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期末作业送给题主。
武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帝王,不论是生前的几十年间,还是身后的几千年来,都从来没有真正脱离人们的视线。且不论正史野史如何记载,小说传奇如何演绎,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往她的无字碑上增添着更多的内容,记载着远远超越历史本身的厚重内容。她的一生是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一种极致,而这种极致又是方方面面的,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宋庆龄先生就曾称赞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
但无论芸芸众生如何评判,武曌的一生依旧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的谜团、逸事和功绩。
首先是她的姓名之谜。
武曌乃是称帝后的她给自己造的名字,取日月凌空、普照大地之意,实则表达的是一种男女地位平等的内涵。关于之前的她的名字,有武如意、武媚娘、武则天等等不同的称呼,但这其中的如意是揣测,武媚则是唐太宗所赐的封号,则天也只是她的尊号而已。翻遍所有的史籍都查不到武曌本名的踪迹,好像是有人刻意的将她的名字从所有的历史文献中精心地删除掉了一样,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却依旧有学者发现了蛛丝马迹,那就是在武曌当权的时代有六个地方的地名曾被人为的更改过,神龙元年又恢复了原本的名称。
这六处是
《旧唐书》卷三八、志第一八、《地理一》“关内道”载: (1)华原,旧宜州。垂拱二年,改华原为永安县。神龙元年,复为华原县。 (2)华州上辅,隋京兆郡之郑县。垂拱二年,改为太州。神龙元年,复旧名。 (3)华阴,隋县。垂拱二年,改为仙掌县。神龙元年,复为华阴。 (4)华亭,隋县。垂拱二年,改亭州。神龙元年,复旧。 《旧唐书》卷四零、志第二零、《地理三》“江南道”载: (5)华容,汉潺陵县地,属武陵郡。刘表改为安南。隋改为华容。垂拱二年,去“华”字,曰容城。神龙元年,复为华容。 (6)江华,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垂拱年间是武则天行将改唐为周自立为皇帝的“武周革命”前夕,神龙元年则是发生了“五王之变”她被迫退位、不久就龙驭归天的那一年。
在中国封建社会,更改地名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尊者回避”,所以通过这些改名和敏感的时间点,或许可以推断出武曌的名字中是有一个“华”字的。
但我却认为曌这个字更为适合她,在封建社会女性通常是没有什么正经名字的,例如后来的太平公主,虽然极尽荣宠,处于万人之上的地位,身为武曌最喜欢的女儿,却依旧没能在史书上明明白白的留下自己的名字,可想而知武曌这种为自己的起名的行为是多么的值得我们铭记,这个名字是她自己选定的,自己主宰的,也应当被人所铭记。
而她最为人所关注逸闻之一则是感情了。
武曌一生的不同时间段都有各种男人陪伴在身边,少女时代的她的爱慕对象是极尽阳刚之气,胸怀四海的唐太宗,成熟而又成功,满足十四岁女孩对意中人是个英雄的所有幻想,太宗皇帝决定了武曌一生的政治追求,就是达到那个与意中人比肩而立的高度,后世的男女平等思想较之落后了千百年。
青年与中年时代陪伴在她身边的人是高宗李治,李治是太宗儿子中最为宽仁的一个,虽然不乏治国之才,却因为武曌的光辉在历史上乏善可陈,但是无疑她才是武曌一生中最爱她的那个男人。如果不是太宗皇帝,武曌不会结识李治,但是没有了李治的爱,武曌就不可能从感业寺回到皇宫中,开创后来的瑰丽传奇。她性格中的刚强恰好支撑了李治的柔弱,史书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的爱情比普通的皇室婚姻有更多的浪漫和惊心动魄,那种不能自持的逾矩是李治在其他妃嫔那里得不到的,后来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的短暂得宠,也是李治这种恋爱心理的另一种佐证。这种情愫使他彻地的爱着武曌,武曌也尽心尽力的替他处理着政务,尤其是在他罹患重症的时候大唐江山之所以没有垮掉,是不能抹杀掉武曌的功劳的。武曌和李治之间虽然没有跳脱封建时代的夫妻关系,但却因为武曌的强势而有平等在其中,更像夫妻而非君臣,比如武曌在扳倒萧淑妃和王皇后之后曾和李治一同回老家省亲,宴请乡里,这种女婿陪女儿回门的事情历史上可是少之又少的。不得不承认盛唐时代的君王们都是至情至性的浪漫之人,除了李治,前有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念念不忘,后有李显因对妻子的爱不惜对无能的老丈人一再升迁,更有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旷世情缘。
