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历史上的帝王尧帝和舜帝之间的禅让制被诸多儒家所称赞是“德治天下”、“任人唯贤”。不过在《竹书纪年》这部史料当中记载的却完全不一样的说法。记载了尧舜禹...
“谦让”,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历史上的帝王尧帝和舜帝之间的禅让制被诸多儒家所称赞是“德治天下”、“任人唯贤”。不过在《竹书纪年》这部史料当中记载的却完全不一样的说法。记载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制充满着血腥和黑幕,那么这段历史真实可信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1、发现《竹书纪年》
在西晋279年,有一位盗墓贼,挖掘了魏王墓之后,在里面发现了大量的竹简,但是这些竹简有些内容缺失,于是司马炎便命人整理余下竹简后,命名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主要记载的是魏国与晋国的事情,它也可以被当作魏国的史书,比《史记》早出现约200年。
时间太过于久远,我们想要了解更早发生的事情,我们一般就只能通过史书去探索。史书一般为胜利者书写,所以里面的真真假假,我们也难以分辨。近年来,因为《竹书纪年》中提到了关于尧舜禹的事情,一时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同时也有网友对孔子、司马迁等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竹书纪年》中记载了什么
那么,《竹书纪年》中到底记载了尧舜禹的哪些事情呢?有些人甚至不能接受,因为在我们所学的知识里,尧舜禹就是古代君王贤德的典范,而这里面记载的却完全违背了道德仁义,“禅让”的意思并不是指的主动退位,里面其实是政权的更替。
《竹书纪年》中讲到,舜将尧囚禁,要求他让位给自己,尧不从被流放,舜甚至让尧骨肉分离,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能去探望他。在舜即位之后,为了铲除异己,就除掉了尧的心腹,给对方泼脏水,称对方为“四凶”。
尧培养了自己的势力,但这其中也是波涛汹涌,处处暗藏危机。鲧在暗中和自己的儿子大禹蓄积力量,然后找准时机打败了舜,最后将其流放苍梧直到死去。大禹即位,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京东健康特医食品行业联盟正式成立
权力总是让人虎视眈眈,伯益密谋夺权,最后却没能得逞,被启给杀死。这里面并不是如我们看到的那般美好,更多的是黑暗与争夺。但是《竹书纪年》上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我们也未能得知。
3、总结
毕竟《竹书纪年》的原本,在宋朝时期就已经丢失了,即使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古今两个版本的《竹书纪年》,它们都不是最初的版本了。由于《竹书纪年》记载的事件与《史书》记载的事件出入太大,有些甚至颠覆我们的认知,所以一般很难让人接受。这里面的真假,我们也无可评说。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韩非《说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