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最佳答案)

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最佳答案)

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最佳答案)原创愿做佛前一束青莲乐终古而未央人莫予毒这篇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据说韩非子口吃,所以愤而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最佳答案)诸子百家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他们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者说服别人,通常都是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才

原创愿做佛前一束青莲乐终古而未央人莫予毒

这篇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据说韩非子口吃,所以愤而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最佳答案)

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最佳答案)

诸子百家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他们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者说服别人,通常都是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才得出结论,比如鹬蚌相争、惊弓之鸟、螳螂捕蝉等等。

我小时候学这个成语的时候,老师反反复复说不要把“滥竽充数”写成“烂鱼充数”。

我们先来看滥竽充数的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以前说过,齐国分成两个阶段,姜太公及其子孙的“姜齐”,以及田氏取代姜氏之后的“田齐”,齐宣王是田氏,叫做田辟疆。“竽”,一种古代的乐器,就是大笙。《尔雅》中说,“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诗经》中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然,也许笙容易让人想到“夜夜笙歌”这个词。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地域特点还是和明显的,乐器也如此,比如齐国特色乐器是竽,赵国是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秦国有什么乐器呢?秦国没有正经乐器,只会敲盆击碗,所以蔺相如才会针锋相对地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以相娱乐”,《说文解字》中说,“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就是说,缶其实就是盛酒的瓦罐,秦国人敲着打出节奏来伴奏,可能是最早的打击乐器。李斯《谏逐客令》中说,“夫击瓮叩缶。。。真秦之声也”,说的就是这个击缶是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淮南子》中说,“穷鄙之社也,扣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家中如有老人,是非常反感孩子吃饭的时候敲碗的,因为只有要饭的才敲碗。

问题是现在无知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把击缶当成了高级玩意,没文化真可怕。

“必三百人”,看来齐宣王喜欢听合奏,类似于听交响乐,看团体操。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南郭是复姓,就是居住在城南的意思,以城郭的方位为姓氏,此外还有“东郭”,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都听说过吧。“处士”,是指没有当官的读书人。

“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说”,通假“悦”,喜悦高兴的意思,“食”,在这里不是名词“食物”的意思,而是动词,“用食物供养”的意思。这句话就是“用数百人的食物供养南郭处士”。

“宣王死,愍王立”,宣王去世,儿子愍王继位,中国人对于不同地位的人去世的说法是不同的,皇帝去世叫“驾崩”,“龙驭宾天”,诸侯去世叫“薨”,士大夫去世叫“不禄”,老百姓去世才叫“死”。包龙图有龙虎狗三口铡刀,皇亲国戚犯罪用龙头铡,大臣用虎头铡,贫民百姓用狗头铡,都犯死罪了用什么铡刀还有讲究,这等级观念到什么份上了?

“好一一听之”,愍王喜欢听独奏,不喜欢合奏,“处士逃”,南郭先生没办法了,装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对于个人来说,要有真才实学,如果一肚子草包,早晚会露馅,对于领导来说,要亲自考察下属,才不会被蒙蔽。

南郭先生还是有羞耻感的,被发现之后自知待不下去了,一走了之,而现代人呢?似乎连这个羞耻感都没有了,脸皮厚到已经不知羞耻了,自己知道自己滥竽充数,也知道大家知道他滥竽充数,也许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滥竽充数,只知道自己是“烂鱼充数”,反正就是要一直尸位素餐下去。

上一篇: 近代文学家(近代文学家林纾怎么念)
下一篇: 端午节哪天(2022端午节哪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