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名头如雷贯耳,是司马光等人协作而成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其巍峨熠熠,煌煌三百万字,为史书中之楚翘。
但同样因为煌煌巨著,使得很多人对此望尘莫及,甚至没有翻开的勇气,即便翻开阅览,也很快就放弃。毕竟这一千三百多年的故事是很多人精力无法达到的。那么有没有普通人也能看的版本呢?今天要介绍的《资治通鉴熊逸版》就是了。
《资治通鉴》以其显要的典籍地位,出过很多版本,那么今天的《资治通鉴熊逸版》又有什么不同?
熊逸版是一段评说版本,这套是第二辑,收录了《资治通鉴》中周纪三,周纪四,周纪五,秦纪一,秦纪二共五个章节。以原文,现代译文,延申的结构组成每个小节,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诸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顺应时代的解读,以古观今,以今悟古,宝贵的浩瀚历史财富,正捧在手中,等待诸位叱诧风云。
毛主席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到:“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的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如此评价不可谓不高,也许毛主席正是在其中以古观今,顿悟出惊为天人的战略思想。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收录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白起,商鞅,张仪,苏秦,李斯,吕不韦,廉颇,荆轲,太子丹,群雄并世,群星闪耀,庞杂的故事线真的很难梳理,熊逸老师逐字解析着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视苍茫历史,以其渊博和深厚的功力,独特的思考角度,为我们重现曾经的璀璨。
熊逸本身就是一个迷,是信息透明的现代中的隐士,除却其作品,似乎难再找到相关的信息,想来也是一股专心的清流吧。
其实我拿到书后最想炫耀的点是这套书的装帧。墨蓝雅绿的整体配色,庄重中透露着新生,正是经典古籍与现代思考的极致碰撞。亚光烫金,古典与厚重的历史扑面而来,仿古函套包裹着九本单册,实在精妙。
以史为鉴,以史为镜,阅读大作的乐趣总是无穷尽,潜移默化的启发着读者的智慧,哪怕仅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足够技惊四座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