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前段时间逛B站发现有人一本正经的在那“科普”坦克世界里中系的各种幻想战车的“历史故事”,我评论指出还被删回复,对着一堆意淫车讲历史着实有点绷不住。正好这点时间放假有空就写一篇专栏来说说坦克世界中系的那些车的历史真实性吧。不点名说是谁了,反正搜“坦克世界 历史”出来的专栏第一页就能看见。
首先先说明一个问题,国内坦克编号中WZ的来源。简单的说国内从50年代末开始研制装甲车辆给的工厂编号都是纯数字,到了80年代外贸兴起后为了区分各类型车辆才启用WZ、BW(包头外贸)、BK(包头科研)、YW(永定外贸)等一系列编号,这时期除了还在生产和服役的车辆沿袭了新编号体系从原来的纯数字编号变成了WZXXX以外,之前的试验车实际上是不能叫WZXXX的(或者说这些车生命周期内的文件档案上是不会出现WZ的)。国内早年间没搞清WZ这个叫法的来源外加厂家自己也不在意瞎写,早期的杂志上经常出现把一些早期的样车叫WZXXX的情况或者有的加WZ有的不加的混乱情况(比如WZ111、WZ132加WZ都是错的,同时二四会战的122却又不加WZ)。
为什么要提这一点?因为坦克世界的的中系车因为早年杂志的影响以及编车人的变更在加不加WZ上反复横跳,最初的编车者还算知道这个情况,当时的中系车加WZ的都是WZ131、WZ120这样服役到80年代的车或者WZ111、WZ132这样的杂志历史遗留问题,其他按中国坦克编号命名规则编的没加WZ比如112、121、113等,后面手游闪电战出中系时手游的人什么都不懂,112113121这些全加了WZ;然后TD线有因为线路九变十后来才编出来的十级TD目测是战游网的人编的并不懂于是叫WZ113GFT,近两年战游网编122TM、114SP2似乎明白了没加WZ,结果最近的新款幻想战车又加了WZ叫WZ113-II看来还是不懂。
再顺便说一下坦克世界12年当年设计中系科技树时的限制问题,首先滑膛炮复合装甲都是卡死的,这时候还不像后来滑膛炮可以改成线膛炮塞进游戏;年代上当年的年限大概是65年左右,于是乎121的介绍是62年左右,111、113这些也是卡着这个线,132则是介绍里强行提前几年到64年,也就只有64式这个75年/民64年的东西瞒天过海混了进来。由于这些限制,69式没有,二四会战的1221拉皮一番化身121进入游戏,虽然我觉得当年那个还算讲历史的年代战游网都能接受一条基本是换皮和意淫车的科技树,而且中系之后的日系就把年限推迟到了69年,中系完全可以把年代在往后推一下并且把滑膛炮刻膛线塞进游戏,只能说空中网不中用啊。
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游戏的里的这些车的情况吧:
五级的T-34*:没什么说的,就是凑科技树的换皮车。没有证据表明国内服役过T-34-76,目前唯一保存的丹东的那辆也是后面朝鲜送的。
六级的58式:58式这个叫法根本就不存在,不过也不是坦克世界原创编的,这个叫法在坦克世界前就在外网出现了,坦克世界仅仅是把这个叫法发扬光大然后成功在中国传播开。国内50年代最初的确有过仿制T-34-85的计划不过尚未展开就换成了仿制T-54,然后国内也未生产过一辆T-34,自然就不会有58式的编号。所谓58式的那些加了装填手观察塔外加高射机枪的T-34-85也仅是后面对进口原装T-34-85进行的改装,这一改装最早可追溯到60年代后期,自然也不可能起什么58式的名字。此外改装的T-3485目前来看服役时并没有起过什么专门的编号仍然叫T-34,现在网上叫的T-34-85改型也仅仅是如今网上对其特征总结的描述性叫法。这个车实际上仍然是凑科技树的换皮车。
