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政协踏访灵峰山
在黄石地区,流传着一些关于东方朔的传说,大冶乡间有多处地名如栖儒桥、讲堂庙、妙子洞等,据说都与东方朔结庐讲学有关,还有人认为东方山因东方朔而得名。也有人认为东方朔未曾到过鄂东南。无论如何,东方朔是一位在大冶民间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东方朔讲堂
一.东方朔生平
《汉书》有传70卷,涉及数百位名公巨卿,其中只有15人单独立传,东方朔是其中之一。其传曰: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平原厌次,乃平原郡厌次县,即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东方朔出生地在原陵县神头镇。一说他本姓张,母姓田,少失父母,自幼而孤,“朔生三日而田氏死……邻母拾而养之”(《太平广记·东方朔别传》)。东方朔之生卒年,史无明载,一说其生于前161年,卒于前93年。今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有东方朔陵墓及唐天宝十三载(754)颜真卿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2008年陵县建成东方朔公园。
李白与东方朔,同样15岁学剑,同样能文章,同样豪气干云,心雄万夫,而东方朔还系统学过兵法,勇廉谦信俱备,与李白相比,其综合材质,似有过之。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诏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武帝本纪》)。东方朔应征求仕。别人上书,多言得失,而东方朔大谈自己的优势,“文辞不逊,高自称誉”,即使是一般人士,恐怕也会产生反感,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汉武帝竟然表示赞赏,这显示了东方朔的眼光,如果对武帝缺乏了解,他断然不敢冒然行事。然而武帝虽然留下了东方朔,却并不召见。于是他略施小计,就让皇帝注意到自己,乃“稍得亲近”。他精于射覆,曾以智击败“滑稽不穷、常侍左右”的郭舍人,使之受榜百之辱。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武帝爱之,擢拔为常侍郎,愈见爱幸。
如果东方朔仅仅能言善辩,诙谐百出,那么无非是一弄臣,近于倡优而已。事实上,他善于“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武帝微行出猎,驰骛禾稼稻粳之地,且欲圈民地为上林苑,东方朔谏阻之,曰:“奢侈越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其理由有三:“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荆棘之林,而长养麋鹿,广狐兔之苑,大虎狼之虚,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又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又以史实为鉴,“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虽然武帝没有采纳,但也畏服其理,不治其罪。
隆虑公主之子乃武帝之女婿,犯罪当死,武帝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朔独趋前上寿,赞其遵守法度,劝其节哀顺变,以国事为重。帝嘉其忠亮,不以为忤。帝姑馆陶公主寡居,私幸家奴董偃。偃“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武帝优容不问,且亲自接见董偃,厚加赏赐。“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而东方朔竟奏称董偃有斩罪三,并一一陈之,武帝称善,董偃之宠由是日衰。不过,馆陶公主坏了风气,“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东方朔曾官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等驾前承幸取笑之人并列,他因不得大用而意有不平,故作《答客难》,有言曰:“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谈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募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又作《非有先生论》,其辞曰:“非有先生仕于吴,进不称往古以厉主意,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矣。”吴王怪而问之,于是非有先生对以千言,略云:
