的物品,如瓷器、丝绸及丝织品、玻璃制品等等,也带回了金钱、新的技术、所到之处的习俗等,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推进工艺技术的发展。

二、"丝绸之路"与古代玻璃的难分难舍

1、丝绸之路与古代玻璃初相识

悠悠驼铃,漫漫丝路,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自从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逐渐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逐渐形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象。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可有夜不闭户之盛况。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古代文献指什么_文献古代含义_古代文献

越窑瓷器

唐代以前,我国本土玻璃具有较高易碎性,无法承受较为明显的冷热变化,所以,玻璃的运用度可谓少之又少。因此,于普通百姓而言,价格贵却又毫无用处的玻璃必然不过物美价廉的陶瓷制品,也使得玻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唐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传入钠钙玻璃配方,完善了玻璃制品的性能,使之成为普通日用品。然而,玻璃制品却较少令人听闻。那么,此前中国就没有玻璃制品么?其实,不然。

2、玻璃可曾"穿越"?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各类穿越剧传遍大江南北。"穿越"一词,其实并不是所谓的现实存在的事实,而是文学作者们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手法。中国历史上的5大"穿越"文物,王莽独占两件,其一即为"战国水晶杯"。

在人们的印象中,出土的古代文物如若是大量的陶瓷、丝织品、文学作品等等,这些并不会让人惊讶。"水晶杯"作为日用品,在现代社会也并不少见,但,一件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地径5.4厘米,通体透明类似于现代玻璃杯的水晶杯从战国时期的古墓中出土,不由得令我们怀疑自己的眼睛,同时也感叹我们古人的智慧。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后世盗墓者们带进去的物品。经过仪器检测,证实该水晶杯确为战国时期物品。相传,这个水晶杯为他国朝贡。

古代文献指什么_古代文献_文献古代含义

战国水晶杯

三、"丝绸之路"对古代玻璃技术的影响

1、仍是那袋酒,杯非此前杯

不知年岁更迭了几番,那一日,车轮仍滚滚向前,张骞难忍昔日景象复入眼帘的激动之情,随手拿出此番出使带回来的数量极少的玻璃器皿,倒入美酒,浅尝,余味悠长。仿佛是酒醉了人心,也仿佛醉人的是景是那满载而归物品……

据悉,古代丝绸之路,陆路有草原丝绸之路(北方及蒙古等地)、沙漠丝绸之路(汉通西域后促进中外交流)、佛教丝绸之路(需翻山越岭,存在与沙漠丝绸之路结合)。丝绸之路,为途径各国送去了丝制品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玻璃制作工艺。为什么是技术而不是成品?对于快递发达的今天,再远的地方,运送玻璃制品或许并非难事。于几千年前,道路崎岖并且遥远的丝绸之路而言,能运回几件易碎的玻璃制品已非易事。

玻璃器具自诞生之时起就备喜爱,玻璃器具华美、晶莹剔透,是出产国与他国交往时相赠的贵重物品。罗马帝国和伊斯兰阿拉伯帝国时期玻璃制品远销各国,在中国、朝鲜、日本都相继出土了西亚的玻璃,这都是当时贸易往来的证明。

异域风情流入中土,改变的不仅仅是材料观念,艺术风格也迎来了改革的春风。中国古代玻璃从传统的厚重、沉稳一如当时的王朝不容轻视的王朝一样,转向了透明、轻薄、亮丽化。甚至隋唐时期,洋溢着波斯风情,贴塑、磨花更精细。

古代文献指什么_文献古代含义_古代文献

波斯玻璃瓶

2、迢迢山水迎来玻璃的新生

中国的玻璃制品进口,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本土玻璃工艺的发展的萌芽期。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此时的玻璃成分主要为高二氧化硅,并且比例中含大量结晶态石英,这是中国古代玻璃的雏形。

到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到公元5世纪的隋代。前期玻璃主要成分为PbO-BaO-SiO2,后期变成了PbO -SiO2。日常生活中,玻璃器皿的作用无非是盛放物品,若要普遍使用,不易碎,可凉可热,这些便可省却很多麻烦。尽管玻璃技术有所提升,但是此时的玻璃制品仍性能不佳。

直到7世纪的唐朝至13世纪的元朝,随着玻璃技术的提升以及更加精美的玻璃制品经丝绸之路传入,玻璃的主要成分发展为以PbO -SiO2为主夹杂着钠钙硅酸盐成分。盛唐时期,伊斯兰教开始出现,具有显著的伊斯兰文化特征的工艺制品也一同发展并向外播散。例如:伊斯兰玻璃,其中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为著名的便是由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皿。

到明清时期,玻璃制造工艺趋于稳定,主要为钾钠钙硅酸盐玻璃。除了制作材料的改进,西方古代玻璃制作技术也随之流入古代中国。罗马帝国时期,西方的玻璃吹制技术已经有了新的飞跃,并且发展了雕花、刻画等玻璃技术。

古代文献_古代文献指什么_文献古代含义

唐代菱花格玻璃瓶

新兴的玻璃技术随着丝绸之路的往来促进了我国古代玻璃器皿制造的发展。在南北朝和隋代时期,中原与南方地区,中国已使用吹制技术来制作铅硅酸盐玻璃物品,产品也越来越中国化,走向中国制造。其中玻璃色彩越愈加斑斓,不似此前的单一、沉闷,"中国蓝"、"中国紫"更是如代名词一般的存在。

3、漫漫丝路,促进玻璃技术流传

"敕勒张骞博望侯,中华古烁惠西欧"。这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赞颂,对中华文化崇高地位的肯定。"丝绸之路"的打开,除了一路走来与西欧诸国的交流,也为古代中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交流找寻新的道路。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与与之相邻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便已有往来,在丝绸之路开启后,中国与之往来更加频繁。史上,这些国家更多的是作为下属国来朝奉,并进行物资往来。作为东亚玻璃制造技术相对发达的古代中国,玻璃制品及工艺也随着政治、贸往来传入周边国家。

据记载,我国西汉时期便有铅、钡硅酸盐玻璃流入越南。日本弥生晚期便有与我国战国长沙及西汉楚墓形势和化学成分十分相似的玻璃物品,据调查,此为从中国经陆路传至朝鲜,再从朝鲜经对马海峡传入日本的。

东汉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由此,为经陆路不方便运送的大件玻璃器皿打开了方便之门。所以,隋、唐及以后进口的玻璃制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而中国自制的玻璃制品也由此途径送往东南亚及印度等地。

文献古代含义_古代文献_古代文献指什么

四、结语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由此可见"丝绸之路"是何等壮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或许与几千年前不尽相同,人也不是当初那个敕勒张骞博望侯,但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西北(沙漠)丝绸之路、西南(佛教)丝绸之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这四条丝绸之路仍在,丝绸之路带来的玻璃制造技术还在。在今天,"丝绸之路"被赋予新时代的使命,谱写着新的华章。古道、西风,手持盛着葡萄美酒的玻璃杯,共赏"丝绸之路"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陈姝聿,侯志力.浅析古代丝绸之路和中国古代玻璃

2、陆驰.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的影响

上一篇: 刘子健(1919-1993)祖籍贵阳,长于
下一篇: 什么是“二十四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