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聊斋志异》这个大IP究竟该怎么“盘”?

《聊斋志异》这个大IP究竟该怎么“盘”?

《聊斋志异》这个大IP究竟该怎么“盘”?一个适宜影视化的好IP,也需要恰到好处的改编,才能让其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无疑,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腾空出世抢走了今年春节档最热烈的掌声。其实春节档中也不乏传统套路的贺岁电影,比如成龙、阮经天、钟楚曦主演的合家欢大片《神探蒲松龄》。这部春节档唯一一部奇幻题材电影,《神探蒲松龄》除了主要表现以成龙饰演的蒲松龄查案捉妖之外,还套用了一个观众非常熟悉的“倩女幽魂”的故事,创作者将悬疑探案、鬼怪爱情糅合在一起,从《聊斋志异》这个大IP中来,又陷入了需要突破港片《倩女幽魂》的艰难处境,既有《神探夏洛特》的套路,也有《捉妖记》的影子,野心太大又有点生不逢时,略显可惜了。

在所有被改编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聊斋志异》可能是最早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是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一部古代神怪小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题材的吸睛性。龚金平教授在《鬼神妖狐的现实映射与人生隐喻——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改编(1949-)》一文中指出,与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西游记》相比,《聊斋志异》没有尽力铺演那种瑰丽奇谲的神魔想象,或者炫耀充满魔幻和奇趣的仙术,而是立足于民间传说和村野闲聊,虽不乏浪漫化的艺术想象,并自由地出入人世以及仙魔鬼界,但又饱含着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民间智慧和朴素的善恶观念,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二是,影视化改编的可能性大。《聊斋志异》与其它古典名著相比,故事简短、篇目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非常适合拍摄独立成章的电影、电视剧,不像长篇名著剧那样消耗成本(某些包括较多单元的系列剧除外),因此,成为诸多影视工作者青睐的对象。

但是,一个适宜影视化的好IP,也需要恰到好处的改编,才能让其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成为一部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受大众喜爱的佳作。

《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史

最早对《聊斋志异》进行影视改编的可以追溯到1922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把《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一篇改编成鬼怪片《清虚梦》,把《珊瑚》一篇改编成《孝妇羹》。自20世纪20年代搬上银幕以来,各类取材“聊斋志异”影视层出不穷,迄今为止,九十余年间,仅电影和电视剧,就在百部以上,其它戏曲、动画片、文学剧本等,更是不胜枚举,其改编、拍摄版本数量,堪称古典名著之佼佼者。

1975年,由香港无线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民间传奇》播出,其中就包括《青凤》、《画皮》、《聂小倩》3个“聊斋”单元,成为最早由《聊斋志异》改编而来的电视单元剧。

1979年,中国内地号召有条件的电视台拍摄和创作电视剧,整个八十年代,在央视开启四大名著电视剧改编工程的影响下,《聊斋志异》因十分适宜单元剧的播出形式,加之制作成本不高、故事的传奇色彩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各省市地方电视台古代文学改编电视剧的首选。

第一次将《聊斋志异》较为系统、完整、规模化的电视剧改编是1987年至1990年,由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共同制作播出的《聊斋电视系列片》,又名《聊斋》。

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片头带着风声的音效配合鬼影憧憧的灯,是不是你的儿时噩梦?

这可能是目前为止单版改编篇数最多的“聊斋”电视剧,现通行版为播出版47篇,72集,是第一部真正从内容到形式“还原”《聊斋志异》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创作,极大地发挥了单元剧创作的灵活性和电视剧播出的优势。《聊斋》开启了“系列片”创作模式,也对后来的“聊斋”题材电视剧改编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三地影视界的交流合作和整合、合拍片政策的逐步开放,以及1997年香港的顺利回归等原因,新世纪以来“聊斋”的电视剧改编也随之出现了新情况,即以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合拍为主要特点,内地、香港、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开始渐呈融合之势。

上海地区制片机构以启用港台演员担任主要角色为主要合作方式,于2004年至2007年出品了原“新编百集聊斋”的后续作品,改前缀名为“聊斋2”或“聊斋志异系列之贰”,再冠以单剧名。

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聊斋志异2《粉蝶》中的彭于晏,2007年

与此同时,港台主导的影视制作合拍项目也积极与内地年轻演员合作,在内地取景。如台湾影艺界名人杨登魁2003年出品的古装魔幻爱情电视剧《倩女幽魂》(40集),是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多地区合拍的,由香港女导演李慧珠领衔执导,香港亚洲电视台编剧陈十三担任编剧之一,港台内地的演员徐熙媛、陈晓东、宣萱、吴京、聂远等人主演,除了中国内地演员,剧中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当红明星加盟,是少有的一部云集东南亚当红电视明星的大型剧集。

那是一个两岸三地各路演员齐聚“聊斋”的时期。“聊斋”题材影视改编不仅能吸引各路豪杰,更是一个能捧出新人的宝藏。

以制作古装电视剧起家,以新一代青年偶像明星为主要演员,以年轻观众作为主要的收视群体的民营影视公司天津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自2005年起,陆续制作了“聊斋”改编的影视剧,当年参演的年轻演员现如今都是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

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是的,四爷和诗诗早在十多年前就同框了

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_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

哥哥版宁采臣与胡歌版宁采臣,各有风韵

而另外一家上海东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持续在“聊斋”改编上发力,在与“唐人影视”合作《新聊斋志异》之后,以“两年一部”的速度对《聊斋志异》进行电视剧改编。