七级八级的T-34-1/2/3:坦克世界中对这些的描述是5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搞得T-34改型设计也是T-54仿制时的备胎。总体来说这三个车属于编造的比较失败的车,首先T-34-X这种编号国内就不可能使用,国内如果要研制坦克绝不会起这个名字,这时期可能起的是数字编号;其次一个设计要存在总要有研制单位吧,58年以前装甲兵研究所60所没成立,包一机没建成,其他几个厂这时期还是大修厂,所以这几个玩意是谁搞得呢?国内坦克研制实际上就起步与58年在此之前连配套的机构也没有,同时相关单位的资料中也从未提及有过这些东西,T-34-X这几个玩意自然是瞎编的。如果让我来编这几个车我绝不会说什么T-54仿制备胎,而是说这些玩意是5758年哈军工北理工学生的毕业设计然后起几个意义不明的数字编号,这样搞谁能证伪?实际上这时期相关院校专业的确有坦克自行火炮的毕业设计,不过没找/找不到资料自然不会出现在游戏中。科技树上的T-34-1/2和上面的58式一样同样是为中坦线凑科技树七八级空缺而编出来的。
八级金币车59-巴顿:编的很迷惑的东西,纯粹是把59车体安上M48炮塔的缝合怪,实际上59式和M48炮塔座圈尺寸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按到一起?而且国内的那辆M48A3现在就完整的在那放着又哪来的炮塔去搞缝合怪呢?只能说编的很失败的车。
八级金币车59式/九级银币车WZ-120:实际上59式的工厂编号就是120,然后80年代新编号启用变成WZ-120,也就是说59式、WZ-120就是一个东西。然后九级银币车WZ-120为了系别特色给硬上了一门从未装过的122炮(外加三度俯角)。
十级银币车121:一句话游戏里的幻想战车,没有任何现实依据。首先121这个编号现实里就是69式的编号,69式最初的编号是121,80年代新编号启用变成WZ-121;然后这辆车介绍里说这辆车是69式之前的项目,之后编号被69式研制沿用,69式研制过程起始都很清晰起源自63年设计定型于74年,同时根本没有资料证实在此之前有过所谓失败的121项目。可能会有人问游戏里121会不会是69式早期样车呢?想多了69式最初的样车是山寨T-55性质的东西。最后是车体外观,游戏里121的外观实际上是按二四会战的中型坦克1221为原型编的,下图1221的侧面照片,可以发现同样是拉长的车体。总体来说就是以1221的外观改动一些细节(比如负重轮间距、翼子板的一体式收纳箱变成了翼子板上放一排铁盒的不伦不类的样子、排气管也改成传统59式的排气管外观),然后装一个类似传统59式的炮塔再塞一门122炮完工。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玩家找游戏里121的来源时找到了一些69式原型车121的记载从而以讹传讹的效果,比如所谓121毁于核试验来源就是66年69式原型车去进行核试验爆区通过试验而且这辆车参加完试验又继续试验去了可没有被毁。
二四会战的三机车1221
八级金币车122TM:简单的说名字122TM的来源二四会战三机车1221,TM就是三机就是三机的英文缩写,史实的1221外观见上图没有装导弹,游戏里的模型却是现实里的几种车的特征捏的缝合怪上了一门120线。总体来说,从车体一些细节上来看更像洛阳704的车体,而五角星的位置却不在704的收纳箱正面而是在122、1221的挡泥板上,车灯则是70年代后期以后一些中国坦克一样子在翼子板上而非史实的首上,此外还装上了到80年代一些坦克才有的裙甲;炮塔整体类似704的炮塔后脑勺有凸起的尾舱,但却有1221、122才有的炮塔后部栅栏,同时头包被人为加高;火炮外形是122的配重假炮管,导弹发射筒连接机构外观比较类似704;此外发动机是580马力的12150L-7比现实里122、1221、704都低了一大截。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车外形按史实的1221外形建模就完事了,拿这些车的特征搞个缝合怪没什么意义啊对性能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可能是觉得史实1221的外形和121太雷同了)
