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
即使徐晃击败关羽保住了樊城,曹操也无法长时间沉浸在喜悦中,因为这段时间他收到了一个令自己震惊的消息,他的大本营邺城出乱子了。
其实这只是一场未遂的叛乱。
219年9月,西曹掾魏讽与长乐卫尉陈祎纠合党羽密谋袭击邺城。结果还没到动手的日期陈祎就害怕了,他去找留守邺城的曹丕自首。曹丕得知此事后先下手为强,将魏讽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以上就是魏讽谋反案的全部过程,传统看法认为,曹丕在处理此案时雷厉风行,非常果断,这证明了曹操选他做继承人是正确的。不过我认为此事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其背后大概率有着诸多隐情。
魏讽谋反案在史书中记载极为简略,信息也极为零散,分布在一些涉及此案的相关人物的传记中,但也只是只言片语。对于一场震动邺城的大案来说,这很不正常。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此案的一些相关信息被官方刻意隐去了。
如果魏讽谋反案就是一场普通的叛乱未遂,最后被镇压,那么没有理由要讳莫如深。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就尝试探究一下此案背后的隐情。
首先来看看魏讽其人。
这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因为他连籍贯甚至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王昶在《诫子书》中提到魏讽是济阴人,而《魏晋世语》则说他是沛国人。
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注)
他到底是哪里人呢?这一点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众说纷纭了,裴松之在注解中也说无法确认。
不过我们还得试着分析一下,因为这有助于探究此案的真相。
在后世史书中也提到过此案,比如晋书采用了《诫子书》的说法,认为魏讽是济阴人。
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晋书郑袤传)
而资治通鉴则采用了《魏晋世语》的说法,认为魏讽是沛国人。
初,沛国魏讽有惑众才,倾动鄴都。(资治通鉴汉纪第六十)
这两条记录相比,我更倾向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多位作者合作编写的一部史书,其中两汉部分的主编是刘攽,他本人是一位汉史专家,曾著有《东汉刊误》等作品,他选择魏讽是沛国人这一说法,肯定是有比较可靠的分析。
另外,按照晋书一贯的风格,其可信度也不如资治通鉴。因此我认为魏讽大概率就是沛国人。
沛国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里是曹操的老家。
曹操对于同乡中的青年俊彦还是非常乐意提携并倚重的,比如丁仪、丁廙兄弟就是个例子。
而魏讽自然也不差,据史书记载,此人才智过人,且口才极佳,是名动邺城的大名士,无数人争着想和他结交。
这样一个有才学且是曹操同乡的人,未来肯定前途无量,于是相国钟繇便征辟他为官
钟繇是曹操的坚定支持者,一贯比较趋炎附势,因此他这样做表达了对曹操的忠诚,另外或许也有为自己及其家族的未来铺路的打算,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魏讽当时只是相国府的一名小小属官,手下无兵无将,他为何要谋反呢,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要知道这里可是邺城,不是一年多以前发生叛乱的许昌,这里是曹魏政权的心脏地带。即使他侥幸夺下了邺城,也会面临各路平叛大军的围剿,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关于这一点,有些观点认为魏讽的目的在于连结刘备,里应外合,趁着刘备在汉中以及关羽在樊城连续获胜的机会,在内部给曹操致命一击。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毕竟魏讽案发的时间太敏感了,219年9月,正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
但我觉得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因为当时关羽连樊城都没有拿下,虽说他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中原,但毕竟他的兵锋离中原还远得很,更别说位于河北的邺城。即使魏讽能夺取邺城,他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关羽的支援。
也就是说,即使有外援,魏讽的叛乱依旧是自杀行为,正常情况下没人会做这样不理智的事。
就算魏讽真的愿意为了大汉不惜牺牲自己,但他这牺牲也是毫无意义的。
不过魏讽连结刘备这一大方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上文已经提到王昶在《诫子书》将魏讽案和曹伟案并列。
曹伟后来私下勾结孙权,被曹丕诛杀。将这二人并列,说明魏讽大概率也有勾结外部势力的举动。
这种说法不是孤例,后来董昭上表的时候,也将此二人并列。
近魏讽则伏诛建安之末,曹伟则斩戮黄初之始。(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由此可知,魏讽并非单独行动,连结刘备关羽是大概率的事。
那么魏讽的具体计划是什么呢?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同伙陈祎身上看出一些端倪。
陈祎在史书中记载不详,只知道他的官职是长乐卫尉,而这个官职就是解密的关键。
长乐宫是西汉时期太后的居住地,长乐卫尉则相当于太后的警卫队长。东汉皇室虽然不居住在长安,但是这一官职却延续了下来。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长乐卫尉一职只有在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才会设置。
长乐又有卫尉,仆为太仆,皆二千石,在少府上。其崩则省,不常置。(后汉书百官四)
可是当时汉献帝的母亲和祖母都已经去世,为何依然有长乐卫尉在呢,他到底在护卫谁呢?
