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明史》的典型错误:
【1】李景隆忌妒瞿能不让他攻克北京
据说张掖们在靖难的时候就没有,即使有,看我画的位置,也假,看图
这是典型的史料矛盾,你都打到红圈了(丽正门),还在蓝圈(张掖门)这里晃悠什么?
而《明实录》显然可能性更大,所以我们默认《明史》出错。
至于造假,我认为能写出“景隆忌之”,像是无意写错的吗?你把攻哪个门写错很正常,但你竟然描写主将的心理也出现了重大偏差,好比:
1·真实情况:苏炳添太老了,又有伤,在美国(“丽正门”)没跑好
2·某史记载:苏炳添泡妞(“景隆忌之”),在日本(“张掖门”)没跑好。
你把美国抄成日本也就算了,但你说苏炳添泡妞你还敢说你不是胡扯?
【2】白沟河之战 & 夹河大战 & 藁城大战的三阵大风
1 · 白沟河之战,1400年春,对手:李景隆等
《明史》记载: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
但是白沟河是上万骑兵的对冲,规模之大100足球场可能都容纳不下,大风刮断了一个旗帜,你士兵就摆烂了,这明显不符合逻辑
事实证明朱允炆的军队不仅不摆烂,战斗力还很强,夹河之战朱棣冲了N次都没崩溃。
2·夹河之战,1401年,对手是盛庸。
这一场战争和后面的藁城之战一样,风是被朱棣利用了,要不然如何解释朱棣的军队没有被风给吹死呢?
而且夹河之战比风还重要的是朱棣第一天的冲击,反复冲透全阵,第二天很有可能风是最后一根稻草了。
3·藁城之战,1401年,对手是平安
《明史》记载: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
《明实录》记载:
同样,《明史》删减了很多,比如朱棣第一天的迂回,及朱棣对平安方阵缺点的利用,同样是利用大风。要不然朱棣也被风刮死了。
【3】济南会战全程疑惑
这是《明史》记载,真实性很有可能为0
这里粉圈我们知道铁铉要杀朱棣,那为什么在之后大战盛庸平安的时候《明史》记载:“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
好吧,我们就理解为铁铉不遵守朱允炆命令,那《明实录》记载:
比起铁铉不遵守朱允炆命令,我更好奇朱棣的马为什么会游泳,吃了日本核废水啦?
还有后面被平安夹击,这应该是惨败,但为什么1个月后朱棣就主动发动沧州之战干掉徐凯?合着朱棣打败仗越大资源越多?
【4】“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
这个是仅次于济南会战的谣言了。
我想问一下朱允炆一个把湘王逼到自尽还骂湘王的人怎么对朱棣如此善良?
而且根据《明实录》记载,朱棣的旗帜被射成了刺猬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平安在白沟河要杀朱棣
还有最著名的谣言,铁铉铁门杀朱棣,真是矛盾里的矛盾
这矛盾了不知道多少处了
所以,《明史》一些地方真的不可信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