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传立等著《历史深处:事前文明刍议》一书介绍,《古三坟书》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连山易》《归藏易》《坤乾易》;二是《太古河图代姓纪》;三是《天皇伏羲氏皇策辞》《人皇神农氏政典》《地皇轩辕氏政典》。自宋代毛渐发现、沈斐(音非)刻印以来,历来贬者多、褒者少,清代《四库提要》更将其视为伪书。那么,《古三坟书》真的是伪书吗?要弄清楚这一问题,还要从它被发现时说起。
它的发现者毛渐是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先后担任宁乡和安化知县、司农丞、提举京西南路常平、两浙路转运副使、集贤院校理、吏部右司郎中、陕西转运使等职。他在《古三坟书.序》中说:“元丰七年(1084年)予奉使西京,巡按属邑。而唐州之泌阳,道无邮亭,因寓食于民舍。有题于户:三坟书某人借。亟呼主人而问之,曰:古之《三坟》也,某家实有是书。因命取而阅之。《三坟》各有《传》,《坟》乃古文,而《传》乃隶书。观其言简而理畅,疑非后世之所能为也。”“予考此书,既笃信之,将以诒诸好事君子。”宋绍兴时期三十七年(1147年),沈斐在《古三坟书.后叙》中说:“余家藏此《古三坟书》而时人罕有识者,恐遂湮没不传于世,乃命刻于婺州学中,以与天下共之。”
毛渐是朝廷命官,又是进士出身,对古籍有着相当的鉴定能力。沈斐也是一个读书人,对古籍十分热爱,生怕失传,所以刻印出来,作为州学读物,他们的目的都不是为了牟利,而是有着很强的历史责任感,不可能伪造一本书来欺世盗名。而且,《古三坟书》的正文是用古文也就是篆书或战国文字写的,解释文字是用隶书写的,说明这是一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版本。
其实,《春秋左氏传》说:“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杜预注:“皆古书名。”说明《古三坟书》早在春秋时期就在世间流传。唐代张说(音月)《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也说:“三坟五典,公能读之。”说明这本书在唐代时尚存。只因其未像儒学十三经一样列入学官,又因其文字古拙,很少有人认识,所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怀疑其为“伪书”。
从其内容来看,也绝非伪造。如《太古河图代姓纪》中说:“太古者,生民之始也。太古之人皆寿盈易,始三男三女,冬聚夏散,食鸟兽虫鱼草木之食,而男女构精,以女生为姓,始三头,谓之合雄纪。生子三世,合雄氏没,子孙相传,记其寿命,谓之叙命纪。通纪四姓,生子二世,男女众多,群居连逋(音不),从强而行,是谓连逋纪。生子一世,通纪五姓,是谓五姓纪。天下群居,以类相亲,男女众多,分为九头,各有居方,故号居方氏。(居方氏)没,生子三十二世,强弱相迫,欲生吞害,中有神人,提挺而治,故号提挺氏。提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纪七十二姓,故号通姓氏。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音比)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九头,咸归有巢。始君也,动止群群相聚,而尊事之。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燧人氏,有巢子也,生而神灵,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事之。始有日中之市,交易其物,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时,龙马负图,盖分五色,文开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画八卦,皆连山、名易、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始明于世。图出后二成,二十二易草木。木枯月,命臣飞龙氏造六书,后草木一易。木王月,命臣潜龙氏作甲历,伏制牺牛,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头为九牧,因尊事为礼仪,因龙出而纪官,因凤来而作乐。命降龙氏何率万民,命水龙氏平治水土,命火龙氏炮冶器用。因居方而置城廓,天下民号曰”天皇太昊伏羲有庖(音抛)升龙氏“,本通姓氏之后也。”
这段文字记述了远古之人以采集渔猎为生,以母姓命名,女性主动与男性交合,已知记录子孙世系和年寿,男女群居,崇尚强力,由三姓、四姓、五姓发展到九个氏族,各有一定地域,渐生争端,有神勇之人,手提棍棒,实行统治,发展到七十二姓。后来,九个氏族都归顺了有巢氏,人都住在巢穴中,可以把鸟兽之肉和草木之实都储存起来。有巢氏的儿子燧人氏又教会人们钻木取火,把肉烧熟了再吃。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在市场交换,结绳记事。后来又发明了八卦、文字、历法、祭祀、冶金,制定了礼乐,任命了官吏,平治了水土,筑造了城郭,被称为太昊伏羲。
这些记述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十分契合,而且在有巢、燧人、伏羲的基础上,又向前推出了合雄、叙命、连逋、五姓四纪与居方、提挺、通姓三氏,当为民间口述历史的内容,补充和丰富了正史所没有的记载,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