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北京两位教授,关于将关公巨像搬迁至监利古华容道的建议

北京两位教授,关于将关公巨像搬迁至监利古华容道的建议

北京两位教授,关于将关公巨像搬迁至监利古华容道的建议近来坐落在荆州古城关公义园内高达57.3米的巨型关公雕像,因未批先建、超过限高等问题,遭到住建部通报,批评其违反《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破

近来坐落在荆州古城关公义园内高达57.3米的巨型关公雕像,因未批先建、超过限高(24米)等问题,遭到住建部通报,批评其违反《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此事经网络媒体及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已引起全国民众的广泛关注,荆州市政府表示坚决整改,已邀请多方专家讨论搬移方案。作为关心家乡建设的历史和考古学者,我们认为关公巨像搬迁至监利古华容道最为适宜,特申述理由如下:(一)义气留在华容道。关公的高大形象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史书记载形成的“忠勇关公”的形象,另一是由《三国演义》、关公戏曲等文学作品塑造的“义气关公”的形象。由于“关公大意失荆州”有损其“忠勇”形象,故在荆州古城树立关公巨像有悖于“历史文脉”。然而语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若将巨像搬移至古华容道,则有利于宣传关公的“义气”形象,民谚曰“义气留在华容道,普天之下有关庙”,这是符合传统文化的历史文脉的。(二)古今道义一脉承。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仗义、最有担当的民族。在民间关公是最讲“义气”的典范,其事迹见载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故事情节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这种“义气”有时超越政治和法律,践行者需要付出生命代价。正如《三国演义》毛批本赞关公曰“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当今而言,讲“义气”就是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古今道义,一脉相承,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树立关公的“义气”形象,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符合时下当今的主流价值观。(三)华容道首在江滨。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三国志·魏武纪》载“(曹)公自江陵征(刘)备至巴丘”。《水经注》记载湘水“北经巴丘山入于江,山有巴陵故城。”显然湘水入江交汇处的“巴陵故城”就在今城陵矶,因“故城”建在丘陵之上,故称“城陵”。又《魏武纪》裴注载“(曹)公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这说明赤壁之战曹操是在巴陵(城陵矶)的长江对岸弃船登上“华容道”而逃回江陵的,沿途必然穿过今监利市境。监利市在两汉三国时期属于华容县,因境内的盐市和渔市利润丰厚,西晋政府在此设官专门“监收鱼盐之利”,始称“监利县”。城陵矶长江对岸的今监利市白螺镇沿江一线,到处都是浅水沙滩和几处矶头险滩,不适合战船靠岸,只有工农村的武码头至汤码头约1公里范围内为深水码头区,方便大型船舰停靠,这里必然是曹操弃船登岸的古华容道的起点。

据《监利县志》记载沿途还有“救曹田”、“放曹坡”、“曹鞭港”等古地名可以印证。因此将关公巨型雕像迁至华容道首的长江深水码头安置,具有历史依据。(四)港口急需标志物。监南白螺镇是监利市域副中心城镇、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际边贸口子镇,地处湘鄂边陲、江汉平原南端的三江(蜀江、湘江、大江)两湖(洞庭湖、洪湖)之际,扼守洞庭湖入长江水道的咽喉之处,随岳高速、武监高速和荆岳长江大桥交汇于此,地界两省,足踏三县,水路交汇,一桥飞架,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士民殷富。因具有深水良港的独特地理优势,工农村及其邻近诸村已开辟为监利经济开发区白螺临港工业园区,已有多家企业入驻。2020年上半年全球造纸业排名第二、亚洲第一的玖龙纸业(控股)项目落户监利,总投资125亿元,是湖北全省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监利市政府规划由玖龙纸业出资建造深水港口,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拔地而起、迅速崛起一座中等规模的港口城市。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应同步跟进,新兴港口急需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巨型标志物,而巨型关公雕像不失为首选。总之,将关公巨像搬移至古华容道首,既无破坏古城风貌之嫌,又收赓续历史文脉之效;图史有鉴,道德为先;政府引导,商家出资;经济腾飞,人文化成。此非但排难解忧之策,实为利国利民之举,甚望有关领导,开诚布公,察纳雅言,因势利导,化腐朽为神奇,建永世之功业,则家乡幸甚、我等幸甚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武家璧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李隆国

2020年11月21日

上一篇: 曹魏叛将投奔东吴,竟然倍受重用焕发第二春?此人是谁?
下一篇: 商朝忠臣比干:真实故事背后的英雄传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