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近代史的认识其实都是来自于中学教科书,一谈到辛亥革命,就认为孙中山了不起;一谈到清末新政,就认为大清肯定失败,多问一句为什么,就只能回答“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但事实上,我们从教科书上所了解的那些知识只是片面而粗陋的结论,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还要从其他地方寻找答案。
希望今天推荐的七本书,能够帮助大家打破对近代史的固有认知,重新认识近代史。
一、《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徐中约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豆瓣评分8.7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美国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必读教材。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徐中约先生使用了大量的资料,以其极具实证的风格,将这些材料抽丝剥茧,形成自己的观点,因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又使得这本书同时夹杂了中西的文化特点,非常值得一读。
◆读者精彩评价:
1.中国近代化以来的种种阵痛和屈辱,历代统治者对实现国家富强的尝试,权力的角逐,意识形态的纷争,阴谋与战争,为理想的牺牲精神,每一个普通人精神层面的变迁,都在这本书中。
2.很多叙述都改变了最初从教科书里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在历史事件的连贯性方面补充了不少知识,对于事件的因果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有时候国家变脸要比人变脸还要快,这一百年,中国的敌人不断的变化,很多都是好了一陈子,过一段时间关系又变坏了,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句话用在国与国之间最合适不过了。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在权力斗争及清洗政敌时,谎言是司空见惯的,暴行越大,就越需要歪曲真相来改写历史。
2、自高自大而又自给自足的中国人,拒不承认对外来产品的需求;被圈禁在沿海几小块地方的外国商人,对中国的国家行业社会没有起到什么建设性的作用。
3、中国人拒不承认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二、《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著台海出版社豆瓣评分8.1分
◆推荐理由:
在这些近代史的书中,只有这一本算是通俗说史类,而非学术类的作品。张鸣的语言非常犀利、晓畅。打破了我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近代史的固有认知,开启了一扇重新认识近代史的大门。尤其因为这本书是由讲义编辑而成,完全从近代史考点出发,适合学生阅读,能令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了解更多的近代史知识。
现在新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已出版,相较于老版,可读性更强,算是普通人入门读近代史的首选。
◆读者精彩评价:
1、虽然不是严肃专著,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观点,重新了解近代史的种种观点和结论。其实作为一个脉络挺好的,由此进去,更深入的基于史料和专业著作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才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2、一直对历史书不太感兴趣,原来这本书是根据张鸣的政治史公开课内容整理而成的,难怪内容是娓娓道来,比一般的历史书更有故事性和趣味,视角也比较独特。
3、我喜欢看这些从另外一个角度写的东西,没有教条,却更逼近真相。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中世纪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能踏入新世纪,才有前途,你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2、农民不是没有力量,但这种力量需要整合,没有人来整合,再大的力量也成不了大事,太平天国的历史再次证实了这个道理。
3、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一种能够让人永远掌权的选择,如果选了这样一个选项,就相当于按下了自我毁灭的按钮,因为这一选择得罪了太多的人。
三、《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中华书局豆瓣评分8.7
◆推荐理由:
蒋廷黻先生的地位不用多说,顶有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中国近代史》堪称是近代史领域最经典的作品。不仅因为这本小册子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读者精彩评价:
1、这部70多年前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叙述与分析简炼扼要鞭辟入里。并以百多年间中国外交得失对内政外交的影响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辅线,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认识价值。
2、读此书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看的过程中常常对蒋先生的精准分析拍案叫绝。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像汽车与人力车的比赛。
3、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四、《从晚清到民国》唐德刚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豆瓣评分8.4
◆推荐理由:
史学大家唐德刚的代表作品,原名《晚清七十年》。这本书与一般近代史书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提炼出了迥异于传统历史分期的“历史三峡论”。并用一种非常犀利狠辣的语言对中国近代这段屈辱的历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述,读起来令人只觉得浑身战栗,如醍醐灌顶。
◆读者精彩评价:
1、唐德刚的文笔常常是笔端带着感情,让人看的很舒服,而且可以说是“史才”、“史学”、“史识”三者兼而有之!
2、这段从君主到民主的转型史,基于扎实的史料再贯注个人情感和判断,竟然出人意料地好看!!
