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岳飞的第二十七代世孙岳昌烈,接连给中央写了两封求助信。他在信中写下了自己的境遇,还附上了3首伟人的《长征》七律的和诗,以示自己不辱门楣。
伟人自小就敬仰岳飞,收到信后,二话不说就写下了批示:“此人应酌予救济。”
地方政府从社会救济金中拨出了一部分,作为岳昌烈的生活补助,还给他安排了一份文史研究院的工作。可他却再次提出,这样的工作不符合他的身份,政府应该安排他去北京做官。
那么,政府会如何应对呢?
岳飞的后代
岳昌烈,字更时,是岳飞之孙岳珂的后裔。南宋时期,岳珂曾在浙江嘉兴做官,后来便举家搬到了这里。到了元朝时,岳珂这一支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家族。
当时的一家之主是岳飞的第七代世孙岳琳。身为英雄的后代,他无论如何也不愿为入侵的蒙人效力,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避世,把一家老小送到老家隐居后,自己独自守在岳飞墓旁,宁死不屈。
之后,为了躲避元朝官兵的抓捕,岳琳的长子岳茂带着全家搬到了桐乡濮院镇,从此开始世代务农。经此一变,岳珂这一支由盛转衰,等到岳昌烈出生时,他们已经是个普通人家了。
岳昌烈出生于1989年。他天资聪颖,对各类诗书都倒背如流,很小的时候就中了秀才。全家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认为他是能带领桐乡岳家重获当年荣光的人。
可惜他生不逢时,还没等到他金榜题名,晚清的科举制度就已经被废了。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学习,报考新式学校。他考入了杭州求是中学,学会了英语、日语,接受了新式文化教育。
毕业后,他先后在绍兴、嘉兴、湖州等地教书。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也会过上安稳平淡的生活。可他脾气怪异、恃才傲物,不屑于与他人交流,往往待不了几天就会被学校辞退。
再加上他以读书人自居,不愿意“屈尊”去做苦工或者做买卖,以至于最后只能靠变卖祖产来维持生活。坐吃山空后,他无家可归,还是当地的好心人腾了一间弄堂屋出来,他才没有露宿街头。
因为常年没有阳光照射,这间屋子阴暗潮湿,床褥被子都很容易发霉。但岳昌烈宁愿用这样的被子,也不愿意浪费时间收拾。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出门去逛,在各家蹭一点,吃饱了再回家。遇到有人办酒席时,他更是早早地就去等着开饭。
他成了大家眼中那个“孔乙己”一样的人物,虽然受人嘲笑,但他毫不在意,始终都沉浸在自己的茫茫书海之中,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着书本,摇头晃脑地高声朗读。
这样的生活,岳昌烈坚持到了六十多岁。他每天穿着一件破长衫,拖沓着一双又大又旧的黑皮鞋,蹭着茶馆的光线和桌椅读书看报。
对他来说,岳家的精神和气节比物质生活更重要,所以他就算再穷困潦倒,也没有做出过伤害国家和他人的事。要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他也不会给政府写信。
写信
1951年秋天,岳昌烈的求助信寄到了中央,但是由于伟人事务繁忙,这封信一直到次年都还没来得及打开。后来岳昌烈又寄了第二封信,此时恰逢伟人途经岳飞故里,对岳飞十分怀念,手下人才把信件找出来,递到了伟人眼前。
伟人一听说岳飞的后人生活困难,立刻就上了心,派人前去调查。经过多番审查后,汤阴县的县长王庭文告诉伟人:“岳家的后人中没有汉奸。”
伟人对此感到十分欣慰,直夸岳飞的后代都有岳将军的爱国气节,当即就对岳昌烈的求助作出了批示:“此人应酌情救济。”
地方政府接到指示后,从镇上的社会救济金中拨了一笔专款作为岳昌烈的生活补助。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将他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院的馆员,让他负责撰写回忆录和历史资料,从而保证其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1954年,伟人游览西湖时,看着周围那些富商之坟,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神情严肃地提问道:“你知道这西湖边上有多少墓地吗?”