我认为这一职位应该是为当时汉献帝曹皇后设置的。曹皇后是曹操的女儿,地位尊崇,为她单独设置警卫队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陈祎任职的地点不是在邺城而是在许昌。
在邺城的魏讽和许昌的陈祎同谋,那么他们的真实目的就呼之欲出了,他们真正要发起叛乱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许昌。
虽然《魏晋世语》记载说他们想要袭击邺城,但是这件事毕竟还没发生,这一切结论只来源于陈祎的口供,他也不是不可能为了将功赎罪而故意夸大供词。或者干脆这就是官方捏造的供词也说不定,因此魏讽真正的目的谁也不知道,反正死无对证。
我推测魏讽是要利用陈祎手中的兵马与职务之便挟持汉献帝和曹皇后,然后南投关羽,毕竟许昌距离襄、樊前线已经不远了。
另一方面当时曹操还在长安,而于禁的三万援军已经覆灭,中原群盗蜂起,正是曹魏形势最为恶劣的一段时间。如果真给他们控制了许昌,后续行动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行性。
不过最终陈祎还是怂了,这一计划胎死腹中,而事情的真相也随着魏讽之死成了难解之迷。
魏讽案发后,曹丕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被直接牵连进来并判处死罪的有数十人。资治通鉴记载为数千人,估计是首要人物数十人,而事后犯人的家属又有数千人被株连。
这数十人中,有明确记载的为以下几人。
刘廙、刘伟兄弟;张绣之子张泉;宋忠之子;王粲二子;文钦。
这些人真的和魏讽勾结打算谋反吗?
事实上,在史书记载中,刘廙刘伟兄弟、张绣之子张泉、王粲二子和文钦,他们都没有坐实参与谋反,都是比较含糊其词,用的是“坐”和“引”这样模棱两可的字眼。
因此他们很有可能是被牵连进来的无辜者,真正确定参与谋反的只有宋忠之子。
另一方面,谋反是最为机密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拉拢几十个人进行谋反策划,这绝不是魏讽这个聪明人会做的事,因为这样基本就等同于泄密。所以这些人很可能只是由于和魏讽交往过密才被牵连。
那么曹丕为何要人为制造冤狱呢?我认为他应该是在利用这次机会进行打击报复。
先看刘廙、刘伟兄弟,刘伟事迹不详,我们单说刘廙。此人本来和曹丕关系不错,担任过曹丕属官,深受器重,可惜他还是触怒了曹丕。
刘廙与丁仪交情不浅,经常和他一起探讨刑名礼法。丁仪是曹丕的死对头,久而久之,曹丕开始迁怒刘廙也并不奇怪。
本来刘廙曾经劝弟弟刘伟:“魏讽这人有才无德,而且经常纠合党羽,有图谋不轨之嫌,还是别跟他来往。”可惜刘伟没有听从,否则曹丕想要发难也没有理由。
后来刘廙在曹丕登基前积极劝进,可他却在黄初初年四十二岁的时候就壮年而亡,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又或许是曹丕没来得及报复他就去世了吧。
其次是张绣之子张泉,这个很好理解,曹丕曾经因为兄长曹昂之死迁怒张绣,这次抓住机会收拾他儿子也是顺理成章。
再看王粲,虽然当初他和曹丕、曹植以文相交,算是好朋友,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明显他和曹植关系更好。
曹植曾经给王粲单独写过一首《赠王粲诗》,还给他和丁仪合起来作了一首《赠丁仪王粲诗》,这说明在曹植看来,王粲和他的死忠丁仪是可以并列的。
而这引起曹丕的嫉恨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最终导致曹丕拿他的儿子开刀。
最后来说说文钦,此人倒是和曹丕没什么冲突的点,不过他性格刚暴无礼,或许只是在无意中得罪了曹丕才会被针对吧,如果他真的参与了谋反,曹操怎么会放过他呢?因此他很可能也是被冤枉的。
这里说句题外话,按照文钦的性格和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他和魏讽这个大名士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两人唯一的交集应该就是同乡,这应该也是证明魏讽的籍贯为沛国的一个论据。