3、口语评书化的写作,让历史更为鲜活,也展露了更多细节,读起来非常轻松。更重要的是描绘了个人人性对历史的影响,而非单纯的时事所趋阶级斗争。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那亿万个贫困肮脏、面黄肌瘦、愚昧无知的鸦片鬼“约翰·支那曼”,仰视豪华幽雅的上海“外滩公园”,也就不能与狗同入了。
2、自1860年的《北京条约》,到1901年结束“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签订的40年间,大英帝国随对华政策的纵深发展,竟逐渐从一个面目狰狞、吸血吮髓的母夜叉,变成一个捍卫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强有力的保姆了。
3、一群狂热信徒被逼上梁山,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终致酿成死人无数的“太平天国”大悲剧。
五、《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豆瓣评分:9.3
◆推荐理由:
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几个主要人物作为叙述展开的线索,然后中间夹杂着对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作战战术的运用等等细节的阐述,体现了作者对史料的扎实掌握,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本书是深入了解近代历史细节的首选。
◆读者精彩评价:
1、扎实的史料考证和客观的人物臧否,精华观点似在头尾两章,即一种摆脱宣传束缚、超然开阔而批判镜鉴的现代史观。鸦片战争已过去近200年,此书成书也逾廿年,天朝的迷梦和现代化的艰途依旧,更映衬出这种学术态度的可贵。
2、冷静而客观。绝不是秉持政治正确划分对错是非的简单评判,真正是以“历史的眼光”剖析大事件背后的社会根源和个人得失。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清朝不管战况如何,在武器装备上都能保持优势。这就使得清王朝不是继续着力于研制新武器而获取更大的优势,而是着力于垄断这种优势的军事技术,不让对手或潜在的对手所掌握。
2、伊里布与琦善一样,是清王朝中最早由主站走向主和的大吏。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他很早便消退了与“逆夷”不共戴天的豪壮气概,希望能与英方达成双方都能“下得去”的妥协。
3、在鸦片战争中,“汉奸”是一个最不确定的称谓,一切不便解释或难以解释的事由、责任、后果,大多都被嫁移到“汉奸”的身上。
六、《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著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豆瓣评分9.3分
◆推荐理由:
郭廷以先生的这本巨著从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流谈起,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如何从一个昂扬的盛世被历史的大势推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本书选取的历史事件和叙述结构,看似与市面上通行的近现代史教科书出入不大,但作者没有意识形态偏见,旁征博引,极严谨而客观。作者一切以材料说话,不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少数流露个人喜好之处,寥寥数语,又极传神。
◆读者精彩评价:
1、郭廷以此书更多的是从大历史中人物的表现轨迹来展开图卷的,对人物的成长分析部分也较具价值。
2、作为近代史的简明通识读本,本书堪当其任。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近代所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樊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遂陷入悲运。
2、任何民族的命运,胥决之于其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力,亦即决之于文化。文化的形成有发之于一己者,有得之于人者,后者之重要性尤大于前者。
3、千余年来,中国视海上互市为利薮,至是则为祸源,“终明之世,通倭之禁甚严”,亦即海禁甚严,中国遂真正进入闭关时代,认为与外族接触,害多于利,甚至有害无利。
七、《剑桥中国史之晚清史》费正清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豆瓣评分8.8分
◆推荐理由:
剑桥中国史系列,是国外非常权威的历史著作。这套晚清史,作风严谨,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也许有的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开阔我们的视野。
◆读者精彩评价:
1、看一点中国人写的晚清史,再来看它应该能够更好理解。它不是陈述式的,而是分析评论式的。因此,有一点近代史基础,再来看会更好。
2、当年研究生面试的时候,仅凭此书,就蒙骗了不少大牛,得以侥幸过关。每念及此,心中窃喜。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中国在19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过程。这场悲剧是如此缓慢、无情而又彻底,因而它就愈加痛苦。
2、在乍浦和镇江,满洲士兵杀死自己的子女和妻子,以免他们遭受蹂躏 ,而他们自己宁可在营房自缢也不愿投降。郭富将军在放出恶臭的死尸堆中写道:“我从内心深处厌恶战争。”
3、炮舰外交揭露了关于中西交往中谁说了算这个反复未决的斗争。英国希望的不是把中国当作殖民地来统治,而是要中国按照英国方式在法治精神下进行国际交往和自由贸易,因为这将为英国的商业利润打开门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