跟随在一旁的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愣了一下,但他也不清楚坟墓的具体数量,只能实话实话,告诉伟人,他只是觉得坟墓多,但却一直没有统计过。
伟人叹了口气,痛心地说道:“西湖应该是人民的,这么多坟在这里,百姓还看得见西湖吗?这是在和鬼做邻居啊!”伟人的意思是,这些人在世时就享尽了荣华,死后还面朝西湖,享受美景,这对百姓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王芳大致猜出了伟人的想法,知道他是有想要迁走岸边坟墓的意思。可这些坟也不全是富商的,甚至连大英雄岳飞的墓也在这里,那又要怎么办呢?
王芳不敢自己做主,只能硬着头皮问道:“您看岳飞的墓......需要迁吗?”伟人向来敬重岳飞,在他眼中,民族英雄和欺压百姓的富商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郑重地答道:“岳飞是英雄,他的墓要原地保留,不能迁走!”
因为岳飞是西湖历史的一部分,理应让他的精神得到纪念和传承。
岳飞的影响
岳飞是一个影响了伟人一生的人。
伟人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他不拘于教条,也不认可私塾中那种刻板的教育方式,所以在老家读书时,他看得最多的反而是明清小说,而钱彩写的那本《说岳全传》更是他随身携带的“宝贝”。
在当时那个提倡四书五经的年代,岳飞的爱国气节和铮铮铁骨深深地打动了伟人,成了伟人心中为数不多的“偶像”。
当伟人逐渐长大,自身的知识储备日益丰富时,他对岳飞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他会去找一切与岳飞有关的书籍来看,还会在书页中写下自己的感悟。
时间长了以后,岳飞精忠报国的志向成了伟人的志向。在遇到困境时,岳飞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事迹,也成了伟人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勇敢斗争的底气。
1932年,伟人曾因组织的内部问题而受到排挤,一度连红军的指挥权都落到了旁人手中。可他没有鲁莽地发怒,也没有就此妥协,而是一边“养病”,一边看书看报,和历史里的岳飞进行“精神交流”。
当时的伟人壮志难酬,独自走在卧龙北山的小路上时,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一想到人民还在饱受摧残,他就无比痛心,与岳飞感同身受,希望“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对于伟人来说,岳飞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榜样,他也曾多次用这位民族英雄去鼓舞青年人。1938年,伟人在一次抗日演讲上就曾提到,英雄不问出处,大将军岳飞也是从士兵做起的,所以大家不必为自己的出身感到忧虑,个人的奋斗和才华远比一个名牌学历更重要。
话虽这么说,但草根出身的学员们还是觉得大老粗和读书人是不一样的,认为自己就算听了这些话,将来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看大家如此看轻自己,伟人直言:“岳飞也没有从哪里毕业!”
这句话听得大家热血沸腾,大家从前都饱受压迫,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贬低他们,可如今伟人却告诉他们,平民百姓也能当英雄,学历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仅用这一句话,原本低迷的士气就瞬间高涨起来了。
后来抗日战争的战势胶着时,有少部分悲观主义者认为我国无法抵御外来侵略,最终难逃厄运。就在这时,伟人受岳飞的军事思想启发,写下了一篇以灵活的游击战术为策略的《论持久战》,为无数战士指明了方向。
1950年,伟人带领我国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在介绍我国军队时,曾提到了“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作战精神。苏联翻译听完后很困惑,于是问道:“视死如归”是要回归到哪里?
这种文化的差异让伟人忍不住笑了笑,随后才以岳飞宁死不屈,坚决抵御外敌的故事为例子,严肃地解释道:“视死如归就是无视一切的痛苦和困境,回归本真和初心去看待死亡。”
1952年,伟人路过岳飞的故乡汤阴镇时,在岳庙前看着《岳忠武王故里》碑伫立了很久。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他的双眼便情不自禁地蓄满了泪水,感慨良多。
到了清明节时,伟人特意叫来了秘书,问道:“你知道‘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是谁说的吗?”王芳脱口就说出了岳飞的名字,两人都有些动容,就在办公室里背起了岳飞的《满江红》。
背完后,伟人看着窗外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清明节的时候,你帮我给岳飞献上几个花圈吧,费用从我个人的稿费里拿,但是千万不能留我的名字。”
就这样,1954年清明节时,汤阴岳庙里就多了几个无名的花圈,而这也是伟人唯一一次为历史人物献花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