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将俨然作矜严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故养寿命之士莫肯进也。”于是吴王穆然,乃“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材,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躬节俭,减后宫之费,损车马之用;放郑声,远佞人,省庖厨,去侈靡;卑宫馆,坏苑囿,填池堑,以予贫民无产业者;开内藏,振贫穷,存耆老,恤孤独;薄赋敛,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色,家给人民,畜积有余,囹圄空虚;凤凰来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硃草萌牙;远方异俗之人乡风慕义,各奉其职而来朝贺。
东方朔之文,辞句精警,气势磅礴,深得时人称誉,以上两篇,班固以为尤其精彩。其重要作品另有《封泰山》《责和氏璧》《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从公孙弘借车》等,“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世所传他事皆非也。”班固认为,非刘向所录之文,皆非东方朔所作,而是世人伪托。
《史记·滑稽列传》有西汉褚少孙补写的东方朔传,记其三千奏牍诏拜为郎、怀肉而归、岁娶一妇、智识驺牙诸事,篇幅远远少于《汉书·东方朔列传》(前者约1000余字,后者7000余字)。《史记》之朔传,重性情刻画而略智谏之事;《汉书》之朔传,则详写其谏阻皇帝之事,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东方朔一生行迹,大抵如此。比东方朔稍晚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并不很高,认为名不副实。“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汉书·东方朔传》)班固认为东方朔以其诙谐聪敏赢得后世之人的喜爱,以至朝廷内外、童子牧竖皆传其名,“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所以他详录其行迹,意在去伪存真,避免以讹传讹。
讲堂庙明代碑刻
二.方志记载和民间传闻
南朝梁代人顾野王《舆地志》六之《山川》一:“东方山在县北三十里。”这是现今可见的史志中关于东方山的最早记载。南宋王象之成书于南宋中期嘉定、宝庆间(1208-1227)的《舆地纪胜》载:“东方朔读书堂在大冶县东方寺。”则是现存史志中将东方朔与大冶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而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将东方山与东方朔联系起来的,是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状元王十朋,其《题宏化寺》诗曰:
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逾月到东方。
白莲智印蟠桃朔,仙佛同归一道场。[24]
大冶建县前,一部分属永兴县,一部分属武昌县,均为南唐属地。宋乾德五年(南唐李煜七年,967),南唐国升永兴县境内青山场,并划武昌三乡,合置大冶县。在大冶建县前,其邑之山川风物,当有著录,否则《舆地志》和《舆地纪胜》中的记录从何而来?通常认为,中国地方志的撰著起于汉唐,定型于两宋,成规模于元明,隆盛于清。但大冶明代以前志书均已亡佚。明代至清末共十次修志,其中明代四次,清代六次。最早的志书修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晚的修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于光绪二十三年。现存县志中,关于东方朔的记载并不少见。
故老相传,东方朔曾来大冶游历,并在此读书、讲学,而且他的两个儿子灵子、妙子也有读书堂。明嘉靖《大冶县志》(嘉靖十九年,1540)之“流寓”类首即东方朔,称朔“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又说,“然旧志载游寓于此,曰东方山、曼倩山、讲堂山。其二子曰灵子、妙子,有书堂,今亦以书堂名山,意者周游方外而隐于此耶?”可见明之前旧志已经将东方朔与东方山等山之得名联系起来,而明代修志者对此有所怀疑。又载,“东方山,在县治北三十里。世传东方朔寓此,故名。入《一统志》。”《一统志》,当指李贤、彭时等纂修、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四月的《大明一统志》。这里对东方朔寓居东方山之说,亦冠以“世传”二字,未作肯定,亦未作否定。至清康熙大冶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关于东方朔的介绍与明代相同,唯添了一句话,“又江夏东山书院为朔读书处”。这一信息大约是采自明《一统志》。东山书院,明成化年间创办,一说嘉靖年间创办,设在武昌黄鹄山东,相传为东方朔读书处。至于东方山,康熙《大冶县志》明确说:“实为武昌东界,故曰东方。俗传东方朔隐处,而刊诸石,谬矣。”然而,以地理方位论,东方山在武昌之南而非东方,故此说不确。