游戏里122TM的外观
十级特种车121B:很多人还以为这车是现实里的79式什么的,只能说想多了,这车同样是个缝合怪意淫车。这车名字是瞎编的,现实里还算有关的就只有BW121B(69-IIB)换了100线的69式改型,和这个一样吗?介绍里这车是60年代的东西,国内的L7炮是79年三七工程引进的,提前这么多年送来了L7,难绷。然后模型上还是121那个稍微拉长的车体,排气管却是730发动机那种在车体右侧的外观(发动机型号却是69式的12150L-7,过去没加强前功率还是580)——现实里哪有五对大负重轮、排气管在车体右侧然后又装了L7炮的车?另外炮塔上红外大灯测距仪的布置和69式一致,然而中国装L7的车59-2、79式没有红外大灯,外贸的69-IIM这种红外大灯不在炮根处而在炮塔正面以连杆联动。所以说就是个瞎编的缝合怪别去联想现实了。
好像没多少人关注模型上这么重要的辨识特征
总结一下,12年最开始出中坦线的时候由于冲国50年代只仿制了59式,60年又在换皮T-55,再往后搞得东西又因为滑膛炮年限等原因当时塞不进来,所以中坦线着实没有能出的东西,最终搞出了除了59式(WZ120)全员意淫的局面(泪目);再往后战游网放飞自我不讲历史了所以也别指望有什么靠谱东西了。
七级的IS-2*:没什么说的凑线路低级的换皮车
八级的110:这个东西存在但没有证据表明和中国有关。名为IS-2U是苏联当时对IS-2的一个改进方案,游戏里110这个编号实际上是根据国内重型坦克11X的编号以及仿造的59式120的编号编出来的,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得到过IS-2U的图纸,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尝试仿制过IS-2及其改进型。这个东西实际上和上面的IS-2*一样都是为凑重坦线低级车硬塞进来的。
IS-2U三视图
八级金币车WZ-111/九级银币车111 1-4/十级银币车111 5A:这三个东西一起说,历史上的111的配置为750马力的机械增压发动机122和60-122上车改装的Y174火炮,游戏里三个111没一个符合的,同时游戏里三款111的建模过程大体是根据坦博的样车建模车体,根据杂志上那张槽点比较大的线图再参考IS-2、59式的细节建模炮塔,由于当年并没有找111的图纸游戏里的外观和实际上111的图纸外观差别相当大。然后八级的扛着一门D25T九十级的装130炮,目前对111的研究表明早期的111方案的确考虑过D25T不过那个设计的炮塔和后来试制实车设计有很大区别,然后111的设计里根本就没有考虑过130炮,D25T130炮一堆堆但60-122上车的史实配置却一个没有着实是神奇。111 1-4/5A这两个名字都是编的,性质上等同E-50M这种虚空改进车。
八级金币车112:完全的幻想战车,中国的重型坦克设计仅有111。名字是根据重坦命名规则往后推的,介绍是瞎写的,外观实际上就是把111改成平首上大负重轮。此外手游里有个112-2实际上就是端游的KRT-1改名换皮到中系。
十级银币车113:完全的幻想战车,中国的重型坦克设计仅有111。名字是根据重坦命名规则继续往后推的,介绍是瞎写的,外观上是112的改型——112都是编的更不用说这个了。
新晋八级金币车WZ113-II:没什么说的,幻想战车113的改进型,113车体和苏系140炮塔的缝合怪在贴上80年代的裙甲,重型坦克扛着100炮着实绷不住。而且战游网编这车的时候编号又把WZ加上了战游网好歹自己内部统一一下啊!