据网络不完全统计,若将“唐人影视”出品的《聊斋志异》改编的电视剧统称为“唐人聊斋系列”,总集数超过100集;而上海东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拍和合拍的“聊斋”系列剧可统称为“东锦聊斋系列”,总共达146集。除上述专注“聊斋”电视剧改编的制片公司外,还有很多直接取材于《聊斋志异》经典故事或脱胎于该本文学作品的电视剧出现。其中,《聂小倩》、《画皮》的故事始终最受青睐,被反复搬上银幕、荧屏。

除了电视剧之外,针对该IP的电影改编也十分兴盛。从建国以后至80年代,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制片公司拍摄了十多部取材或节选自《聊斋志异》单篇作品的“聊斋”故事片。而进入八十年代,大陆与香港开启电影合拍后,“聊斋”热开始蔓延到大陆,并且势头强劲,浙江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等当时中国的电影创作重镇都出品了《聊斋志异》单篇改编的电影作品。

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这个惊艳的镜头深深印刻在一代人的脑海里

自进入新世纪以后,电影创作者对于《聊斋志异》的改编已经越来越崇尚自由和个性。正如龚金平教授所指出的,创作者再不愿亦步亦趋地追随原作的情节与主题,甚至也不满足于情节上的细微调整与变化,而是试图用一种全新的编剧思路来重新创造一个作品,尤其注重为这个作品注入一定的现代气息,从而使作品能够得到现代观众的认同,触发现代观众的共鸣。这个过程中的得失成败,正可以为后来者以及其它类型的电影创作提供丰厚的警示与启示。

神怪小说改编优劣、扩展和演变

古代文学神怪小说进行影视改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要看在改编的过程中具体如何处理和对待。

对于《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的优、缺点,龚金平教授就认为,由于单篇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情节容量饱满,且其文学手法充分体现了视觉化的特点,加上大量具有浪漫色彩却饱含世俗人性人情因素的爱情篇章适合改编成爱情题材电影,以及《聊斋志异》的“野谈”性质使改编者拥有不必拘泥于历史考据、历史生活场景还原的自由度,还有《聊斋志异》中许多小说对于观众现实中匮乏与憧憬的想象性抚慰与满足,都使《聊斋志异》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从而得以在百年以来一次次以影视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其不衰的艺术魅力。

但《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存在人物被动、情节想当然的缺点,许多故事在核心情节的处理上过分依靠巧合与“神迹”,这会冲淡情节的感染力,甚至会影响观众对于情节的认同程度。《聊斋志异》的价值观虽不乏“惩恶扬善”的一面,但也有比较消极被动的一面,使这些故事难以与现代人、现代社会相呼应或契合。其涉及狐、仙、鬼、妖的世界,但对于这些世界缺乏一个统一的世界观设定,对于其中的一些程序、法则交代不清,有相当大的随意成分,这对于电影改编来说是一个陷阱。

同一古代文学神怪小说随着改编次数的增多,观众欣赏需求的提高,改编的方式也随之扩展和演变,笔者粗略地归纳了几种较为常见的改编方式,以《聊斋志异》为例:

首先是节选式,选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个篇章进行改编,创作出一部电视剧作品;

第二种是单元剧式,根据原著中的篇章结构一一对应建立起电视剧单元,以上下两集为一个单元剧最为常见,并由此建立起单元剧的系列。前两种改编方式都较为遵循原著的原貌,是不违背原著精神主旨和不超出原著的“还原性”改编。

第三种是组合式,即将原著中相同类型或相似人物的故事挑选出来进行重新编写。当编剧增加的原创内容与原著交织得较为和谐,观众也较期待故事新编所带来的新鲜感。

第四种是衍生式,即选用原著中的一个或一些人物、情节等元素编写一个原著之外的新故事。衍生式的改编方式采用了原著的某些内容,即便份量极少,但原则上仍遵循原著,同时创作者仍期望观众能够自动建立衍生文本与原著之间的关系。

第五种是改写(重写)式,即针对原著故事的大部分内容进行重新创作,常见于后来的创作者对于经典的、反复改编的内容进行再创作所采用的策略,刻意与原著以及之前的改编保持相异性。因此,改写(重写)有时候是颠覆性的,观众的接受度如何也为创作者埋下了风险。

经典古代文学作品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文学作品影视版本的经典性也在慢慢树立,电视剧改编的先行者们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时代、电视剧艺术和技术的先机,但神怪小说对于技术和类型的天然依赖又为后来的创作者留下了充足的机遇。

近些年来,一些经典的神怪故事被反复重写和演绎,同时,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有意识地向古代文学作品的宝库中寻找元素和灵感,然而如何利用好这些神话元素(或者当下流行称之为“IP”、“梗”)创作影视剧剧本并不容易。面对新时代下的新观众,不仅需要为改编的古代文学作品神怪小说源文本寻找新的定位和新的讲述,更要通过影视剧的表现让整个民族对于宇宙、世界、创世、神话等等的想象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 THE END —

作者 | 谈谈

编辑 | 都欣

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

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_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

聊斋志异中异什么意思_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

上一篇: 名家评点《聊斋志异》:说鬼谈狐,论世三分!
下一篇: 《聊斋志异》赏析之(二十):《罗刹海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