综上所述,曹丕对魏讽一案打击面如此之广,很可能就是他有意而为之,借着这个由头将他心里厌恶之人全部杀掉。只要这个人跟魏讽有瓜葛,别管是否参与谋反,他都难逃一死。
这样推测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曹丕本来就是个睚眦必报之人。
比如当年曹洪因为吝啬没有借他钱,过了许多年后曹丕开始翻旧账,找借口差点杀了曹洪。
还有鲍信之子鲍勋,他因为秉公执法和直言进谏得罪了曹丕,最后惨遭杀害。
如此心胸狭隘的人,做出这样滥杀无辜的举动,我想也不足为奇。
杀戮逐步升级,看着这么多人纷纷被下狱或处死,有一个人吓破了胆,他就是杨俊。
此人是曹植党羽,曹丕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再加上当时他担任中尉,有维持治安的责任,现在出了问题就是他办事不力,从哪个角度看他都脱不开干系。杨俊感觉自己再不自救就死定了。
思来想去,他想出个主意,干脆自己弹劾自己,然后给曹丕写信辞别。
曹丕没想到他来这一手,也是哭笑不得,可是对方已经先下手为强,也不方便再罗织罪名,只好讽刺说:“杨中尉就这么走了,也太清高了吧。”
不过曹丕却也没打算放过他,几年后还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杀掉了。
再说回魏讽案,按照曹丕本来的想法,曹操对于谋反叛乱一事最为痛恨,每一次他都是以雷霆手段镇压,一年多之前的许昌之乱,曹操就不问青红皂白杀掉了许多人,其中不乏无辜者,因此这次自己扩大打击范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曹操还在因为前线的军情焦头烂额。
不过他想错了,曹操在前线的局势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时候,仍然抽出精力来专门过问此事。
当时陈群为刘廙求情,曹操也正有此意,于是找了春秋时晋国太傅羊舌肸没有因为弟弟被株连的先例,救了刘廙一命,之后又以文钦之父文稷有功为由将其赦免。
其实曹操还想救更多的人,比如王粲的两个儿子,可惜晚了一步,他们已经被曹丕杀掉了,曹操只好叹息说:“要是我在,肯定不能让王粲绝后。”
为什么同样是谋反案,曹操这一次的态度比之前许昌之乱要仁慈得多呢?这可不是曹操的作风啊。
我认为其中的原因就是曹操知道这次事件其实涉及的规模很小,至少不会像曹丕宣扬的那样牵扯到这么多人。
曹操虽然不在乎杀人,但上一次他杀的都是汉臣,而这次曹丕要杀的可都是魏臣,曹操肯定不能让他为了一己之私而胡作非为。
当然曹操也不能说破,毕竟曹丕是未来的继承人,说得太直接也会打击他的威信。所以在挽救刘廙和文钦的时候干脆随便找个理由。如果他们真的跟谋反有关,谁也救不了他们。
我想以上就是官方历史中对魏讽谋反案讳莫如深的主要原因,因为说得太多漏洞也会变多,到时候丑事就大白于天下了。
不过事情还不算完,当初征辟魏讽的钟繇也因连带责任被免官。可是没过三个月,等曹操刚一去世,他就被重新升为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而曹丕登基后没多久,他就位列三公。
这件事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说不定魏讽谋反案压根就是曹丕杜撰出来的,为了排除异己而已,而钟繇只是暂时受点委屈罢了,以后有的是机会补偿他。
当然,我的文章一贯还是基于史料进行分析,过于阴谋论的内容我是不讲的,关于魏讽案的真相,就交给读者朋友去思考吧。
魏讽谋反案对于曹魏集团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重新移回荆襄战场。
徐晃的胜利只能说缓解了危机,但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虽然樊城基本已经安全了,但毕竟关羽依旧没有退兵。
而就在这最为焦灼的时刻,孙权终于不甘寂寞,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战局。
荆州风云也即将迎来最后的时刻。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
发表评论