总结一下,由于我国研制的重型坦克只有111所以为了凑科技树就只能瞎编了。如果当年空中网的人能专门去找找111的档案那还能找几个早期方案填充一下低级,然而并没有去找所以只能是这破样了。
低级的雷诺NC-31、维克斯E、97式、M5A1:没什么说的,给科技树凑数的换皮车,而且NC-31这个东西现实并不存在,在找不到/没找民国时的轻型坦克计划以及50年代超轻型坦克设计以及62式早期设计(比如62式早期有过一个12吨方案)的情况下的确就只能换皮车了。
六级金币车64式:这个倒是史实的东西,对岸75年拿地狱猫炮塔和M42车体拼的轻型坦克。
六级银币车59-16:现实中59-16是50年代末轻型坦克设计时北理工的方案,总体来说包括58年8月前北理工自己设计的方案与之后以北理工车体设计配合哈军工炮塔设计合并研制的方案,两校方案合并后到哈一机继续设计就是62式最早的方案131,131未试制实车到之后的阶段132(不是二四会战的132轻型坦克)才试制实车,然后132的改进型132B定型为了62式。总体来说游戏里的59-16是按58年8月北理工展出的木制模型做的外观,白板炮塔是木模的的三人炮塔,升级炮塔是62式原型车132的炮塔,不过和现实里的59-16还是有很大出入。大概因为当时在设计科技树时只看到了一张正面模型照片而这张照片上恰好没拍到负重轮部分,于是当时的设计者为59-16编了一个四对大负重轮的外观——实际上59-16模型是小负重轮加托带轮见下图,再下面一张是设计科技树的707杂志文章配图,可以看到标着59-16-1指的就是59-16当时木模的设计,然后炮塔是木模的炮塔,车体外观大体按木模做的却是四对大负重轮——如果见过露出托带轮的照片是绝不会画成这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错误比如游戏里炮塔配件名字不对、比如升级炮塔给加上了现实没有的炮长潜望镜(现实里62式原型车132的炮长没有单独的潜望镜只有迫真观瞄两用镜)。此外两校方案合并到哈一机后的设计由于没有资料具体情况不明。
59-16的模型经典照片,这张照片上看不到负重轮,由于当时只看到了这张照片所以编了个四对大负重轮59-16模型的经典照片,游戏里车体即是按这个做的,不过由于这张照片看不到负重轮且只看到了这张照片给编了个四对大负重轮
这张照片就很明显能看到托带轮了
当时杂志上的图,车体炮塔都是按59-16那个木模建模的,却是四对大负重轮只能认为当时只看到那张没露出托带轮的照片给编了四对大负重轮
顺便说一下一些59-16网上流传很广的流言,59-16没造出实车也没参加核试验,59-16也没有证据表明拿SU-76改装过。59-16设计和哈军工设计合并后到哈一机最早试制的样车就是132了,59-16/131根本就没试制过样车,杂志上所谓58年底试制装木制炮塔样车既无资料记载也不可能(可能就是当时那个木模的讹传),网上所谓59年7月试制样车献礼的说法目前来看也只是回忆者时间记错了,至于那张所谓59-16核试验照片我见过清晰版本只是一辆63式装甲车而已见下图。
手机拍的可能不太清晰但也能看到车侧壁的突起物
然后是所谓59-16SU-76M改装论,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坦克百科TE当时把59-16和发现的SU-76M扣炮塔照片给联系起来了,然后莫名其妙就国内传开了,实际上59-16的记载中根本没提到拿SU-76M改装样车的,那些SU-76M扣炮塔的玩意实际上只是一些改装的教具。国内关于59-16的描述充斥着各种谣言着实有点绷不住,59-16的记载主要是国内的文字资料把这些一翻就知道情况了,还把资料不易获取的洋人的脑洞产物当宝呢?
被拿来和59-16联系在一起的照片之一
SU-76M改装做教具的明确实例,别的照片认不出来这张总很好认把?
