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学家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时代朝代史学家知人论世代表作卷数、篇数体例记述范围史学地位备注先秦春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4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一万八千字编年体公元前722—公元前4811.开创了私人撰史的风气,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促进了私人修史和私人论史,有利于史学的进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春秋》是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对后世编年体史学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私撰春秋左丘明左丘明(公元前502年-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传》十万八千字国别
2、体公元前722—公元前4531.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很高史料价值。2.重点突出,别具史识,对编年体发展有重大影响。3.文笔生动,叙事得法,在历史文学方面具有很高成就。私撰两汉西汉司马迁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记》总卷数130卷、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纪传体黄帝—太初年间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史家之极则”。2.《史记》以据史实录精神,全面客观而深刻的记录社会
3、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3.形成了明确的史学理念,也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私撰西汉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别录》共20卷1.全面而系统地整理了西汉的典籍,保存了大量史料。2.创立了校雠学,恢复了大量典籍的原貌,对后世图书整理启发很大。私撰西汉刘歆刘歆,(约前50年-后23年),字子骏,西汉末年人。《七略》书分为六略三十八种,著录603家,共13219卷1.建立了系统的图书目录分类体系,创立了目录学。2.开创了学术史
4、先河。私撰东汉班固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汉书》总卷数120卷、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纪传体前206年—23年1.创立了纪传体断代史,被后世史书奉为定例,影响极大。2.独立而完整的保存了很多西汉的史料。私撰东汉荀悦荀悦(148~209),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汉纪》共30卷编年体前206年—23年1.《汉纪》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对后世史学影响很大。2.补充了《汉书》的很多遗漏,具
5、有很高的史料价值。3.《汉纪》通过“荀悦曰”直接表达了与《汉书》不同的思想。私撰两晋西晋陈寿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魏书4纪、列传26蜀书15列传吴书20列传纪传体220—2801.分国纪史,轻重有别。2.略而有法,舒而不芜。3.曲折尽意,多有回护。私撰东晋干宝干宝(?~336),东晋文人,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晋纪》20卷编年体私撰东晋袁宏袁宏(约328~约376),东晋文学家。字彦伯,小字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汉纪》30卷编年体1
6、7—220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朝的史事,在体例上较荀悦的《汉纪》上有创新。私撰南北朝南朝裴松之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东晋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三国志注》220—280保存了丰富史料,发展了史书注释的方法。私撰南朝范晔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后汉书》总卷数120卷、30志、10本纪、80列传纪传体25—2201.继承前史,择善从之。《后汉书
7、》之前已有八部后汉史,范晔在这些史书基础上,编撰了后汉书,能够做到择善从之。2.叙事得法,编次周密,有单传,类传,合传等形式,改用类叙法,拓宽了史书记载范围,而且较清晰。3.重视史论,其中“序”、“论”是范晔精心写作的,思想深刻,确属奇作。私撰南朝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宋书》总卷数100卷、10本纪、30志、60列传纪传体405—479《宋书》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是很突出的。第一,创立家传的形式。第二,创《索虏传》以记北魏史事,正如北齐人魏收
8、撰《魏书》以《岛夷传》记南朝史事一样。这是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在史学上的一种特殊的反映。第三,在类传中增立《孝义传》,提倡“孝行”、“孝廉”。这是魏晋统治者鼓吹“以孝治天下”的遗风。奉敕撰南朝刘勰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