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冯梦龙说:在我们古代,这是要写进笑话书的

冯梦龙说:在我们古代,这是要写进笑话书的

冯梦龙说:在我们古代,这是要写进笑话书的断纹是古琴独特的生命轨迹,像每一个人生,不可复制

与有 琴 人

做 有 趣 事

冯梦龙_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简介

钧天君按:上一期《国家宝藏》播出后,唐代老琴“彩凤鸣岐”几乎在所有古琴粉的朋友圈里刷屏。钧天君的关注点落在了丁承运和张国立的两句玩笑话

“削圆方竹杖,漆却断纹琴。”

“二的人,好几千年前就有了。”

△ 唐琴“彩凤鸣岐”演奏出自《凤凰和鸣》专辑

古代怎么形容一个人很二?

“削圆方竹杖,漆却断纹琴。”

就这么说吧,给断纹琴重上大漆,就好比是有人要给莫高窟新贴壁纸。这种行为足够被收进古代的笑话书里,比如冯梦龙的《古今笑史》。

冯梦龙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作品集

△老琴“松风”琴底板断纹

断纹就是古琴表面这些裂开的漆面纹路。

温度湿度的变化,经年的岁月风化都是断纹形成的原因。乍看之下就会有人觉得这是张表面全裂的“破琴”。

遇到这样的“破琴”就偷着乐吧。毕竟,古人有夸张点的说法,认为古琴“不历五百岁不断”。

不只是古琴,许多漆器在历经漫长的岁月之后都会出现断纹,所以,自然形成的“断纹”多半是古董的象征。

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_冯梦龙作品集

△老漆箱的断纹

弹琴的人偏爱断纹可不是冲着古董去的, 而是因为出现断纹的古琴,声音会更加松透。

制作一张古琴,要在木胎上打磨灰胎、髹上大漆。灰胎和大漆会抑制木胎震动,断纹的出现,可以适当减弱这种抑制作用,从而使古琴的音色更加清透。

冯梦龙_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简介

但毕竟老琴难得,因此,从古到今都有斫琴师尝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人为创造断纹,让新琴也可以拥有更加松透的声音。

人们还给“断纹”仔细分类,各取了形象的名字。比如:

/梅花断 /

冯梦龙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作品集

漆面纹路中嵌入几处圆瓣,能数出几朵梅花来。"梅花断"是古人看来最难得的。

“非千载不能有”。

/ 蛇腹断 /

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

“蛇腹断”是特别生动的名字。横长的纹路,几乎平行地覆盖在漆面上。

节节相似,有如蛇腹。

/ 牛毛断 /

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

顾名思义,细、密、繁多,是牛毛断的主要特征。

/ 流水断 /

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

流水断纹路与蛇腹断相似,但裂纹不如蛇腹断平行。

如风吹皱,似水波粼粼。

/ 冰纹断 /

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

冰纹断纹路横竖交织,蜿蜒交错,如同冰面开裂。

往往一张老琴上会出现多种断纹。唐琴“彩凤鸣岐”的断纹就介于“小流水断和牛毛断之间,还有部分的冰纹裂”。

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

△唐琴“彩凤鸣岐”底板断纹

每一张琴的断纹,都是其独特的生命轨迹。像每一个不可复制的人生。

古琴的漆面和音色都会在时间里悄然变化,看日日擦抚的琴面,从光洁至磨损;听反复操弄的琴音,从生涩到松透。这恰是古琴的迷人之处。

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

人人都想要一张断纹琴。但有时,对着一张新琴,才更易察觉这种由变化而来的欣喜。

自然形成的断纹固然需要漫长的时光,但总不会是在第五百年的最后一天,突然全部出现。

若有一天,你发觉爱琴的漆面,隐隐几处突起的纹路,欲断未断,别急着懊恼,仔细看看,或许正是琴有断纹初长成。

冯梦龙简介_冯梦龙_冯梦龙作品集

断纹是时光留在琴面的白描。

如果你也点开了文首的音乐。那么,请听:

今人与古人,曾在同一张琴上奏响乐音。

从盛唐走来的不老声音,

自琴弦而始,透过千百年 岁月的裂痕——

愈发清晰。

冯梦龙作品集_冯梦龙_冯梦龙简介

昨晚,蓝血月刷屏了朋友圈,钧天君手拿鲜花站在血月下面等风来。但“风花血月”的浪漫,并不如有一人陪你慢慢终老,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脸上的皱纹。正像弹琴的人共琴老伴,都爱断纹。

当古琴的生命比人类更加漫长,人与琴,是谁在陪伴谁。

【了解古琴请点】


图片制作 | 林隽雅

·

欢迎随手转发朋友圈

上一篇: 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民间灵异,趣味历史
下一篇: 揭秘《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