七级车62式/WZ131:没什么说的,62式的定型编号是131,然后80年代新编号前缀启用变成WZ131,这两个是一个东西。
八级金币车M-41D:90年代对岸改进的M-41D转生进坦克世界,当然性能是瞎填的。国服没卖过的车车
八级银币车WZ132:WZ132这个叫法是杂志的遗留问题,游戏里这玩意对应的是70年代二四会战的132轻型坦克,不过和现实有很大出入。游戏里由于早年的年限问题,这个车被提前到64年——67年项目才开始,然后模型基本上是式拉皮而非132的外观,炮塔是62式的样式而非132的(见下图对比),现实样车炮塔外观的红外大灯、红外测角仪这些细节也没有,现实里132装的是100滑游戏里是100线而且火炮外观也和现实不符。实际上这个车的性质和121类似,都是现实里的车出不了于是就按现实里的车的外观改改细节编一个塞游戏里,不过这辆车没像121一样改名。
上为二四会战132一号车炮塔,下为62式炮塔
现实中二四会战132照片上的火炮外观
九级WZ132A:九级十级的这两辆车实际上都是当年轻坦8变10的产物,都是意淫车。九级这个车名字是编造的二四会战132的虚空改进型号,模型则是以现实里62式原型车132的外观为基础改了改塞了一门100炮。这里就要说一下两个132混淆的问题,62式研制时的一个阶段原型车叫132,70年代二四会战的轻型坦克也叫132,由于名字一样过去的杂志上就配图配混了。不过战游网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编出这个车的,他们知道62式原型车132这回事,九级WZ132A最开始出来时的介绍里就有1960的时间这个就是62式原型车132的时间,纯粹白毛子瞎搞。
62式原型车132,注意左上角当年杂志瞎配图的说明
十级银币车WZ132-1:同九级车一样都是编造的二四会战132的虚空改型型号,外观大体上是80年代初62式改型的外观(裙甲、栅栏装甲),不过一些细节没做(比如车灯防护罩),然后重量达到30吨安上200毫米大铁头,然后硬塞一根L7进去,和现实的二四会战132什么关系没有纯纯缝合怪。
总结一下轻坦线,中系的轻坦线实际上确实是最好做的,中坦线50年代仿制T-5460年代换皮T-55没什么出的,重坦线111独苗不找111档案原始方案也没什么出的,而轻坦线则因为50年代开始就有大量设计有很多东西可以出可以成线,比如62式研制早期的十二吨方案、哈一机的二十四吨方案、哈军工的A101样车、62式的原型车及后续改进,不过由于资料问题(59-16因为一张照片做错了,上述的一些东西当时还不为人所知,同时没有去相关单位找档案)、限制问题(滑膛炮年代,二四会战的132木大)以及后来没人管瞎搞(轻坦8变10时候,别的系都是低级加一个顶级加一个,就中系选择910级编两个完事),于是成功也摆烂了。
这块着实没什么说的,科技树上九辆银币TD、两款金币TD共11辆都是纯纯的意淫虚空产物,都是找个现实有的没的底盘然后按个战斗室在塞一门炮完事。而且就连名字都不好好编。这些玩意名字都是底盘名字加个GFT(改反坦的拼音首字母),国内要是研制TD是绝不会这么起名字的,要我来编的话低级底盘名字加改装炮的名字走描述性叫法路线(比如三级那个M3 GFT让我来就叫M3 ZIS2),然后高等级的找一个和其他类型车编号不冲突的纯数字编号依次排下去(实际上50年代自行火炮的编号虽然不明但也已经发现了疑似的编号)。此外最初的TD最高九级,这些车里面十级TD可能后来才加入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名字叫WZ113GFT加了WZ而113没加WZ不像是一开始提交的。然后这条线路实际上在13年那时候就交上去了,不过拖了几年才经由空中网推动国服限定给出来了,白毛子也觉得都模型做出来了不妨发挥点剩余价值再一个版本后国际服也加进来了,说到底这种全员意淫的线路在当年实在是太挑战级接受度了(实际上现在也很挑战),然后当时国服的推广业务也已经完成不需要这种玩意来搞市场,再加上山寨268线实在没有玩点,于是就几年后才借着国服限定出来,而同时期的火炮线则因为同样意淫度太高外加火炮原罪大概永远出不来了。总的来说要历史性没历史性,要游戏性没游戏性,编的又很假,纯纯屑车,失败中的失败。
这段时间战游网又推出了新一代幻想战车——野兽战车——114SP2114514先辈2,名字上很明显是重坦编号往后推到了114然后是TD所以加了个SP2(2型)——也就是说只要白毛子愿意分分钟再整出来一个名叫114的重坦,模型上实际上就是一个平首上重型坦克底盘再按一个类似83式152的魔改战斗室。没什么说的。
总的来说TD线就是先天发育不良,一开始就烂到不能再烂然后一路烂到尾。实际上国内50年代确实有过一些自行火炮的研制不过由于资料不足着实没多少人知道也就不会加入游戏了,顺便50年代的学生毕业设计里也有过自行火炮的设计比如哈军工的资料里就提及57年毕业设计时有人就设计了一个100毫米自行火炮,当然这些玩意因为资料问题不存在的,不过这些玩意要是能加入游戏也比现在这些玩意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