灵峰山与灵峰古刹
大冶一地,与东方朔有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除东方山之外,还有莲花山、栖儒桥、讲堂庙、灵妙书堂、灵子寺、妙子洞及妙子洞泉。这些景观,几乎全集中在县治西金湖街道境内,而以灵峰山为中心。灵峰山,位于栖儒桥、讲堂庙、马叫岭之间。明嘉靖《大冶县志》载:
灵峰山:一名曼倩山,在县治西二十里。山有四面,望之如一,近则低小,远则高大。下有开化寺。......东方朔读书堂详见“书院”。见府志。
莲花山:在县治西南三十五里,世传东方朔游观之所。
妙子洞,“在县治西三十里,即东方朔之子隐处也。
“书院”条下有“东方朔讲书堂”:
县治西二十里灵峰山。世传东方朔讲书于此,古基存焉。
灵妙书堂,县治西南四十里,世传东方朔二子曰灵子、妙子,于此读书,故名其山曰书堂山。
康熙《大冶县志》“书院”类亦载:“读书堂,在灵峰山,有石屋焉,云东方朔读书于此。”
如今,灵峰山仍巍然耸立,栖儒桥老桥几度兴废,于1970年代被洪水冲毁(新桥建于1965年,2014年修葺),灵妙书堂、妙子洞之类已失所在,但讲堂还在,而且成为寺庙,香火仍盛。
讲堂庙位于灵峰山东南方的一片平畴沃野——金湖街道优先村讲堂畈(其地古属讲堂堡),距灵峰山约两公里。嘉靖《大冶县志》载:
讲堂庙,在县治西南二十里,庙之创始不详何代。世传田氏三兄弟,长曰田苟留,次曰田宏毅,三曰田智彪,乃杭之钱塘人。唐为驾前承应,三兄弟出游于外,共立誓云:逢港则止,逢塘则住。至此闻有东方朔之讲堂,遂止不去,后为神。里人冯三伯忽一夜闻山上有鼓乐声,往视之,亦留不返。乡人立庙祀之,曰三太尉、三伯公、曰乐王者,以东方朔好诙谐,故祀之也。古庙废于兵燹,洪武十五年里人何隆等重创。
“逢港则止,逢塘则住”之说,屡见于演义小说,此处应系杜撰,不必当真。此段文字将不同朝代不同人物之事混为一谈,真伪莫辨,然而其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由此亦可知讲堂庙历史之离奇复杂。清同治《大冶县志》(同治六年,1867)载:“明成化七年(1471),知县常安、乡官礼部郎中周宗智偕士民捐资重修,乡官怀宁县丞胡贡捐金龟山一段,上至顶、下至田,左右堑界。并勒碑殿前,今犹存。”事实上,这块碑至今仍存于讲堂庙中,其正反两面各有碑文一篇,除个别地方文字剥落,碑石略有损伤,文字几乎全可辨认。碑文可与同治县志的说法相互印证。讲堂庙屡建屡毁,有据可考的就有6次,分别是:明洪武十五年建,明成化七年重建,咸丰四年(1854)毁,同治六年前某年重建,1950年毁,1998年重建。可谓多灾多难,历尽沧桑。从碑文可以确知,讲堂庙之来历,确与东方朔有关。
讲堂之名,始见于《后汉书》。《蔡邕传》注引《洛阳记》曰:
太学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二丈。堂前石经四部。......《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名。
《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五年载:“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这两处所言讲堂,均指讲说经籍之所;《宋书·谢灵运传》之《山居赋》载:“面南岭,建经台,倚北岸,筑讲堂,傍危峰,立禅室;临浚流,列僧房。”则指僧人讲经之所。此后,讲堂之名,便少见古书提及。
开化寺是灵峰山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供奉东方朔像
江水清是大冶见诸记载的第一个科举名人,明嘉靖《大冶县志》中对江水清的介绍如下:“云城里人,开元间登本省乡试第一,以亲老侍养不仕,授徒于灵峰山之讲堂,一时人士多宗之。”康熙和同治年间的县志均采用了相关说法,虽小有增删,但“授徒于灵峰山之讲堂”这句话未变。由于古人对地名方位的记录往往失于粗疏(例如,“结庐于某某山下”,实际上可能离山有几十公里之遥),这讲堂究竟是指灵峰山上的方朔(讲)书堂,还是指讲堂畈的讲堂,不得而知。然而我们由此可知,在唐代,该讲堂就已经存在而且颇有名声。讲堂庙的历史十分悠久,很可能始于汉代,而土人世代相传与东方朔有关,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了。
东方朔22岁出仕,之前或在朝期间,是否曾外出游历,正史无相关记载。但《陵县志》载:“(朔)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说便宜拜为郎……至宣帝初,弃郎以避乱。”按照这一说法,则东方朔入朝前曾在吴中作书师,有可能到过大冶一带。至于宣帝初这一时间,则不可信,因为如果他宣帝(前74-前49在位)初年尚在人世,则已逾90,不可能远走吴地,且卒时与正史不合。