至于后来的薛怀义、二张和控鹤府之流,从任何方面都是无法和之前的两位帝王相比较的,他们是年老之后的武曌生命中的活力,是她补充自己青春的方式,她需要这些对她来说只是孩子一般的少年,带给她旺盛的生命力,以便让她在管理自己帝国的时候不至于力不从心。
有关武曌的逸闻中,贬谪牡丹仙子的最富传奇色彩。
相传,武曌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曌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曌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曌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事实上,在诸多的城市中,武曌唯独对洛阳喜爱不已,登基称帝、改朝易帜、执掌朝政、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皆在洛阳,更不惜大费周折的迁都。而在洛阳,我也确确实实多次见到天空中出现太阳月亮并存的景象,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她为何会想到“曌”这个字。
究其根本,有以下几点。
首先,武曌的母亲杨夫人出身隋朝皇室贵族,追溯上去,作为隋朝故都的洛阳也算是武曌的故乡之一;其次,武曌对隋炀帝遗留的洛阳宫殿群一向喜爱有加,所以在称帝后一直居住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武曌失宠于太宗,在掖庭、感业寺过苦日子、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第一位公主的死这些事都发生在长安,甚至神龙政变,也是发生在长安的长生殿中。可以说武曌的伤心事都是在长安城里发生的,那么,如果说长安是她作为女性的失意地,抗争地,洛阳则是她踏在男权巅峰上的得意地。
她开创武举、任用贤能、高压治国、将亲手推上断头台的上官仪的孙女婉儿留在身边,造就历史第一女宰相,开疆拓土,大破吐蕃,正所谓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她的出现给生硬刻板的中国历史带上了一抹浪漫色彩,而这也是唐朝所特有的。
私以为武曌的一生与其是在追求权力,不如说她仍旧是个实实在在的女人,所做的一切更多的还是出于感情用事。
进宫之后的种种努力,是为了得到唐太宗的爱情。
不管自己和李治处于什么样的政治纠葛中,始终对这个挽救了她人生的男人饱含感激,尽心竭力的照顾他的一切,在抬高自己地位的同时永远是把高宗捧在更高的位置,他们是朝堂上的战友,是生养了六个孩子的夫妻,也是管理江山的同事,这些事情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情字,只不过更多了亲情。人们习惯性的将武曌孩子们的不幸归结于这个强势的母亲,但却忽略了她在没称帝之前对继承人选择时的高标准:她不可能把江上放在不堪达人者的肩上,因为这是她挚爱的两个男人留给她的最后的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当她问心无愧的称帝时,我甚至原意相信在高宗病重的某个夜里,这个并不昏庸且对武曌了如指掌的善良男人曾对她说过:好好辅佐我们的孩子,但更重要的是保全大唐江山。有人说她冷血不讲亲情,却不说那些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子们多么的不理解自己的母亲,从对太平公主的溺爱不难看出武曌绝非一个恶毒的母亲,亲情一定是她苦苦追寻却无法和政务两全的东西,如果她真有那么恶毒,又怎么会有神龙政变呢?武曌对大唐的统是假,治才是真。生命的最后她心心念念的不是武周王朝的万代千秋,而只是去帝号,和自己的至亲挚爱生同衾,死同穴,只留下一座无字碑诉说自己的一切功过。
有一首《大唐红颜赋》这样唱武曌:咫尺朝堂飞扬凤翼,何曾负,盛世名,河山意。无字空碑向晚长立,待青史,书功过,斟浮名。
盛唐因为有了武曌的出现才不显欠缺,且越发丰满,未曾辜负太平盛世之名,万里河山之意,而历史会为无字碑写上最公正的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