栖儒桥
三.东方朔的历史地位及对黄石文化的影响
东方朔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树立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谏臣形象。东方朔终其一生,最高职务为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在“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武帝时代,未能立下政治功绩。然而,他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相伴多年,每每抓住机会切言进谏,或上书议事,讽劝皇帝戒奢恤民,公正执法。由于他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能够折服高傲的汉武帝,故每每取得好的效果,在客观上改善了汉帝国的吏治和风化,并惠及天下百姓。
其次,他性格诙谐,机智过人,树立了一个超级智者的形象。郭舍人为武帝幸倡,“滑稽不穷,常侍左右”,他见东方朔深得武帝看重,不免心生妒意,便有意非难之,要东方朔射覆,“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东方朔射中,“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舍人不服,又难之,又被榜。“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东方朔见多识广,足智多谋,戏佞臣,难皇亲,每能片言服人,众莫能当。民间多有关东方朔相术占卜方面的传说,而占卜的盲人对其更是备加推崇,占卜技艺代代相传,每年三月三对其供奉跪拜,尊其为鼻祖。
其三,东方朔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作文不多,然每有所作,则辞句优美,内容深邃,曲折婉转,雄辩滔滔,与著名汉赋家枚皋齐名。其赋体散文《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创了中国赋体散文的新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刘勰称之为“托古慰志,疏而有辨”。
第四,东方朔是“大隐”的发明人和实践者。大隐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据地歌》和《诫子诗》中。《据地歌》云:“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这简短的二十八字,就是东方朔大隐哲学的高度概括。《诫子诗》云:“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现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据传,这八十八字的四言诗,是东方朔的“顾命之作”,也是东方朔大隐思想全面、深刻、集中的表达。由于善隐,东方朔也被视为道教中人,并且被传逝后成仙。
大冶民间传说中的东方朔,与正史中的东方朔有所不同,他是作为一个儒者、智者和文化传播者的形象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东方朔讲书,开大冶地区民间教育之先河。东方朔讲学之风,泽及后世。唐江水清于其地讲学授徒,宋代名儒万止斋在大冶宫台山设书堂讲学,至清末民初,讲堂堡民人柯隆纯捐田一石,于讲堂兴办义学。千百年来,大冶斯文不坠,士人辈出,除官办书院学堂,尚有宫台书院、金湖书院等。栖儒桥、读书堂、讲堂这些地名,反映了老百姓对作为儒士和讲师的东方朔的尊敬和认同,也体现了大冶民间对教育和文化的敬畏。
据东方山当地的《陆氏家谱索引》记载,在龙衢湾通向山上熊家境村的入口处,古时立有石坊,石坊有三门,正中门楣正面额书“上古仙踪”,背书“岁星瑞桃”,两边门楣正背面各额书一人皆不识的古楚文字。宋真宗时这青石坊曾维修过一次,元末红巾军与元军激战时被毁,那四个古楚文字,明代重修时被描存在陆氏宗祠之中。明永乐末年,龙衢居士岁贡士陆凤翥首倡重修。明成化年间,村民在此基础上重修建了一座两丈高的青石牌坊,以纪念东方朔。抗日战争中,门楼被日寇拆毁做了碉堡。1990年代,铁山区人民政府重新修缮了这座东方朔牌楼,后因拓宽上山公路而拆毁。
东方山主体部分,由三座相连的山峰组成,分别名为走马坪、曼倩垴、览胜垴,其曼倩垴即以东方朔之字命名。今东方山走马坪西麓建有东方朔书院,曾为学堂,1957年学堂迁至山下,原址建海会寺,2003年其一部更名为智圣殿,以纪念东方朔。在黄石民间,东方朔就以这种奇特的形式融入了宗教和教育活动,融入了百姓的精神生活。
2014年5月,山东省陵县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一行4人,慕名前往湖北省黄石市东方山,探寻智圣东方朔的遗迹,并收集了相关文字资料。
灵峰山上的灵峰宝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